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兮兮 《求学》2003,(11):56-56
  相似文献   

2.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改革开放、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围绕高考复读形成了复读生占用国家教育资源、挤占应届生升学指标,复读市场恶性竞争等问题。1999年扩招后,研究者从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就业形势、传统观念等角度对复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阐述。2007年8月4日,周济部长提出“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的政策,研究者对新政策及复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量的分析、预测和评论。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将会出现更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高考复读人群,有一种说法很普遍,那就是“高四”,也有的称之为“高中本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师道》2001,(10):46-46
  相似文献   

5.
苏瑾 《江西教育》2007,(7):32-34
200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对于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和考生家长来说,弥漫在心头的硝烟还未消散,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复读”这个问题又摆在了他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从课桌两堆半尺高的复习资料里钻出头,擦擦额头的汗珠,喝上一口水,张玲又深深地埋进书堆之中。这是8月4日火炉武汉的正午,当地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高考过后一个半月,应届考生张玲再次回到了熟悉的教室。  相似文献   

7.
高考复读是我国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这一现象向着"高分复读"演化并呈逐年升温的趋势,其根源在于高考政策偏差、社会人才观念狭隘、学校利益拉动和考生博弈心理驱使四个方面,为促成"高分复读"向常态回归,应加快我国招生和考试政策改革,提高对高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监管,矫正社会人才观念、考生的职业观以及高中生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喻剑  李想 《求学》2003,(11):37-4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复读生大量涌现,复读生已成为重要的高考人群,全国高考复读人数已约占当年考生人数15%的比例。复读现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研究旨在剖析当前愈演愈烈的复读现象,探究复读生群体数量不断上升的深层原因,查找复读生群体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复读培训机构举办策略和复读行为的“生存空间”,为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提供适宜的改革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考复读群体已处于一种异态.这种异态现象涉及高考制度的改革、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涉及社会人才消费观和考生职业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公立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二者的关系等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和基本关系.妥善解决高考复读这一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采取渐进和减量式的解决方式,使高考复读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高校招生》2005,(4):47-48
复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迫不得忆的选择,选择了复读,无奈,无助总是写在每个“高四生”的脸上,面对再搏高考,“高四生”似乎有更多的感慨。我们虽然不希望看到“高四”现象的存在,但是这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当又一年的高考来临,我们来听听“高四生”自己的心声,听听朋友对他们的鼓励,希望所有的考生能从中得到鼓励,以良好的心态和振奋的士所去面对高考。  相似文献   

13.
李凌燕  黄民  陈涵 《文教资料》2014,(4):114-116
一方面,受适龄考生减少、高考录取率攀升、高中毕业后留学及社会成才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高考复读人数正逐步减少;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减少趋势还将持续。另一方面,复读人数减少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严峻的高考竞争及由复读引发的社会机构办学混乱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以特色缩小差距,实现各类型、各层次高等院校的良性发展;以规范促进管理,实现社会办学与政府办学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改革化解矛盾,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实现考生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丰捷 《教师博览》2007,(10):14-15
一边是指望靠"一次考试"实现人生理想的考生和家长;一边是在丰厚的收益面前欲罢不能的各类复读机构,这就使近几年的高考复读市场急剧膨胀,繁盛得甚至让人难以接受。8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关于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讲话,被嗅觉敏锐的媒体迅速传播后,引起复读市场一片震动,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储朝晖 《教育》2009,(6):31-31
火爆背后的根源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有两个复读的高峰。1985年以前复读的比例较大,那时候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大学录取方式比较单一,导致连续复读8年的“朱八届(猪八戒)”大有人在;1986年到1999年出现了“委培生”,考生还可以通过缴纳一定费用上大学,使得复读现象因此减少。在这两个阶段的“复读”,动机主要是想解决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今,  相似文献   

16.
高考成绩公布后,多数考生在焦急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有部分考生却在思考着复读的问题,其中有的还是高分考生。可他们在考虑复读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担心和疑虑。复读到底值不值得?哪些情况适合复读?选择复读应注意哪些问题?笔者想就这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供准备复读的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考复读群体呈现出量变剧增质变复杂的变化趋向,频频引发关于教育资源使用、高考制度改革、公民受教育权利等问题的争论.实际上这种现状,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反映,又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欠缺的揭示.随着我国学龄人口逐年减少、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用人环境逐步规范,我国高考复读群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量变趋小质变趋简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胡海燕 《教育》2009,(6):21-21
选择复读,就是想考所理想中.的名牌大学,以后能找个好工作。这是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录取线却又选择复读的一个简单理由,但在时间的检验下,他们开始发现这个梦想就像肥皂泡一样,如此轻易就破灭了。2009年4月26日,即将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王宁从学校匆匆忙忙赶到四川广安参加了地方公务员考试后,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校的路。  相似文献   

19.
复读,这一现象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主要是由于考生成绩不理想,为提高成绩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但是近年来,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了。甚至于许多高分的考生在上线甚至是收到通知单的情况下选择了复读。以往考上大学就被人称为天之骄子,就会心满意足,但是现在却是非名校不上,不喜欢的专业不上。也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读已不再是“争上线”而是“冲名校”了。.  相似文献   

20.
《南昌教育》2006,(9):31-31
王翔是四川省达州市一所中学的“高五”学生。“高五”是他的自嘲说法,因为这是他第二次复读高三。性格憨厚的王翔并不是差生,他的学习成绩在文科班一直名列前茅,两次高考成绩都远远高于重点本科线。“读高五,是因为我想考北大,但两次都擦肩而过!”王翔的声音显得低沉而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