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建国 《考试周刊》2014,(42):26-27
正周立波,海派清口创始人,从"壹周立波秀"开始,为人们所熟悉。不知是"壹周立波秀"成就了周立波,还是周立波成就了"壹周立波秀",结果是现在他们都很有名。后来,"中国达人秀"出来了,周立波就更火了,男女老少都很喜欢他。花了几天时间,看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像《笑侃大上海》、《我为财狂》及《名人面对面》对周立波的采访,我对周立波的认识更加深刻了。由原来的感性思维慢慢上升到理性思考,有了自己的感受——周立波和他的海派清口为什么会这么火。  相似文献   

2.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受到广大观众的强烈追捧。运用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来分析周立波海派清口的幽默以及为观众提供一个更好地了解上海文化风情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底开始,周立波凭借自己独创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和<我为财狂>在上海迅速蹿红,成为2009年上海演出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他本人也成了2009年中国娱乐休闲文化的热点人物.从海派文化的消费传统看,周立波是在用"海派清口"这种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入创新意识的表演形式,通过怀旧的言说方式勾起观众的大上海主义情结,赢得观众的认同,然后再用一种娱乐的方式与社会热点、当前时政进行对接,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口味,从而扩大了其在娱乐文化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谭斌 《海外英语》2012,(4):242-243
周立波,海派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海派清口的创始人,这几年,他和他的海派清口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博得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好评。同时,这一文化现象也引发了许多语言学家的思考和研究。海派清口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它之所以会成功,不仅是因为其表演者成功地把握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更因为其表达方式轻松诙谐,语言犀利,表演者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和发挥的同时,观众也从中获得了极佳的艺术享受。该文在试图欣赏"一周立波秀"的同时,笔者将从语用学中合作准则的角度出发,来对"一周立波秀"进行语用学上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海派清口"由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创立,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清口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说的是社会热点、焦点,加上演员自己的演绎,传达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把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和自己的散文作比较,认为它们都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很多老师都抱怨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其实教师倒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观众能花几百块钱耐心地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周立波和他的海派清口以一种清新独特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以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人关注。海派清口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其成功之处在于表演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和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形式,以轻松诙谐的表达诠释了海派文化的魅力,以犀利睿智的语言道出了思想的深度,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马腾 《华章》2011,(15)
<壹周立波秀>(后文简称<壹周>)是二零一零年凤凰卫视和东方卫视为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量身打造的春节特别节目,播出时间为大年初一至初六.央视·索福瑞的收视率数据显示,该节目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94,高居全国同时段节目的第一位.<壹周>作为一种海派文化样式的首次"触电"尝试和一种脱口秀节目样式,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值得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壹周立波秀》的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主持人新闻娱乐化,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人生经历复杂传奇,本人个性张扬、语言犀利,作为节目主持人,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节目内容新闻娱乐化,该节目对时下热点新闻信息进行娱乐化解读,一针见血,满足了受众的"泄愤欲";节目形式新闻娱乐化,此节目以中产幽默的精神搭配老上海风格的舞台进行演绎,经典又时尚,颇让受众耳目一新。这三者使其具有独特的新闻娱乐魅力。与此同时,该节目要保持足够的生命力,则要细化市场,准确定位,不断在内容及形式上保持创新,避免陷入单调乏味僵局,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9.
2009年这个夏天,上海势不可挡地火了一个人,他叫周立波。他的“笑侃30年”、“笑侃大上海”等场场爆满,推波助澜即将演出的“2009我为财狂”侃理财、教你“占便宜”又炙手可热。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耳熟能详,它的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容并存,以致低级、庸俗等也夹杂其间,还有它的商业性炒作。在一个价值标准缺失、历史深度匮乏的浮华时代,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究竟隐含了怎样的审美意义,提升怎样的人文的精神与形而上的信念?本栏约请了上海市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的学生们直言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看周立波     
上海海派清口的创立者周立波先生,在复出两年之后,重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创作的《笑侃30年》《笑侃大上海》等作品,如今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谈资。周立波的杀手锏是“促狎”,虽然人生经历过低谷,但他始终是20年前成名时的那一脸坏相,寥寥数语就能把观众逗乐。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春节,"壹周立波秀"一播出,便在电视观众之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档由著名"海派清口"表演者周立波主持的脱口秀节目以其诙谐、幽默、辛辣、搞笑的风格在我国众多的脱口秀节目中独树一帜."海派清口"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能如此吸引观众,主要得益于语言艺术.同样,对教师而言,高超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也是吸引学生并最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生物教师借鉴和学习"海派清口"的语言艺术,对提升教学语言艺术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开展,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海派文化课程为主题的系列性、有序化的校本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如上海城市环境保护、海派建筑文化、上海饮食文化、海派书画、海派文学等课程;以及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中国风·民族魂”和“法语与法国文化”等课程。  相似文献   

13.
黄秋艳 《师道》2011,(1):33-34
由周立波独挑大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曾在上海乃至全国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尽管非议颇多,社会各界对周立波本人褒贬不一,但不影响《壹周立波秀》成为2010年毫无争议的“收视之王”,也不影响观众对周立波的喜爱和追捧。周立波让观众知道,原来脱口秀可以如此精彩。《壹周立波秀》节目令我们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李芗 《文教资料》2011,(23):16-17
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是王安忆小说创作凸显成熟风采的重要代表作,其中她赋予小说的上海市民文化精神是作品的一大闪光点。而作品鲜明的文化表征背后,蕴藏着更为深刻的精神内蕴,即对市民群体的关注,对开放精神的宣扬。以及对经典文化的守护。通过《长恨歌》,王安忆表达了内心对于上海城市文化的情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海派小说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与上海作为西方各国的租界,全面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上海的现代消费文化环境中,海派小说有着明显的商业化写作色彩,这是海派小说通俗性与世俗性品格获得的根本原因。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又使海派小说超越了俗性特征,与世界新潮携手,攀上了先锋文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海派散文是近现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散文,其突出的特点是发现日常生活本身的美、幸福与乐趣,不求“载道”或本质,是传统文学中居于主流之外市井生活的发展与扩张。海派散文的发生与近现代上海的都市化进程相始终,本质上属于工商文化的精神造型。在一定的意义上,海派散文正体现了工商都会的主体意识,其所表达的是置身于现代工商社会中普通市民的人生感受与普遍心态,是近现代上海都市文化因内而外的主体性表现。海派散文作为近现代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市民散文或生活散文也同时标识着近现代中国工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近日,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将他的独门绝学应用到网络骂战上,以一己之力对抗数十万网友围攻,挑孔庆东,骂方舟子,咬叶匡政,邀宠李敖李戡父子,献媚冯小刚郭德纲二刚,连番粗口秀的给力上演,将骂战门升级到最高级别。周立波的自宫论调遭到了国内民众的强烈反感,与此同时,众多80后作家更联合发表公开信。公开信指出,周立波是庸俗、低俗、媚俗等三俗的典型代表。说他庸俗,是因为周立  相似文献   

18.
"海派清口"以智慧幽默的语言形式,紧贴时事、与时俱进表演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合作原则的视角考察了"海派清口"的语言幽默艺术,发现"海派清口"不仅利用违反合作原则的数量、质量、关系以及方式准则的策略达到幽默效果,而且在严格遵守数量和关系准则的情况下同样能制造幽默。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现代小说中最为常见的空间场域,“上海书写”则是构成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上海的众多作家中,张爱玲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张爱玲出生、成长于上海,对海派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同,并用文学创作丰富和发展了海派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意象有着不同的呈现,包括作为现代都市的上海意象、作为殖民地的上海意象、作为传统城市的上海意象。张爱玲小说中的海派文化既有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细腻精致的生活态度,也有苍凉颓废的精神世界,而海派小说、生平经历以及沦陷区政治环境则是张爱玲小说上海意象与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周亦凡 《新读写》2012,(4):62-62
牵动了亿万草根的心、掀起了无数国人追捧热潮的《中国达人秀》第三季如期而至,像以往两季一样的轰动,却又因着海派文化的熏染,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制造出新闻爆点,先声夺人。当本山大叔最终宣布退出春晚的消息遍布大街小巷的时候,达人秀预定在小年夜的高潮序幕更是被早早地拉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