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鲫鱼样品经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通市售鲫鱼中肉、鳃和内脏3个组织器官内Cd、Cr、Cu、Pb、Zn六种元素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鱼内脏和鳃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鱼肉;所检测鱼中Cu、Zn含量较高,Cd、Cr、Pb含量较低;鱼肉中测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定量。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起病急、易继发细菌感染等特点[1]。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由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黏膜细胞并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外组织器官感染的一类病毒。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及博卡病毒等。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一般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临床表现相似,且临床中常见多重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2]。因此,需要快速联合检测呼吸道病毒的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确定病毒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对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检测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蜜蜂囊状幼虫病毒病的Nes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病原为一小正链RNA病毒。如何尽早鉴别蜂群的感染在养蜂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一种利用RNA反转录结合巢式PCR检测鉴定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毒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休克是在患者机体受到巨大创伤刺激与组织损害之后发生的一种以微循环障碍作为主要表现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伴随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导致发生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内脏损害和缺氧等问题。创伤性休克死亡因鉴定标准并不是很明确,所以成为了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从广西等地暴发链球菌病的罗非鱼养殖场采集的病料分离的几株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传统的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病菌菌株进行了综合的分析鉴定。结果: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这三个分离菌株为无乳链球菌株,再进行PCR检测、克隆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以及动物致病性回归试验等进行综合的分析,最后将分离纯化的三个菌株鉴定为无乳链球菌株。结论:这些无乳链球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检测、监测方法和各种防控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人体有两个几乎是被默认的事实:其一就是骨髓是人类的造血器官,其二就是肺脏是人类的呼吸器官。现代医学的各种研究也是基于这两项共识而进行的。如果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证明了新的器官功能,那么会对今后的医学发展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著名科学家发现动物体内一半的血小板来自肺脏。也就是说,肺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造血器官。这个新发现是否是一个重磅炸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盲鱼     
肓鱼不盲 在世界各地的水下洞穴里往往会生活着盲鱼,盲鱼的眼睛或者是一团脂肪组织,或者被皮肤覆盖,总之,盲鱼没有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是鱼中的瞎子.我国西南地区的地下洞穴中也有罕见的盲鱼.长期的黑喑不但导致盲鱼的眼睛退化,还导致它们的色素消失,通体透明,连体内的脊椎和内脏都看得清,宛如一条条玻璃鱼.  相似文献   

8.
陈钦 《内江科技》2001,(1):45-45
在养鱼生产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疾病,对养鱼产生极大的危害,鱼的鳃霉病、鳃蛆病也是危害鱼病之一,因此应抓好防治。 (一)鳃霉病。鱼鳃霉病的病原体属霉菌属,常寄生在各种鱼类的鳃部,甚至还能穿入血管及软组织。病鱼初期因鳃霉的苔丝体在鳃组织中生长,严重破坏鳃组织,致使鳃瓣失去正常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鱼体随着病  相似文献   

9.
传统传染性疾病和新型传染病给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威胁。中医药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和防治传染性疾病,如何传承与挖掘温病理论,深入研究其理、法、方、药的科学内涵,创新传染病防治方法值得深入探讨。2016年12月16—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政策局在南京召开了第173期"双清论坛"——温病理论与感染/传染性疾病,探讨了温病理论与感染/传染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明确了研究温病理论与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重大战略意义,初步凝练了我国在该研究领域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了优先发展领域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体金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球菌病的诊断优势。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205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疑似隐球菌病患者进行检测,并通过跟踪调查分析,将胶体金抗原检测、组织病理检查、传统的镜检、培养法等进行比较,探讨胶体金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对隐球菌病诊断的优势。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45例,其中44例经临床和其他检测确诊隐球菌病,诊断正确率97.7%,相比组织病理检查以及传统的镜检、培养法检出率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诊断隐球菌病患者因发现于疾病较早期,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隐球菌抗原可作为一种准确、快速的隐球菌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家畜寄生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一旦感染到动物体内外,以多种方式掠夺营养、损害健康、使幼畜生长缓慢、消瘦、母畜流产、生产性能下降等,春季造成严重的牲畜死亡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查清西藏日喀则地区萨嘎县牛羊寄生虫病,于2013年4月分别到萨嘎县拉藏乡、达吉岭乡、加加镇、旦嘎镇、雄如乡进行了牛羊寄生虫病的调查,严格按照蠕虫学解剖法共解剖10只绵山羊和3头牛,收集牛羊体内外寄生虫虫体标本进行了形态学鉴定。  相似文献   

12.
蒙振亩  潘懿  赵聪  陆春礼 《大众科技》2014,(6):155-157,159
为有效控制家畜布鲁氏菌病发生及流行,百色市在1980-2013年期间采取"监测、扑杀病畜、免疫、检疫、消毒、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布鲁氏菌病防治。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试验和细菌分离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共对45492份猪血清、7064份牛血清、6604份羊血清以及852份家畜(含血清检测阳性家畜)胎衣、死胎、流产物等组织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和病原的检测和分离。结果显示,1980-2006年监测的38842份猪血清样品中,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数526份,阳性率1.35%,其中以1986-1988年年平均阳性率最高,达4.03%;而2007-2013年监测的6650份猪血清,全部为阴性。在2003-2013年检测的7064份牛血清样品和6604份羊血清样品,未发现抗体阳性。对1990-2012年852份家畜(含血清检测阳性家畜)胎衣、死胎、流产物等组织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原分离和鉴定,全部为阴性。依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百色市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在2007年后达到稳定控制标准要求,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吴健霞 《科技风》2014,(6):192-192
附红细胞体病的英文名Eperythrozoonosis,它是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致病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由血浆及骨髓所引起的。临床上多呈隐性,在急性发病时,主要特征为发热、贫血和黄疸。最早在1928年发现附红细胞体病,猪的黄疸性贫血直到1950年才确定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然而这时人们才逐渐重视它。附红细胞体病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我国在1981年首次在家兔体内发现它后,然而相继在各种动物身上中查到附红细胞,后来在人群中也发现有感染。我市最近也在鸽身上发现此种病,笔者简述了病原学特点以及病原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休克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机体大量失血失液,致有效循环量减少,组织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灌注,导致组织缺氧和体内脏器功能的紊乱,代谢障碍等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综合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35例创伤休克病人进行了急救与精心护理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期刊发表专业共识对于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及影响力的意义。【方法】结合《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自创刊以来对多种感染病相关专家共识制定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结果】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自创刊以来针对感染病领域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召开研讨会的形式编写制定的26项专家共识(建议),对于提升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医学期刊发表专业共识对于提升期刊,尤其是新创刊的学术质量及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14,(12):58-58
鱼肉比畜肉容易坏的原因很多。鱼的鳃和内脏藏菌多且极易腐烂。鱼一旦死亡,这些部位的细菌迅速繁殖,并穿透鳃和脊柱边的大血管,沿血管很快伸向肌肉组织。反之,畜肉一般都是宰杀放血,并立即开膛去脏,减少了细菌污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河豚毒素在鱼种间及鱼体内的分布特点,选取了潮际东方(SHOSAIFUGU Takifugu snyderi),密点东方(GOMAFUGU Takifugu stictonotus),紫色东方(MAFUGU Takifugu porphyreus),豹纹东方(HIGANFUGU Takifugu pardalis)和斑点东方(KOMONFUGU Takifugu poecilonotus)等5种河鱼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肌肉,皮肤,消化腺,肝脏和性腺等部位的河豚毒素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发现,6种河鱼的河豚毒素分布有共同特点,均表现为性腺及肝脏的毒素偏高,而肌肉无毒。进一步地,以毒素含量最高的斑点东方为重点,探讨了冷冻处理对鱼体河豚毒素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冻处理后,分布在斑点东方皮肤的毒素发生了迁移,使得原本无毒的肌肉被毒素感染,说明在河鱼产品加工及低温流通环节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风险。最后,对斑点东方毒素成分的分析发现,皮肤及肌肉感染的毒素均为TTX类似物。  相似文献   

18.
结构检测是对建筑物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建筑物进行鉴定和评估的基本依据。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质量检测对工程很重要,直接影响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实用、经济,建筑结构工程鉴定主要从结构工程质量评定,结构工程的安全、耐久性和可靠性鉴定,它包括建筑的抗震鉴定的内容、鉴定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等,本文对建筑检测的方式和方法作一简要分析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一条"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消息称:鱼的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内含大量类脂质及粗腰、溶菌酶,有"腥毒",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有害健康。多数家庭吃鱼时,并不会关注到鱼肚子里的这层黑膜。这层黑膜真的有毒吗?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子,就会看到内脏和腹腔,而在腹腔上,往往还有一层黑色的膜。它到底是什么?对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  相似文献   

20.
鱼会放屁     
《知识窗》2009,(3)
鱼会放屁吗? 一位从事鱼类研究的科学家告诉人们,他曾多次观察到鱼类向水中释放气体的现象.不过遗憾的是,气体虽然从鱼的排泄孔排泄出来,却无法在水中嗅出这种气体是否带有臭味. 鱼释放气体,或者通俗地说鱼放屁,可能是它吞咽饵料时,吸进了太多的空气.因为如果不把体内多余的气体排掉,鱼在水中就会失去平衡.无法随心所欲地游泳.这一点人和鱼相同,都是为了排出体内的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