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猴爸爸下班回来,带回来一些桃子,猴妈妈仔细一数,正好是14个。猴哥哥拿走了9个桃子,猴弟弟拿走了剩余的桃子。猴妈妈对猴哥哥说:哪有你这样当哥哥的,快给弟弟一些桃  相似文献   

2.
猴兄弟卖桃     
②执出(i)猴兄弟挑着两担桃,到集市上去卖。⑧猴弟弟接过钱。拿了两个桃子给哥哥。⑧猴弟弟也渴了。把那一元钱塞到哥哥手里。⑤一路上,一元钱在猴兄弟手里传来传去,轮流买桃子吃。⑦猴哥哥一看筐。是空的。 ~.⑥到了集市上。猴兄弟准备卖桃子了孑一 |L’¨,’ ;1⑧猴弟弟一看筐。也是空的。(亘)猴兄弟只好挑着!隆嚷舔猴兄弟卖桃@宋玉坤 @吴新杰  相似文献   

3.
两只猴子     
很久(jiu)很久以前,有两只猴(hou)子。哥哥很勤(qin)快,弟弟很懒(lan)惰(duo)。一天,猴子爸爸和妈妈都死了,哥俩决(jue)定分家。他们一人分到一座(zuo)大山,弟弟把家里所有的桃(tao)子都归(gui)自己所有,哥哥只得到了20个桃核(he)。哥哥把20个桃核种在山上,弟弟就天天在家里吃父母留(liu)下的桃子。秋(qiu)天到了,哥哥的那座山成了桃山,而弟弟的桃子也  相似文献   

4.
小熊卖桃子     
小熊兄弟,正抬着一筐香香甜甜的桃子,高高兴兴地往市场赶。走了一段路,小熊哥哥想吃桃子,掏出一元钱对小熊弟弟说:"卖一斤桃子给我吧。"小熊弟弟想:卖给哥哥跟卖给别人不是一样的吗?它称了一斤桃子给哥哥,收下了一元钱。又走了一段路,小熊弟弟也想吃桃子了。它掏出那一元钱对哥哥说:"我也要买一斤桃子吃。"  相似文献   

5.
猴妈妈摘了一篮桃子回家时,遇见了邻居小熊,就送给他3个桃子。小朋友,请你数一数,猴妈妈现在还有多少个桃子?请你算一算,猴妈妈原来有多少个桃子?深夜里声门,猴妈妈放在盘子中的8个桃子被老鼠偷去了2个,还剩多少个?小朋友身边的数学(十)@丁丁  相似文献   

6.
1.引导学生观察.捕捉数学信息,激发问题意识。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数学。我们来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你就说。生:我看到树上有5个桃子,树下两只小猴各说了一句话。师:小猴在说什么?生:第一只小猴说:“我采了4个桃子。”第二只小猴说:“我采了7个桃子。”师:同学们不仅看到有树,有桃子,有猴子,而且发现了重要的数据信息。为了区分,我们把第一只猴子叫做弟弟,可以吗?弟弟采了几个桃子?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两位教师对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76~78)一课的不同处理:我采了14个我也采了14个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14×2=(个)[案例一]师“: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生:14×2。师:14×2的结果是多少?怎样计算呢?生1:14 14=28。生2:1×2=2,4×2=8,合起来是28。师:这儿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应该说10×2=20,4×2=8,20 8=28。师: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14×282028师:观察竖式,8是怎么得到的?20呢?生:4乘2得8,10乘2得20。师:这个竖式还可以写得简单些(如下)。14×228……[案例二]师:他们一…  相似文献   

8.
刘霞 《山东教育》2003,(28):48-48
一、复习铺垫1.出示:3 22 76-39-4师:计算2 7时怎样想?(2个一加7个一是9个一,也就是9)9-4又是怎样想的?师:观察这一组题有什么特点?(都是一位数加减一位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2.口答:30里面有几个十?7个十是多少?二、故事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有一天,兔哥哥和兔弟弟进行了一次拔萝卜比赛。比赛结束了,兔哥哥高兴地说:“我拔了30个萝卜!”兔弟弟说:“我只拔了20个萝卜。”兔妈妈看了看笑着说:“哥哥拔萝卜拔得多,可弟弟也别灰心,下一次你一定会拔的更多的。”师:同学们,你听完故事后,能…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 ?  生:喜欢。   (动画配音演示:一天,森林中的猴子王国举行了一次摘桃比赛。比赛结束后,大猴骄傲地对国王说:“我摘了 42个桃子。”小猴却低着头说:“我摘了 28个桃子。”国王高兴地表扬了大猴,并对小猴说:“别灰心,下次你一定能摘得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能算出大猴比小猴多摘几个桃子吗 ?  (学生列式 )  〔评:在听故事中进入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片断二:小组合作,探求算法。   师: 42减 28得多少,请大家讨论一…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9页。(一)一、在童话情境中引入师: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课件展示“盘里有2个桃”)出题:盘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动画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  相似文献   

11.
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画面:小猴子上树采摘桃子。师:同学们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多少颗桃子?生1:5颗。师:小猴子会摘几颗?摘后还剩下几颗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用多媒体演示小猴子摘桃情境)生2:会摘1颗,还剩下4颗。生3:会摘5颗,没剩下一颗。(这时,屏幕上的桃树没剩一颗桃子了)师:现在桃树上一颗桃子也没有,用什么数字表示呢?生:用“0”表示。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揭示课题并板书)师拿出一颗空盘子问:盘子里有几颗乒乓球呢?生4:没有一个乒乓球。多媒体显示出一个空旷平静的湖面后,师问:湖面上有…  相似文献   

12.
今天猴哥哥和兔弟弟一起玩。猴哥哥高兴地把新买来的玩意儿开了过来,说:“兔弟弟,怎么样?够神气的吧!”“咦?猴哥哥,这是什么?怎么又像飞机,又像汽车,又像火车,又像轮船……”“兔弟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二十三世纪人类新造出来的。”“这个玩意叫什么呢?”“这个嘛,叫做‘万不像’。”“咦,怎么坐上去浑身轻松?”“因为这个座位上有隐形按摩器,走,咱们玩玩去。”猴哥哥说完,他一踩“换像”刷,像速瞬间达到每分钟400英尺,万不像早已变成超音速轮船了。“哇!帅呆了!”正在高兴之时,兔弟弟惊叫一声:“不好,前面是礁石。”猴哥哥一踩“换像…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将这一基本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上,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最近在我校组织的研究课活动中,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一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一课。下面就结合这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看法。[片断一]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到花果山玩好吗?生:好!师:仔细观察这幅图(右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小猴。师:很好,还有呢?生2:有桃子。师:很好,还有呢?生3:有小朋友。……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  相似文献   

14.
片段(出示情境图:左边盒子里有9个桃,右边有4个桃)师:看了这么多个桃,你想提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要怎样想?生:只要把9个和4个合起来就知道了。生:9 4。师:9 4等于几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生1:我是数的,1、2、3……11、12、13,一共有13个桃。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下面是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的几个精彩片段:片段一师:同学们好!你们听懂刚才的介绍了吗?我姓什么?生:您姓于。师:哪个"于"?谁来猜猜?生:"干"字加个钩,干部的"于"。  相似文献   

16.
姚永红 《江西教育》2004,(13):60-61
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画面:小猴子上树采摘桃子。师:同学们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多少颗桃子?生:5颗。  相似文献   

17.
<正>某教师执教苏教版二上《认识平均分》,创设了"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猴妈妈把6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回答1和5、2和4、3和3等情况。教师追问:"你们觉得猴妈妈会选择哪一种分法?"学生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3和3",理由是"这样最公平,分不公平就会打架"。从问题的显性目标来看,由相同个数引出平均分,无可厚非。但从隐性目标来看,平均分的过程和方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掌握预习步骤,学习预习方法,将一堂预习指导课纳入《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的教学。下面,是这堂预习指导课的实录。一、对话导入,激励信心师:“三人行———”生:“必有我师焉。”师:我们在座的六十四位同学,有多少个“三人行”?有多少位老师呢?生:有二十一个“三人行”,七位老师。师:怎么会只有七位老师呢?能者为师嘛。这节课,陈老师就要从你们当中寻找老师。评:用这一有趣的对话作为“开场白”,巧妙地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意识到自己就是这堂课学习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角色意识”。二、交流资料,作好铺垫师:昨天,大…  相似文献   

19.
教学流程: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师:淘气和他的哥哥去参加一个经验交流会,他的哥哥在自我介绍时说:"我叫淘淘,我是哥哥。"台下的许多家长不高兴,有人嘟囔着:"你是谁的哥哥呀?"师:淘气又接着自我介绍:"我叫淘气,我是弟弟。"(生大笑。)师:看,你们都笑了,淘气话音刚落,台下的小朋友们也哈哈大笑起来。你们为什么笑啊?  相似文献   

20.
在简单应用题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列出算式后,老师常提问学生,这道题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计算?有的学生说成:“我是根据问题,现在还剩多少辆汽车?所以用减法。‘一天一共耕了多少亩?’所以用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说:“问题上‘一共’用加,问题上有‘倍’用除法。”也有的学生说:“我是看条件,哥哥比弟弟重10斤,所以用加法,二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一年级的3倍,所以用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