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河北地区的汉人世侯藁城董氏、真定史氏与顺天张氏,在元初保护并征辟了大量金源文士,并与这些文士进行诗歌赠答活动,他们自身也创作有诗词与元曲。作为文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河北汉人世侯延续了金元文学的传承发展,为元初文学作出重要贡献。不同于以往的文人集团,汉人世侯文人群体的作为反映了金元易代这一特殊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北齐时,南北文士间进行了频繁的文学酬唱。在以军国文章为主流,诗歌为支流的北齐文学发展的背景下,士人间交游酬唱的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齐军国文章对江左文风的选择接受;二是北齐诗歌对江左文风的接受与抵制;三是北齐士人对南北文风观念的彼此认同。而由此引发的北齐文学的勃兴,也于侧面反映出北朝文学与南朝文学分庭抗礼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北朝后期是一个胡汉文化趋同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生活在山东地区的汉士族大多加入到东魏北齐政权中。由于汉族的文明程度高于进入中原的周边胡族,这些士族又是世代传承儒学,在社会各阶层中学识水准较高,因此他们对于进入山东地区的胡族及胡化汉人的汉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对于东魏北齐政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化方面,还表现在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以及典章制度的制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北齐中后期,通过帝王带动,经由西域乐工和帝侧文臣的努力,制作出一批乐府新声,以西域鼓吹乐器伴奏,少数曲调配有文辞;多数曲调仅为胡吹乐曲,并无固定的文辞相配。这两种乐曲的音乐性都要强于文学性,而唐人皆称邺下新声。其后又传入隋唐,影响两朝的雅乐、俗乐和歌诗。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批不同于拟乐府的抒情性、娱乐性的北朝乐歌。在提供声情享受的同时,也引发出与之匹配的诗歌创作,创造了乐府诗的新品种。而从文学史上看,也构成北朝乐府文学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乐府文学史上不太为人知的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5.
与孙吴文学在当时成就不高相区别的是孙吴的学术,孙吴的学术文化在三国时期非常发达,其在经学、天文、史学等方面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同时孙吴的学术具有保守的特点。而在孙吴学术的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孙吴的世家大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期,河北地区涌现出大批的武将群体,他们展现了古河北地区慷慨忠义、骁勇善战、治军严格的地域群体特征和明哲保身、懦弱怯战的时代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是在唐代藩镇割据影响、河北地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河北尚武好战风俗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论析了河北50年文学的现代特征与河北50年文学的群落,总结了河北50年文学的六条经验教训,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有用资料与论证。  相似文献   

8.
北齐后期在政坛上崛起的恩倖集团,其代表人物有和士开、高阿那肱、韩凤等人,他们之中一些人如高阿那肱、韩凤出身宿将世家,有一定军功并且能够控制军队,而另一些人如刘桃枝等本是先帝亲信出身,担任了统领禁军并肃清异己的任务,他们的掌权确保了北齐后主的皇位不受威胁。但他们的行为导致北齐政治极为腐败,最终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9.
王长华教授主编的<河北文学通史>(下简称<通史>),2009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四卷共7册,270万字.分别为先秦至唐代卷、宋代至清末卷、近现代卷、当代卷.这是第一部全面梳理、研究河北文学的通贯性著作,更是深入结合正史文献、新发现民间资料和当代研究成果来描绘、研究河北文学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0.
清代文学女性的数量与著述成就,远远超过前代。她们的社会文化功绩,应该从整体上考察评价。文学女性出嫁,带出父母家的家教,此种家教与夫君家的家教汇合,或互补或强化,形成家学传承的新推动力量。故可将婚姻视为一种机制,它既有生物性繁衍,也有文化的传承生发。同时,文学世家的多重或世代联姻,构建了新的世界,使得物理性的时空富有人文和人情意味; 姻亲网络覆盖了广大地域,以联姻为脉络,可以更好地理解地方性文人群体和地方性文学( 学术、艺术) 流派形成的基础。在宗族、科举、耕读传家理想等交织的传统社会语境中,姻亲网络中有文化资源的流转和地方文人社会的衍生,还塑造了多个“地域文化板块”。在“地域文化板块”的基础上,可以文学世家的联姻等视角来考察苏、浙、皖三省的联系,提出“东南三省文化整体观”之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豪族的专横、酷吏的擅断、立法与司法的脱节,是北齐法制异化的主要表现.鲜卑贵族对法制的漠视、法律与民族关系的畸形发展、司法执法体制的混乱,是北齐法制异化的主要原因.以史为鉴,在我国当代法治进程中,应当严格规范司法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严格限定司法人员的任职条件,同时应当注重法律程序与法律实体权利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北齐崔頠墓志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一方北朝清河崔氏的墓志 ,撩起那一时代宗法政治的台幕一角 ,具有很强的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齐亡于北周,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为:军事上,立国之初军力优势和战略优势即已缺失,而后战略战术多有失误,将帅任用不当,后主高纬临阵指挥无方,终于导致战场大溃败;政治上,君昏臣贪,政局混乱,斗争酷烈,民族矛盾突出,严重削弱了政权;经济上,大修宫室,均田制被破坏,赋敛繁重,礼佛之风盛行,使经济实力大大下降。这些因素互为表里,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北齐政权在外力打击下灭亡。由北齐的军事及于政治、经济,寻根溯源,由表及里,以求揭示出实质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发展引人注目,在北方的地位迅速提升,成为“天下腹心”。其发展的过程主要有魏晋和北朝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劳动人手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杭州在宋初就已经呈现出较为繁胜的景象,为词人所关注,并形诸歌咏,反映了伴随着宋代城市革命之后,不断成长和繁荣的杭州都市文化之美.在北宋的杭州,自然景观与都市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互为依存的风景,于都市文化之中,体验山水之美,两者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一体的,这无疑开始了一种观念革命的历程,也预示了一种生存方式的重大转折.在杭州都市文化的文学书写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变化与发展的脉动.  相似文献   

16.
北齐食干制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北齐的"食干"是指私有化了的吏杂户向主人提供代役性的钱财绢帛,以作为官吏俸禄的补充.本文对此持有异议并从另一角度对干的身份、来源以及代役绢的输纳标准进行探讨.指出北朝时,干的身份并非吏杂户,而是一般的编户齐民,东魏到北齐,食干者所食的干是受政府敕准,由应付力役的编户所交纳的代役钱.干禄制的本质是高氏政权在削减了爵役制后采取的一种奖赏性手段,其目的在于笼络官吏,巩固自身统治.另外,干禄制的实施减轻了国家对均田户的人身束缚,促进了人口增长,且对隋唐"庸"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天书院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北宋百余年而繁盛不衰,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应天书院不但在宋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书院发展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应天书院的办学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北周武帝改革与后周世宗改革相距 40 0多年 ,但双方却有许多相同之处 ,一是背景相同 :都处于社会长期分裂、人民极度厌战的动荡年月 ;二是内容相同 :都进行了严惩贪官、澄清吏治的政治改革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经济改革 ,整顿军队、增强武备的军事改革 ,并采取了毁佛举措 ;三是作用相同 :都开启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 ,北周武帝改革为隋统一铺平了道路 ,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王琏首次向北魏派遣了名叫安东的使臣,随后北魏也向高句丽派出了第一位使臣李敖。但是,北魏与北燕战争的爆发,影响了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北魏灭北燕以后,高句丽接纳了流亡的北燕国主冯弘,北魏与高句丽的关系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两年以后冯弘被杀,北魏与高句丽之间的紧张局势终结。此后双方的关系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一直维持到北魏末年。  相似文献   

20.
在北宋与西夏对峙的167年间,双方的商业贸易既不同于传统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商业贸易,又不同于它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商业贸易,且呈现出新的特点。择其要者有四:商业贸易物品种类繁多,商业贸易的不连续性和间断性,商业贸易的有限性,走私活动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