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词在文学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可以说文字最简练,内涵最丰富,因而从1994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都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题型也从2000年开始,由原来的客观题变为了主观题。古诗词鉴赏一般是从意象、意境、形象、炼字、艺术技巧、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鉴赏的,多以唐诗为主。从今年的高考情况来看,许多地方考查的是宋词,也有选取宋诗的,多以婉约为主,选取的诗词多是考生平时并不常见的诗词作品,这对考生能力要求相当高,但从整体看,难度并不太大。本文将结合2004年高考有关古诗词的考题作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备考的策略,以期对2005年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2.
古诗词在文学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中,可以说文字最简练,内涵最丰富,因而从1994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都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题型也从2000年开始,由原来的客观题变为了主观题。古诗词鉴赏一般是从意象、意境、形象、炼字、艺术技巧、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鉴赏的,多以唐诗为主。从今年的高考情况来看,许多地方弩查的是宋词,也有选取宋涛的,多以婉约为主,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作为全国考查基础语文能力的高考,每年都必考此项内容,题型由客观选择转向主观表述,命题由一统天下的全国卷,到2004年的全面开花,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日臻完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我们从十个方面谈谈古诗词的赏读。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浩如烟海。作为全国考查基础语文能力的高考,每年都必考此项内容,题型由客观选择转向主观表述,命题由一统天下的全国卷,到2004年的全面开花,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日臻完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我们从十个方面谈谈古诗词的赏读。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试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呈现两个转变:内容选择上,从课内和“课标”附录一推荐的诗词逐步走向课外诗词;题型编制上,从死板固定的题型逐步走向生动活泼的新题,命题的视野不断扩大、更新、综合,注重诗词的探究与实践。下面笔者就古诗词的新题型谈谈它们的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化形式,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7套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了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笔者认为,在2005年高考中,对联题的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一、情境式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结合“得体”这一考点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  相似文献   

8.
<正>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是能力等级要求较高的题型,也是新课标倡导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2014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考查内容仍然立足理解和评价这两个基本点,题型依然主要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试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推陈出新",答案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比较客观规范,有效检测了考生古诗鉴赏和评价的实际水平。古诗词鉴赏题共选择23首诗歌,设置了  相似文献   

9.
一、近年来高考鉴赏试题研析“文学鉴赏”这一考点,涵盖的范围主要是对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鉴赏。《大纲》与《说明》要求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近几年考查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鉴赏的角度是对文句  相似文献   

10.
王庆 《中文自修》2010,(2):12-13
我国是诗歌王国,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代诗歌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大力推进二期课改的今天,无论从弘扬民族文化出发,还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古诗词欣赏都应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考之中,古诗词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一、高考导向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试卷诗歌鉴赏题具有如下特点:1、选材范围扩大以往诗歌鉴赏题一般局限于唐诗,偶尔考点宋词、元曲之类,今年各地语文试题打破了这一常规,除了天津、福建、湖北考唐诗,全国Ⅱ卷、安徽考宋词,上海、浙江考元曲外,绝大多数省市考查了平常不大涉及的诗歌,如全国Ⅰ卷、辽宁、江西、四川考宋诗,湖南、重庆、广东等地考清诗,另外北京考魏晋诗,江苏考元人词,山东考近代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这与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视野的要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高考语文每年都必考此项内容,题型由客观选择转向主观表述,命题由一统天下的全国卷到2004年的全面开花,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日臻完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诗歌通常是用简约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充实的内容传达多变的情感。学生如果读不懂诗歌,就不能正确判断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模棱两可,难以下笔。所以,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那么,我们怎么读懂诗歌呢?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高考早已落下帷幕。虽然考生对理综卷中的生物实验题 ,即26、27题的意见颇大 ,认为其超出了考纲 ,但笔者认为今年的实验题很有创新意识 ,是符合高考命题原则的典型题型 ,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说它是典型题 ,是因为试题继续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择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命题原则 ,“遵循大纲 ,但不拘泥于大纲”。一、实验题的基本特点1.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2003年理综卷中考查的生物实验不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 ,而需要考生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 ,实验方法和仪器 ,设…  相似文献   

14.
在中考古诗词阅读题的命制中,如何突破常见题型的束缚,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文本,真实地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诗歌内容,对重要词句含义的挖掘是否较为深入,对作品的主旨理解是否到位,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流畅,是近年来摆在各地中考命题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浙江台州市中考古诗词阅读题的命制,力求在上述方面取得突破。台州市中考古诗词阅读题的命题材料为晏殊的《浣溪沙》和叶茵的《山行》(原题附于文后)。《浣溪沙》是宋词,为人教版语文七(上)课本  相似文献   

15.
<正>古代诗歌鉴赏历年都是语文高考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考生得分不高的题型。古诗歌鉴赏在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中占的分值是11分。它的篇幅极短,但难度却极大,多数基础差的考生,在面对这一题目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让学生在复习古诗词鉴赏时,有信心拿到理想的分数,笔者提出以"记"促"赏"的复习方法。即学生在大致读懂诗歌内容的情况下,通过识记诗歌鉴赏的常用知识、术语、技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成语运用题几乎都是以选择题型出现,但是考生得分情况却并不理想。其实,占领成语运用这一题型“制高点”并不难,关键要破译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密码”。本文拟结合2010年高考题来探寻此类题型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以帮助广大考生提高做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经典题型,同时也是高考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及各自主命题省市试卷的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多样。研究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思路、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方式等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初步分析归纳,力求使考生掌握解答古诗词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藏永强 《现代语文》2014,(10):72-73
古代的诗词,从诗经、楚辞、两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等等,汇聚成博大精深的艺术财富,一直放射着璀璨的光芒。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反映,古诗词教学不好把握。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认为巧用读诗、解诗、译诗、品诗进行教学古诗词,效果甚佳。本文以《关雎》为例谈谈古诗词教学“四部曲”。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高考考生的知识层面以及高考熟语的备考,笔者反复研究了近十年的高考熟语题目,对高考熟语题的设题类型总结如下:一、“表意脱节”型。是指句意言此而熟语义言彼,造成表意上前后不一致的一种题型。例如:“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2005年北京卷)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2004年广东卷)点拨:做此类题一定要严审句子,明确话题,千万不能“只见熟语不见话题”。抓句中的“王”这个关键词可确定句意是…  相似文献   

20.
丁兆存 《现代语文》2004,(10):36-38
在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题中,语段概括(或称语段压缩)题的考查在今年许多地区频频出现,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信息,应该重视这种新的题型。考生面对这种新题型的普遍反应是,都能读懂命题所给的语段材料,觉得它并不难,可是一旦真的动手做起来,就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这才意识到这种考题比较难以回答。有时勉强做了,也因抓不住要点信息,答不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