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靠意境来体现美的.而意境的创造,最讲究的就是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诗是最具文学性的文学门类.诗的美正美在其含蓄.无论是赏读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应该从含蓄入手.在诗歌创作中,要做到含蓄,手法多样,比如空白、虚实.现代新诗更应注重含蓄,应以创造含蓄的意境为主要表现手法和目的.但含蓄不同于朦胧.不能因过分追求朦胧而戕害诗意.含蓄应是在易懂基础上的含蓄.  相似文献   

2.
不是说诗贵含蓄吗?是的,确实如此。含蓄自有含蓄的美,朦胧也有朦胧的美,但明朗也有明朗的美。绚丽多彩是美,朴素无华也是美。它们是各有千秋而并非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关键是看诗是不是真正的诗。诗缘情。只有有真正的诗情,有发自诗人内心  相似文献   

3.
司空图在《诗品》中说:好诗“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确,读好诗后,就象吃过橄榄之后,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其所以这样,这与诗的含蓄有关。而含蓄与浅露相对,浅露的诗,一览无余,读时,象喝白开水似的,清淡寡味。因此,姜白石说:“诗歌语贵含蓄。”吴乔说:“诗  相似文献   

4.
含蓄,是一种诗美,从古至今已经成为评价诗的一个美学标准了。广义地讲,要在诗中讲究意境的烙铸和形象的创造,要做到实与虚的结合,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换言之,诗的含蓄就是要将丰富深广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内容,熔铸蕴含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之中,也就是以最简约的文字表现尽可能深广的内涵,从有限中传达出超越艺术形象、意境本身的无限的意义。诗的含蓄与明白晓畅并不矛盾,它是统一的。因为诗的含蓄,既应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启迪性,同时,又应具有明了性。所以含蓄应是藏与露的辩证统一。即通常说的含而不露。  相似文献   

5.
明朗与含蓄是诗的两种基本风格,对其它诸多风格起繁衍和主导作用,这两种诗风是互补的,相辅相承的。但是,有人在论诗时,却常常把二者对立起来,大有不共戴天之意。他们认为只有含蓄的诗才是好诗,“纯诗”;而明朗的诗则是拙诗,甚至是“非诗”。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诗贵含蓄”,乃作诗的常识。的确,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诗才是好诗。古人论诗之含蓄甚多。叶燮曾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袁枚则认为“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因此,诗歌创作“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严羽《沧浪诗话》)诗何以语忌直,《诗说杂记》说:“语何以忌直,缘诗主文谲谏,寓意微小,所称甚少,所指极大。”诗歌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它以极少的文字,反映极多的生活内容,这就要求诗歌要含蓄蕴藉,直露则意浅,意浅则失去了诗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7.
诗贵含蓄。正如曾纪泽《演司空表圣诗品廿四首》“含蓄”所云:“笔工垂露书逾密,花赏含苞色倍浓。领取绵绵无尽意,云梦八九在吾胸。”就是说比喻含蓄的诗,意“浓”而“隐”,读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作为对艺术美的探讨,我国古代多有对  相似文献   

8.
高小玉 《考试周刊》2010,(44):46-46
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读诗时,读者一方面要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象加以再创造,丰富诗的内涵。因而,要解读诗歌的含蓄之美,就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提高,又需要多方面素养的培养。本文谈及鉴赏诗歌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以求为解读诗歌找到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人和诗评家都很重视诗情的含蓄.宋代欧阳修认为:诗最好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清代吴乔也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围炉诗话》).含蓄,就是不直不露,能将诗情表现得更深更浓,刘勰把它比作“河流中蕴藏着的珠玉”(“川读之韫珠玉”);含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姜夔:《诗说》),给读者留有余地,由读者去咀嚼,去领悟.  相似文献   

10.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11.
叶燮说 :“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妙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言在此而意在彼。”由此可知 ,诗的意境具有含蓄性和无限性。诗人所创造的意境结构的开放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新编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 ,教师可以利用此便利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下面以《泊秦淮》为例 ,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发挥想象 填补空白诗因其自然特点的需要总是要用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信息 ;因此诗词表达上的跳跃成为解读诗歌语言的第一障碍。它或表现为时空的压缩…  相似文献   

12.
王翠娥  王艳玲 《现代语文》2006,(10):104-104
朱光潜说:“所谓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最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学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的前期诗歌直越发露而后期诗歌深婉含蓄,这种诗风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与晚唐诗的影响有关。王安石的绝句以婉丽精工著称,师法晚唐诗又有新变,在继承唐诗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宋诗自身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典抒情诗是很讲究含蓄的。北宋诗人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诗应“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曾子固说:诗当“语尽而意不穷。”南宋词家姜白石也说:诗“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都是说,作诗要注意含蓄。含蓄能使作品显得蕴藉深厚,“挹之而源不穷,咀之而味愈长”。古人如此重视,是有道理的。他们在这方面表现了高度的技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含蓄美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特征表现以小指大,因近见远;文以复意为工,义生文外,秘响傍通;言有尽而意无穷;多义性与朦胧性。含蓄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如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道家虚无说的哲学影响、禅宗思想的影响、传统思维方式的模糊性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郭新民的诗,委婉细腻,淡雅清新,独特新奇。其诗含蓄的基调随处可见,以隐曲暗示的手法演绎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诠释,表现了曲尽其妙的含蓄美;无论写人、写物、写景,都给人以出人意表的新奇美;其诗气韵天成,淳朴自然,给人以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7.
以诗明“理”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历代皆有。明理之诗以其在诗情氛围中透露出的理性光亮而引起的人们普遍的审美关注。即景寓意、因物寓理;辞以情发、理偕情行;理在言外、委婉含蓄,则为明理诗高层境界所具有的三种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古诗讲究含蓄。含蓄就是用极少量的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去遥指天外,给读以想象的无限广阔的空间。诗愈隐而不露、意在言外,其味愈浓郁强烈。  相似文献   

19.
探究法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发现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由单一走向广博,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而诗词本身的特点使探究法在这一领域的运用具有可行性。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结构跳跃,留有的“意义空白”比其它文学形式更多。“凡诗恶浅露而贵含蓄,浅露则陋,含蓄则令人再三咀嚼而有余味。”(吴景旭《历代诗…  相似文献   

20.
杨世宏 《甘肃教育》2011,(19):85-85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诗贵含蓄而恶浅露”,“含蓄”一直是历代诗人创作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诗歌的含蓄美,笔者也略做过一些研究。我们先来比较两首五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