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军 《新闻天地》2001,(8):18-19
  相似文献   

2.
今天这个座谈会是经济广播贴近百姓、开门办广播的一个举措,一个体现。经济广播是河北电台的一个系列台,经济广播这几年有比较大的发展,这首先有赖于在座各位代表和广大听众对节目的支持,没有听众的支持就不会有广播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慎宇 《中国广播》2004,(7):62-63
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传播对象,并以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为目的的。因此,任何大众传媒都必须重视研究受众需求,特别是媒体自身受众的需求,广播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5.
广播节目就是通过听众的听觉获得新闻信息。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感受是检验广播节目质量的尺度。要想办好广播、提高节目质量,就不能不研究听众对新闻需要的心理效应。本文拟对听众在心理上对新闻的需要有哪些特性作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筠  夏叶 《新闻前哨》2006,(10):71-72
如今,广播的受众——听众,完全可以选择放弃广播这种在传播特性上显得传统的媒体来接收信息和获得娱乐,因为许许多多更新鲜、更现代、更便捷、更随性的传播方式正等着包括广播听众在内的所有人们去选择。  相似文献   

7.
史利 《新闻与写作》2004,(11):42-43
国际广播自诞生以来近一个世纪,作为国家重要外交辅助手段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集中表现在对听众的争夺上。因为听众是一个电台的综合实力和指标的反映。因此,各国际广播电台,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对外媒体,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听众,昼夜不停地在太空中展开了一场争夺人心的“电波战”。  相似文献   

8.
王少星 《视听纵横》2005,(3):120-120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9.
认识听众、重视听众,研究听众,是我们每个广播人的基本职责,在大众传媒多样化和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集中分析和探讨了听众在广播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杨芊 《记者摇篮》2006,(8):54-54
广播的终极目的地是为满足听众的需要,为听众提供信息、提供服务、提供娱乐、听众是我们广播工作的唯一对象,与我们是鱼水关系。这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他们,我们对听众在我们广播传媒中的地位的确认还远远不够,我们所处的时空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听众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研究这一变化,并从中找到我们的对策,便是我们广播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听众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呢?一、听众审美情趣的提高现在,听众的审美情趣极大地提高,高保真的音响质量,密集化的信息传播,双向型的交流方式,交谈式的播音风格,都是听众…  相似文献   

12.
13.
蒋金法 《视听纵横》2006,(1):104-105
前段时间,我与海宁市海洲街道的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座谈,还分别登门征询了部分农村广播听众的意见反映。他们对海宁人民广播电台、海宁市街道广播电视站开办的广播节目,既满意又不很满意,或者总体满意具体不很满意。他们认为:海宁市近郊农村中,土地征用推进城市化,产业调整带动  相似文献   

14.
15.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广播听众收听广播就如人们到商场购买物品一样,喜欢什么品牌,需要什么信息,爱听什么节目,都要“货比三家”,而且听众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即  相似文献   

16.
听众结构与音乐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帆  解永利 《视听界》2009,(5):81-83
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正承受着来自电视、网络及其他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新的媒体促使广播不断更新、丰富、充实自己的传播方式,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18.
如何办好调频广播的旅游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奇志 《记者摇篮》2003,(11):34-34
  相似文献   

19.
孙鉴清 《视听界》2007,(6):86-86
不少农民反映,现在电视上市场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不少,但他们整天闯码头、跑街头、转田头,很少有空闲坐下来看电视,而广播不受地域、时间、文化的限制,可以边干活边听,边吃饭边听,边走路边听。对此,农村广播可从加强听众的参与性人手,让广播在农村更有人缘。  相似文献   

20.
广播如何让听众“看得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园 《声屏世界》2007,(1):30-30
如何在二十一世纪赢得广播传媒主动权?如何另辟蹊径,在发扬广播优势的同时也让“短”处不“短”?如何让广播不但可以”耳闻”也可以”目睹”,这是每一个广播人非常关心且不得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