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弘扬奉献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弘扬奉献精神。为此,要营造一个弘扬奉献精神、尊重奉献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在认识上理清奉献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奉献与本职工作的关系、倡导奉献精神与鼓励个性发展的关系。同时,要探索使人们乐于奉献的形式,并构建相应的奉献机制。  相似文献   

2.
使命     
粉笔在黑板上挥动着,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它缩短了自己的身躯.却延长了生命的轨迹。可是,老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站在这个讲台上.他们的使命何时才能完成?抑或是三年,抑或是三十年,抑或是永远也不能完成。登上三尺讲台,他们奉献的不只是自己的知识,也流下了许多的汗水。为了完成使命。不惜一切。  相似文献   

3.
郭莹 《文教资料》2012,(24):138-140
学生德育工作中,倡导奉献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地赋予奉献精神新的内涵,倡导新概念下的奉献精神,把奉献教育做得更深入人心,把口号变成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诉求,经典并且时尚,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在提倡奉献教育时做到方法上求活、效果上求实,变禁为导、变封闭为开放、变单一为多元。  相似文献   

4.
顾云同志是长庆石油勘探局庆阳子弟总校副校长,长庆局优秀共产党员。   顾云同志从 80年代开始走上讲台,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在 2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担任过物理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和教学副校长,先后兼任党支部书记 6年,支部委员 11年。   凭着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孜孜以求、默默奉献。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优异的工作业绩,干练的工作作风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5.
<正>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教学30余载,我曾站在三尺讲台上,也曾默默奉献于讲台背后,服务着后勤工作。脚踏平凡的工作岗位,我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人生。讲台上,总希望与学生一道,既快乐他们也丰富自己,又温暖他们也幸福自己;讲台下,我是一股为学生默默奉献的力量……这30余载感慨良多。人的一生足以被当作是一项工程、一栋建筑,未来的结果都只是因为今天的一个选择,未来会筑成什么样的"房子"由今天决定。但在工  相似文献   

6.
讲台啊讲台     
讲台啊讲台,一块隆起于教室一端的小小的平台,一张教桌,一块黑板,一只教鞭。你的构成,虽然这样简单,却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多少年来,人们一提起学校,总把讲台看作典型的标志;歌颂教师,总把讲台看作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所在;许多教师抒发情怀,也必然谈起讲台。 笔者也曾在讲台上有过艰辛的付出,从不否认讲台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曾用最美好的语言歌颂过讲台。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写的一首题为《讲台放歌》的诗中有这样几节:“上讲台啊,话讲台,讲台宽阔连天外,满腹话儿如黄河水,不尽心潮滚滚来。…  相似文献   

7.
说话、发言、到人前发言,站到讲台上发言,随着环境和位置的变化,人的感觉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人的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小学生从原座位上发言到走上讲台发言,就路程来说,是几步之远,就他的人生来说,却是一大步,就地点来说,一个小小的讲台就像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舞台;对小学  相似文献   

8.
刘雪花 《广东教育》2011,(12):60-60
1986年,我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爱的倾注,一份青春和热血的奉献。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用赤诚的心、: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无私的行动。执著地追求着……回首二十多年的教师生...  相似文献   

9.
可敬的老黄牛──孙述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舞台,通渭县二中教师孙述尧,选择了三尺讲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不计名利,不畏辛劳,象老黄牛一样默默奉献。37年没有请过一天事假,没有缺过一节课,带了35个班,教了三千多名学生。他多次受到表彰奖励,1993...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04,(9M):M006-M006
人们总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颂一个人的奉献精神,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认为,诗句是优美的,但以此倡导奉献却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1995年7月,年仅23岁的王学军走上了三尺讲台,如今他已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成长为密云县第六中学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教育事业需要奉献,而“奉献教育”正是王学军一生的追求,“奉献是快乐的”也一直被他奉为座右铭。11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几乎没有一个寒暑假休息过,没  相似文献   

12.
奉献精神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奉献”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就是把“奉献”作为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此,本人谈一点对奉献精神的粗浅认识。奉献精神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个人能够自觉地让渡、舍弃自身利益的一种高尚品格。它是建立在对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一,谦让性,即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对立冲突不能两全时,道德行为主体能够让渡个人利益;其二,是高度的自觉性,奉献行为是一种高度自律的行为,它不是出自外在力量的压制,…  相似文献   

13.
奉献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之一.奉献精神意味着,教师为了学生的福祉和发展,应该最大限度地履行其职责,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伟大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提供合理的辩护.奉献于教育事业,就是奉献于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终极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就是奉献于自我完善和人的完善.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不仅应当认同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而且必须以其切实的行动来践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育科学》2003,(1):61-62
错不在讲台 讲台有错吗?它默默地听凭使用者摆布,仅仅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斧子,它存在于此,本是用来砍伐树木,制作家俱的,偏偏有人拿它作凶器!我们不必因此就对斧头心存芥蒂,我们要关注要抨击的是操之作恶者。当然,这仅是个比方,但那些只知在讲台上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学生的老师难道不因此低头反思?拼命灌输,无视学生的个性,用一个模具去套,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儿。这真是很可怕的!讲台是教育的讲台。讲台是“师生共享”的教学资源,依托其唱出的是师生互动共进的华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撤掉讲台,如果还是喜  相似文献   

15.
1987年6月,我从河南商丘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原油田供应处汤阴库学校。说句实在话,当时也谈不上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热爱,只是心里想着“自己从农村出来,能找个工作不容易,既然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就要站讲台”;“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教师的一言一行,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不可不尽心尽力而为之”。就这样,从走上三尺讲台第一天起,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我刚踏上讲台,联系到实际,我才深深地感觉和意识到“教书”和“读书”的不同,在学校已经掌握的自以为很透彻的理论知识.却不能准确地在教学中运用,明明很简单的一个意思却什么也表达不清楚。踏上讲台刚一个月,嗓子疼痛难忍,话也说不出来。跑了许多大小医院,也不见好转。于是,我天天吃护嗓子的药,还是天天疼。可怎么也没想到:疼了近十年的嗓子,近两学期突然不疼了。我翻阅教学日记,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认真反思了许久,才发现是课改改变了我的教学观念,转变了我的教学方法,我不再对学生大呼小叫.不再冲学生发火.少了太多烦恼,多了诸多快乐:少了很多忧愁,多了许多惊喜。  相似文献   

17.
猜词游戏     
游戏规则是: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背对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让下面的同学说这个词的意思,但是不能说出这个词中的任何一个字,然后让讲台上的那个同学猜这个词。每个同学猜一个,轮流进行。刚开始,老师写的词有:小猫、小狗、老鼠等等,很好  相似文献   

18.
山的可贵在于峻峭,海的可贵在于浩瀚。教师的可贵,恰恰在于甘于平凡、追求创新、默默奉献。自从踏上讲台的一刹那,面对台下一双双纯洁的明眸,我就立下了一个志愿:教师岗位虽然平凡,然而再平凡也要干出色!如今,回首检阅自己十年来走过的每一段路,可以发现,每一个脚步都是那么踏实。我以一颗普通教师的赤子之心,不断寻求着超越的支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全军上下根据江泽民主席的指示,对官兵突出进行爱国奉献等四项教育,以此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爱国奉献是对革命军人最本质的要求,是军人职业道德最集中的体现,是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充分认识爱国奉献精神爱国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皆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闪烁着古人爱国奉献精神的光芒。在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英勇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涌现出众多的爱国英雄。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从诞生那天起,就把爱国奉献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发扬光大,表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无数先进模范人物。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20.
感悟教师节     
又是一个四季轮回!转眼间.站在这三尺讲台上挥汗如雨已经历了这样的十一个轮回。回首望去.一路都是关爱与温情、奉献与陶醉的交织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