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姣婧 《兰台世界》2012,(10):49-50
茫茫大漠之间,敦煌莫高窟,这座人类艺术的圣殿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昔日的繁华与千百年来文化的沉淀,而这里的壁画,则可以称得上是"沙漠中最璀璨的花朵"。这里的壁画是历史生动的再现,从十六国到元朝,皆有画师们的精心勾勒,我们可从中感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考古学家发掘并详  相似文献   

3.
4.
在苍茫无际的甘肃西部大漠,有一片被祁连山雪水浇灌的绿洲,那就是敦煌。无与伦比的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国文化最为璀璨的明珠。为敦煌艺术而贡献毕生的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常书鸿,则被人们公认为是敦煌瑰宝的守护神。他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常书鸿1904年出生在杭州,满族,  相似文献   

5.
陈乐道 《中国档案》2004,(11):58-59
敦煌研究院,其前身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今年是常书鸿先生诞辰100周年暨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早在去年秋天,该院冯志文先生就特地来甘肃省档案馆搜集档案资料,说是要筹备纪念展览。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是属于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对莫高窟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石窟文物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目前主要采取对外合作方式: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实施“国际敦煌档案”,与大英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国际敦煌项目(IDP)”,并建立“敦煌数字图像数据库”等,都为未来实施的“数字敦煌”奠定基础。落实数字敦煌的过程便是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管理方法,增强对石窟壁画的保护研究和改进敦煌学研究工作形式的一项技术革新的实践,对于推动莫高窟遗址的管理保护和国际敦煌学的研究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小辉 《青年记者》2009,(12):79-79
中国的佛教是外来的,有文献说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初兴时期、南北朝的发展时期、隋唐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的初趋衰落时期、清末民初的转变时期等5个时期。①其中,魏晋南北朝是佛教“本土化”的大发展时期。之所以有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精神上的:在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日子里,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义别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敦煌莫高窟以其令人惊叹的壁画闻名于世,成为鬼斧神工的代名词。在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文物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现代体育项目的源头和影子。这些资料引导着学者一步一步走进历史,解开敦煌古代竞技体育之谜。  相似文献   

9.
到过敦煌,必定会参观常书鸿的莫高窟故居。在故居里有一张泥做的土坑,简陋的书桌,一只土书架,一盏油灯,这就是常老的全部家当,所见景况令人心灵震撼。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从巴黎的繁华世界来到这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处,为保护和研究敦煌艺术,甘做苦行僧。这一切,没有超凡艺术胸襟的人真是难以想象和承受的。  相似文献   

10.
敦煌遗书内容广博,弥足珍贵。1900年首批发现,后历遭劫掠。大批遗书散落海外,分藏在一些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敦煌遗书对于中国和中亚的历史学、考古学、语言文字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易辛 《兰台世界》2012,(25):66-67
20世纪70年代之前,敦煌舞蹈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未有相关记录,也没有敦煌舞蹈这个名称。直到敦煌壁画被考古学家发现壁画上众多舞蹈形态为现代舞蹈艺术家们研究中国舞蹈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更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与启发,在现代舞台上创作复活敦煌舞蹈。敦煌舞蹈由内而外、以舞说情,以古代乐舞为原型和基础,结合现代舞元素,既反映了敦煌壁画上的原始舞姿,又具有现代舞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敦煌莫高窟人字坡装饰图案在元素、骨骼组织结构、色彩等方面作比较分析,总结出早期莫高窟人字坡装饰图案艺术的规律和特征、形成其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各发展阶段相互间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1月22日,中国美术馆正门前树起了一座牌楼,上写着“莫高窟”。穿过牌楼,仰头就看到美术馆的屋顶两侧也被装饰成了敦煌石窟的外貌。走进展馆正门,一层的展厅全部都按敦煌莫高窟的原样装饰而成,仿真的壁画和佛像安静地陈列在昏黄的灯光中间。  相似文献   

14.
赖晨 《档案天地》2014,(4):24-27
正敦煌学是一门国际性显学,它是一门博大精深、涉古通今、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学科,被称为学术的海洋、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许多学者为敦煌学作出了贡献,如常书鸿,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在50多年的艰苦生活中,经历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种种不幸和打击,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仍然义无反顾,为保护莫高窟默默地奉献着。因为有他,敦煌文物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和保  相似文献   

15.
姜洪源 《中国档案》2005,(1):34-36,41
1900年6月22日,这一天正是义和团在天津租界与八国联军激战的日子,整个中国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渤海湾,不会有任何人向渺无人迹的西北大漠与阴冷黝黑的敦煌莫高窟望上一眼。也就在这一天,在西北边地敦煌,一扇历史之门悄悄地被一个小人物打开,被古人封存了近千年的唐代写本在莫高窟  相似文献   

16.
赵声良 《图书与情报》2006,(6):95-98,107
本文通过敦煌壁画中反映出来的唐代社会生活画面,分析其所表现的唐代崇武与开拓精神、音乐舞蹈、服装与时尚、中国与外国人的交往等方面的内涵,揭示了唐代文明的许多细节和侧面。  相似文献   

17.
张春雷 《兰台世界》2012,(28):36-37
敦煌文献是我国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以及技艺精湛的古代艺术文化集大成者,涵盖了近五万件古代文献和珍贵文物.作为千古圣地,敦煌莫高窟洞藏了古代优秀卓越的典籍文献,在中外文化史界产生了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敦煌遗书是指被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文献材料。它的面世,轰动寰宇。遗书数量庞大,内容丰赡,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一、敦煌遗书的发现敦煌遗书的发现,是由一个极普通的小人物在不经意间引起。这个小人物就是名叫王圆箓的道士。王圆箓(1850—1931),湖北麻城人。清  相似文献   

19.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陈寅恪先生对上个世纪上半叶敦煌宝藏惨遭盗掠和破坏作出的痛心疾首的评价,现在就镌刻在莫高窟边上的敦煌藏经洞陈列馆前的大石头上,十分醒目,令每一个到此参观者警醒。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造像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经历了从西域模式向中原模式的转化,在图像的转变中体现了佛教的汉化过程.敦煌莫高窟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接地带,它的佛教造像的汉化过程在这个时期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432窟胁侍菩萨为例,从时代背景,图像演变过程和佛、儒、道合流的文化趋势讨论了莫高窟汉装菩萨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