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要求加快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而准确评估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对于客观评价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绩效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32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溢价率和出让方式市场化两个维度揭示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的时空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地区间市场发育水平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由2007年的7.66上升至2013年的32.16,但是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仍未合理体现资源稀缺性和市场供求所揭示的工业用地价值,市场化改革还停留在转变工业用地出让方式阶段,尚未深入到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工业用地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层面;东、中、西部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均在深化,东部地区市场发育具有水平高,推进速度快的双重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仍处在由被动配合中央政策规定向主动引领改革过渡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工业用地需求强度与工业用地市场发育水平呈现显著正向关系,地区土地资源禀赋则有显著负效应,而地区间激烈地“土地引资”竞争显著抑制了中国工业用地市场化进程。因此建议:在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要把完善土地出让制度和建立良好地土地市场生态作为改革重要方向,把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资源价值回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作为改革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是提高存量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创新型宏观调控工具,但政策实践效果仍有待检验。本文旨在分析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而明确该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征收方式的影响异质性。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该政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可以显著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与征后返还模式相比,税收减免模式下该政策的正向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结论】引入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有助于客观认识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城市土地使用税政策的创新对于优化城市存量工业用地配置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立新  毕旭  黄志基 《资源科学》2020,42(9):1728-1738
中国工业用地长期存在着粗放、低效、无序利用的状态,探究经济转型背景下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了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利用空间统计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表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②研究区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集聚特征,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热点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极化现象;③经济转型背景下,全球化通过外商投资的增加而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土地市场化的提高也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积极的提升作用;分权化则对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长江经济带城市应当因地制宜,提高外商投资利用效率;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改革;实施差别化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  相似文献   

4.
工业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是土地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嘉鱼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影响工业用地效率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如何提高工业用地效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定级作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是制定基准地价的基础。本文根据蚌埠市城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索了对其工业用地土地定级的技术方法。本文运用特尔菲法制定了定级因素、因子及其权重,确立了各因素、因子以及各土地定级单元的分数值,根据确定的定级单元分值对蚌埠市城区工业用地土地级别进行了初步划分,并对定级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级成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刻画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及工业转型特征,探讨土地供给与工业转型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北京市工业转型呈"快-慢-快"发展趋势,经历了1998年和2011年两个快速转型期,工业高级化程度快速提升,工业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同时,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数量和价格均显著提升,但以2007年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为转折点,2007年后面积增速明显放缓,而价格增速显著上升。VAR模型结果显示,工业用地供给变化对工业转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具有滞后和波动性;但工业转型对工业用地供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因此,未来需推进工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进一步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以及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集约度的测算是一个综合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制度政策的影响促使评价的内涵、技术标准也应有所调整。首先,本文阐述了受工业用地标准控制政策的影响,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出现性状差异,最终会影响集约度的测算精度;其次,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与国家、地区工业用地控制标准的对比,对义乌市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初步分析,并简要探讨了现有标准的适用性;最后,为了检验评价指标性状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了熵权法的权重赋值方法,测算了义乌市的工业用地集约度,并与AHP方法测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现有的工业用地控制标准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②指标性状的差异确实影响到了工业用地集约度,若不考虑指标性状的差异,将得到一个高估的评价集约度;③通过与现有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进一步的测算,义乌市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及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界定工业用地合理规模,明确合理、不合理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驱动力,科学管控工业用地供给,本文从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供给追求经济增长的现实目标出发,对工业用地规模扩张进行考察,采用2001-2012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对各地级市工业用地规模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合理、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山东省不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由2001年的212.03 km2下降至2012年的100.74 km2;不合理工业用地规模占工业用地规模总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46.49%下降至2012年的9.19%;不合理工用地主要集中在山东省西部和南部地区;②合理的工业用地规模扩张主要源于经济、人口因素的驱动,不合理的工业用地扩张主要源于财税制度、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等制度因素的驱动;③ 调控工业用地规模应保证土地—资本配置关系处于合理区间,以财政及官员晋升考核制度改革为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土地新法规,用经济学观点解释工业用地市场化出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工业用地的供给和需求说明,运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方法,解释了政府出让工业用地效益最大时的合理数量,分析了工业用地不同出让方式对社会福利造成的不同影响,以及法规的实施对优化资源配置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实施该法规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依据城市土地价格体系和地价空间分异规律,针对目前常用地价专题地图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土地等价线图,介绍了城市土地等价线图绘制的一般方法。在呼和浩特城市土地价格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绘制了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等价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就城市土地等价线图绘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工业用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讨了实行工业项目用地"短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开发园区用地问题一直是研究重难点,作为开发园区主导用地类型的工业用地,影响并决定着开发园区整体用地规模数量及空间布局。基于ArcGIS的30米×30米网格法及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将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典型实证对象,遴选高程、坡度、公路辐射度、生态保养度、工业用地、征地拆迁等6项指标,判识工业用地空间开发适宜度,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占比分别34.74%、22.18%、25.61%、13.63%、3.84%,较高值及以上接近60%,区域总体适宜工业用地开发;运用SPSS趋势回归分析法,选择对数模型预测未来工业用地需求量,并与开发区工业用地开发适宜度属性挂钩分析,模拟开发区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演变;归纳外延拓展型、工业主导型、高效协调型等三种用地模式基础上,提出用地布局优化的具体方案措施,促进园区产业优化升级及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房价不断攀升,工业用地紧张,随着存量土地资源的逐渐消耗,土地已经成为制约深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业用地调查成果,选取与工业用地效益密切相关的6项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海陵区工业用地效益进行分析,并以街道(镇、园区)为单元对用地效益进行排序分级。总结海陵区工业用地特点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对工业用地调查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提出工业用地利用的特点和深层次问题,对于调查成果的深入应用和地区工业用地的管理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严思齐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8,40(6):1163-1174
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收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域性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学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β收敛分析和俱乐部收敛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和稳态形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收敛速度为0.143,且地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②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稳态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③基于Moran散点图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HH组、LL组和LH组这3个区域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各区域组内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149和0.196,均快于中国大陆整体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省区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熊强  郭贯成 《资源科学》2013,35(5):910-917
本文选取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城市工业资本投入、城市工业从业员工人数和城市工业总产值为评价指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对比分析了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29个省际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差异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①东中西部城市工业用地生产效率水平总体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历年来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市工业用地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③城市工业周地普遍存在规模效率递减的趋势;④城市工业用地普遍存在较高的投入冗余率的情况;⑤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西部地区上升速度较显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贯彻集约利用土地政策,促进企业用地规模最优化是实现工业用地效率提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省份之一,拥有大量重工业企业,工业用地利用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法、文献分析法以及定量分析法,总结当前内蒙古地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存在的困境,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实例为基础,探析内蒙古地区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模式,提出了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类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模式,对内蒙古地区开展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军  龙明东  覃玲 《大众科技》2009,(4):196-197
文章在长沙市中心区、经开区、高新区各工业行业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分析长沙市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情况。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长沙市工业项目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县石漠化监测状况,提出了我县潜在石漠化土地和石漠化土地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明确要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即市场化配置。但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为招商竞争等原因而实行低地价政策,将地价定位于工业用地最低保护价,"多地一价"现象普遍,致使工业用地市场流于"有形",势必影响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结合市场机制进行工业用地市场化分级,以土地市场交易平均地价为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地价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地价模型,通过测算地价、交易均价、最低保护价的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果:①三类地价总体格局相当,由南至北呈"高-低-高"的格局,形成以环太湖为主高点、邳州市等为次高点和宿迁为谷地的区域分布格局;②工业用地市场受最低保护价政策影响较大,偏离土地利用实际情况;③1级、2级、3级市场交易均价分别为测算地价的107%、108%、85%,说明在非有效市场环境下地价平均偏低了15%;④1级、2级、3级市场最低保护价分别为测算地价的97%、95%、85%,表明如与2级县市相当,3级市场最低保护价至少可以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