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 ,无论是从其生活环境到个性发展 ,还是从其所受体育教育到体育行为都有其自身特点 ,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因的研究 ,探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为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供客观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对广东医学院、湛江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茂名学院的 32 8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进行调查 ,对数据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和 q检验。2 结果与分析2 .1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本质认识趋向一致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接受教育的程度、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省大学生参加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有84%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2)强身建体、娱乐休闲是我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3)我省约有85.7%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4)每次活动30min以上的占64%;5)54.2%的学生周六周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6)没有时间和场地器材短缺等客观条件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社会学调查、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8类3275名不同从业者的体育投入水平进行测度并分组,探讨了不同从业者、不同的体育投入水平与体育参与及其可持续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体育投入水平组(n=821)、中体育投入水平组(n=1321)和低体育投入水平组(n=1133)的体育投入水平与其体育活动参与态度、体育参与方式与动机、主体定期坚持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情况、参加持续体育锻炼的行为倾向等成正比关系,各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从业者之间由于体育投入的不同,上述方面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研究结果同时证实了日本学者金琦良三制定的体育投入指标在我国不同从业者中测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影响体育投入形成的因素探讨证实,以前的运动经历是参与者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国学者对体育价值观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在体育价值观概念的认识上,研究者没有形成统一界定;在研究取向上主要围绕社会、文化、个体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探讨,与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体育价值观研究相比,个体层面的体育价值观研究占主流地位;其次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除理论研究外,实证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研究对象多取自大学生和中学生群体,而其他群体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历史时期,女性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追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了体育消费文化语境的内涵;回顾了不同文化语境下、不同历史时期女性身体形象的审美规训.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是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条件,体育消费活动是女性身体形象认同的重要路径;(2)在体育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进行体育消费应该以“健康”作为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健身房”和进一步解放自己的身体,走出体育消费的误区,对身体形象的价值观认识应该得到突破和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次数、时间、形式、场所、项目选择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有87.36%的大学生能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2.64%的大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73.97%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明确的动机,增强体质、消遣娱乐和应付考试是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学业负担偏重、场地器材不足、学校组织不力是影响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湖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免费体育场(馆)和校内空地;三大球是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与同学(朋友)一起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汉、维、哈族1130名中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结果表明:①不同民族、性别、年级、城乡的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对体育的个体价值认识普遍比社会价值深刻。②不同民族、性别、年级、城乡的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哈族中学生比汉维中学生、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农村中学生比城市中学生对体育价值观有更全面的理解;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认为体育活动可以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  相似文献   

8.
王福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7):78+102-78,102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离石区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离市区中学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但锻炼的质量并不高;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在活动项目形式的选择上都带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是较为积极的,认识是比较高的,但有少部分学生的活动动机存在问题,我们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因素是:运动场所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运动器材短缺,国家投资力度的缺乏和对体育目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参加三选型和传统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三选型教学模式在体育认识、体育价值观、情感体验、体育意志、体育活动频率、参与体育观赏、体育消费等方面均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78年,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我国目前虽已放开二孩政策,但是经济压力和人们心态变化致使许多人生育观念改变,独生子女成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为了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调整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提高独生子女群体体质健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重点研究山西大学城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通过全面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从家庭经济、父母学历水平、父母教养方式挖掘并分析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山西大学城独生子女大学生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其中,对体育价值观的认可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教育、休闲、经济和竞争。父母教养方式与体育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学历与竞争和经济价值观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在独生子女大学生与体育价值观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发展对策:(1)家校合作,注重家庭体育方式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逐步接轨,通过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促进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2)独生子女父母注意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引导子女体育价值观与体育参与相协调;(3)高校体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性教学内容,发展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11.
澳门的大众体育,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组织和活动形式。儿童、少年多在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老年人多在公园和山上从事保健体操、打太极拳、急步走、慢步走等活动;青年人多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为理论依据,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青少年体育习惯形成的因素与差异.调查发现:中美青少年在自然生态因子、个人心理因子、锻炼行为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其中锻炼行为是影响中美青少年运动习惯形成的最大差异;影响中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成就,而美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体育乐趣.从中美不同文化的视角审视运动习惯形成差异的原因,为青少年体育习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调查研究表明,民营企业85%的农民工不参加体育活动。农民工实际上已成为农村和城市都不管、远离体育的庞大群体。受民营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农民工个人经济收入较低,劳动时间过长,企业体育设施的缺乏等是制约农民工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市8所综合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开展情况欠佳,存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等差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常锻炼的习惯差,近四成大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课余体育竞赛,不参加锻炼的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与较高的体育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体育氛围、体育教育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5.
1新西兰体育健身与休闲委员会于1990隼和1996隼进行过两次全国性的调查活动,分别为:“新西兰人生活调查(199年)”和“新西兰人体育健身活动调查(199年)”。通过这两次调查得出以下结论:·78%的成年人(约210万人)每年都参加体育活动。·1996年的体育参与率与1990年持平。·新西兰的体育人口覆盖了各个阶层和各个种族;·成年人的体育参与率较高,且项目类型多样。·国艺、散步、游泳、早锻炼和骑车是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男性、女性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各不相同;·在加…  相似文献   

16.
1、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体育的动机来源于需要。根据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的需要,一般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可概括为:(1)由于对各个活动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2)在各项比赛或上课中取得好成绩、受到表扬、获得荣誉。(3)认识加强,知道参加体育活动会使身体健美、强壮,能体验到运动能使人产生舒适、愉快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1.建立体育俱乐部是解决中学体育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衡水市已建立中学生体育俱乐部的5所学校249名会员的调查表明:中学生对体育的目的有很高的认识,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48.9%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进身体健康;有39.9%的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兴趣和爱好;有86.9%的中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很高。从调查的结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现状,从大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以及参与健身、群体竞赛活动三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基本认可,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有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理想;学生缺乏健身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较差,学校健身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机会较少,群体活动的组织等存在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8所本科高校813名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健身娱乐、美育个性、情感促进、群体协作、知识技能提升等5个因子维度构成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因子结构体系,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和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独有人格特征、传统社会环境、心理-生理模式等是形成福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省418名城市居民是否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进行调查与比较。调查显示,河北省的体育人口呈上升的趋势,脑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是休闲体育活动的主体,没有时间是不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经常参加休闲体育组人群对体育功能认识较好于不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人群。不同人群参加体育休闲活动存在一定特点,没有时间是不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