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古今字浅议     
古今字是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提出的。在《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郑玄注:“觐礼曰:伯父实来,余人嘉之。余、予古今字。”古今字理论出现后,训诂家及文字家作为研究字义和字源的根据,然而人们对古今字和通假字、假借字则常常混淆,划界不清。因之,对古今字的产生原因及特点,及其和通假字、假借字的区别需要进一步辨析。  相似文献   

2.
自东汉经学家郑玄首创"古今字"这一训诂术语,古今字一直是研究古籍文献的重要训释体例。文章拟从汉语词在动态发展进程中汉字分化现象切入,探讨古今字用字的相异现象和造字的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古今字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字是一个传统语言学的术语而不是一个词组,因此有一个术语的科学化、标准化的问题。随着语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古今字已逐渐定义为有造字相承关系的字。今字一般是适应词义的发展,以古字为基础,增加或改变偏旁而新造的字,以分担或取代古字中的一个意义。古今字是同源字的组成部分,数量十分有限。它和异体字,通用字、繁简字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毛诗·召南·甘棠》卒章"勿翦勿拜"一句中的"拜"字,汉以来学者的解释多有歧异,有拔除说,有弯曲说,有通"扒"说,有通"擘"说,有通"爬"说,至今无定论。从音韵、异文、修辞等方面看,郑玄笺云"拜之言拔也"确不可易,与诗意相契合。"拜"为"拔"的假借字。《广韵》引作"勿翦勿扒",疑引自三家《诗》,"扒"为"拔"之异文。  相似文献   

5.
古诗都是押韵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语音发生了变化,拿今音去读古诗,就有韵不合的现象,于是从汉魏六朝开始,便有了"叶韵"说,到了南宋时期,盛极一时。陈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否定了"叶韵"说,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古音学思想,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语音的古今差异,对后世学者的古音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永吉 《文教资料》2010,(36):21-21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注解时有可商。如"枹"与"桴"当为通假字,非古今字;"骖絓于木而止"句中"絓"为本字,不必"通‘挂’";"刑"与"型"为古今字,非通假;"槃"与"盤"、"郄"与"郤"为异体字,非通假;"指"与"旨"为古今字,非异体字。对旧注的取舍亦乏辨正,如"摄乎大国之间",摄训"夹"为长;"铿尔"当为琴声而非舍琴之声。  相似文献   

7.
刘君敬 《现代语文》2013,(12):38-39
作为通论“汉字的结构与发展”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古今字在文字部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古今字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对古今字有众多思考,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话题——文字的时代性。如果说古代学者在研究古今字时重点关注孰新孰旧的话,那么今天的学者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仿照历史语言学界“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的观点,提出了“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甚至也可以说“记录某个词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当记录同一个词的两个字的使用时代前后形成类似了王士元、沈钟伟(1991)所描述的音变的动态过程时,就是“古今字”了。以“鞭~硬”一组为例,其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8.
释“居”     
文字的最初形态往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古今字更是贯穿了汉字体系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从"凥/居"和"居/踞"两组字的字形分化和语义转移可以窥见古今字的传承和起居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语料库语言学颠覆了现代语言学的"词本位"传统,用"搭配"代之,结合单语、双语两个语境,从"用法"和"释义"两个维度考察词语的意义,以另一种眼光看待语言和言语,有别于乔姆斯基、结构主义等内省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翻译、词典编撰等各个语言研究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料库语言学简论》一书简明易懂、条理清晰,是管窥语料库语言学的上好书籍。  相似文献   

10.
对古今字、通假字的界定,语言学界虽已认识基本明确,但有关工具书、教科书在具体注释时却常有交叉混淆乃至不确之处。本文立足于古今字、通假字区别条件之上,对二者的标注办法和术语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老挝学生作文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他们习得该语法项目的偏误类型,运用标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分析了偏误成因。结合偏误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偏误成因,归纳了老挝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的难点,即"的"和"地"、"得"的区别,"的"字短语的使用,称谓性定语的使用语境,多项定语中"的"字的使用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古今字是汉字字际关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现象,它涉及文字、音韵、训诂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古今字的研究一直是汉字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文章整理了关于古今字问题的相关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分成古今字理论本体研究和专书古今字研究两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蒙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字反应了汉民族人民表情达意的基本信息。我们对岳麓版14部蒙书的用字的字次、字种、流向等做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对其与古今汉语常用字的关系做了概要的阐述,并进而提出了"古今惯用字"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后汉书·郑玄传·戒子书>"不为父母群弟所容"这句话历来存在很大分歧,关键在于有无"不"字,这个字关系到郑玄的人格,不可不辨.郑玄生性质朴,淡薄名利,对学术孜孜以求,因此有"不"字更能凸显郑玄的人格.而其峻洁人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他在长期对经典的研习中领悟到了圣人之"道",并具有一种"圣人"情结,此外,也受到东汉隐逸风气和取士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古汉语没有标点断句,加上语言的演进变化,有些汉字,古今意义会有较大差别。比如《礼记·檀弓》"嗟来,食"中的"来"字,由于对"来"字意义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了误解。我们通过训诂,结合原文,找到"来"的原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五点论据分别论证了老舍的"舍"字词性为名词,应读第四声(she):1.以古今名人的"名"、"字"、"号"之例说明,老舍的字"舍予"被解释成"一贯舍弃自我"附加了政治色彩、道德内涵。2.古今之例说明:将"老舍"释为"老旧的房舍"、"旧房老舍"一点不牵强附会,很贴切。3.按传统解释,其笔名应是"老捨"而非"老舍"。4.老舍先生亲自说明自己的"舍"是名词。5、从老舍先生发表过的作品来看,"舍"必为名词,读第四声。  相似文献   

17.
释“庚”     
"庚"字的本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说。从对古今学者观点及"庚"字后起义项的分析来看,"庚"的本义应该是"有耳可摇之乐器"。其演变过程应为:"庚"从"有耳可摇之乐器"的本义引申出"接续"义和"更替"义,表示天干第七位及年龄是"庚"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18.
"被XX"是时下新闻媒介非常流行的语言现象,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被XX"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被"字的属性、构式的理据、事件凸显性等问题,发现"被XX"结构是一种标记性构式,其本质是"被+事件"表达违实概念,这深化了对"被XX"结构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对"被"字后面"XX"附加部分的词性争议和重复论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大量实例可知,在古汉语教学中,古文字形体分析和字形演变梳理对于厘清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繁简字、古今词义异同、文字讹误等重难点语言文字知识有积极意义。引入这种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及构成原理,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引导他们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诗经》比喻的运用多数是通过使用喻词"如"来实现的。本文通过研究《诗经》中"如"字使用的情况,来分析"如"字的古今义变化,以便把握《诗经》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