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应用题,在解答时舍去多余条件,也可以巧妙地解答出来。例1.某工厂有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8吨,可以烧24天,由于改进烧煤技术,结果烧了30天,  相似文献   

2.
题目 某工厂贮存350吨煤,现由于改进炉灶结构和烧煤技术,每天能节约2吨煤,使贮存的煤比原计划多用20天,问贮存的煤原计划用多少天?每天烧多少吨?(初中《代数》第三册49页练习3题).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复杂 ,千变万化。教学时 ,一定要加强比较辨析 ,拓宽解题思路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一、乘法与除法的比较例如 ,①某工厂四月份原计划烧煤 1 35吨 ,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 19,实际烧煤多少吨 ?②某工厂四月份烧煤 1 2 0吨 ,比原计划节约了 19,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 ?相同点 :实际比原计划节约了 19,即原计划烧煤吨数× ( 1 -19) =实际烧煤吨数。不同点 :① 1 35× ( 1 -19)   ② x × ( 1 -19) =1 2 0通过对以上两题的比较不难发现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一致的 ,即都可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教学比例应用题主要让学生初步建立比例思想。但在一些具体实例中又不能人为地进行正、反比例模式限制,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从而灵活解题。一、改变条件,引人例题基本训练题:某厂运来一些煤,原计划每天烧4吨,可烧64天。由于改建炉灶,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8吨。这些煤可烧多少天?再引导学生按要求将  相似文献   

5.
指导思想重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体性,使学生掌握分析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中量、率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板演:(要求作线段图) ①某工厂四月份原计划烧煤135吨,实际比原计划节约1/9,实际烧煤多少吨? ②光明玻璃厂九月份生产玻璃15000箱,十月份  相似文献   

6.
【第069题】“一个火力发电厂存煤8400吨,开始每天烧煤84.2吨,烧了45天后改进烧煤技术,每天烧煤76吨,剩下的煤还可以烧多少天?(得数保留整数)”这题算出的结果是约60.67天,答案该是60天还是61天?(浦城县临江中心小学徐秀清老师供题) 【解答综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60天,而不是61天。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时,必须注意:第一,“可以烧多少天”和“大约烧多少天”是有区别的,“可以烧多少天”必须是具体的、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叙的方法,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朕系,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堆煤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天,实际每天烧煤2.4吨,现在这堆煤可以烧多少天?”  相似文献   

8.
在讲分数应用题时,有的老师往往教给学生的方法是看题中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是已知用乘法,单位“1”是未知就用除法。结果学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错误百出,教学效果较差。 我在讲分数应用题时,主要是教给学生画好线段图,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 例1.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教学步骤是: (1)判断题中谁是单位“1”。 (2)比原计划节约1/9,1/9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1/9表示实际比计划节约的占原计划的1/9。 (3)画好线段图,有了对1/9的正确理解,学生不难画出线段图。  相似文献   

9.
不少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作深入分析,盲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结果造成错误。 我采用口述分析法解决这个问题。如:先由一名学生读题,再由学生默读理解题意。然后,由教师加以引导,提出补充问题,让学生回答。直到回答正确为止。如:学校食堂运来1.62吨煤,计划烧45天,由于改进炉灶,共烧了60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省煤多少千克?在学生认真读题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的解法往往不是唯一的,只要同学们能灵活地思考,就能得出不同的解法。例:一堆煤,计划每周烧12吨,可以烧30周,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周节约煤2吨,这堆煤实际可烧多少周?[解法一]因为这堆煤共有12×30=360(吨),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所以这堆煤实际可烧360÷10=36(周)综合列式:12×30÷(12-2)=360÷10=36(周)。[解法二]因为每周节约煤2吨,30周一共可节约煤2×30=60(吨),而实际每周烧煤12-2=10(吨),那么节约的煤又可以烧60÷10=6(…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     
一、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1 根据要求回答。一个车间要生产 6324个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 51个,实际提前 31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2 看解题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1)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每小时生产 428个零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 3小时就完成了。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每小时多生产多少个零件(3)某车间原计划 4小时生产 1284个零件,实际提前 1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3 已知红糖的吨数比白糖的 2倍多 5吨。(1)如果知道红糖的…  相似文献   

12.
例题:一个煤矿上半年原计划产煤66万吨,实际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2.2万吨。照这样计算,完成上半年计划要用几个月? 师:这是一道关于哪一类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生:这是一道讲每份数、份数和总数关系的应用题。 师:(出示空白表格并填写:每份数、份数、总数。见后,下同。)谁能把这三者说得具体些? 生:每份数指工作效率,份数指工作时间,总数指工作总量。 师:(在表中填写: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谁能把这三者说得更具体些? 生:工作效率指每月产煤吨数,工作时间指产煤月数,工作总量指产煤总吨数。 师:(在表中填写:每月产煤吨数、月数、总吨数。)请大家一起说这三者的数量关系式。 生(全体):每月产:煤吨数×月数=总吨数。  相似文献   

13.
解题必须先审题 ,只有牢牢掌握了审题的基本方法 ,才能寻求出解题途径 ,拓宽思路 ,提高解题能力。那么怎样审题呢 ?下面就审题的基本方法予以介绍。一、读题明意 ,理清“两个方面”应用题是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把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节叙述出来的。因此 ,它包括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情节是指应用题中所叙述的事实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这是读题中首先要审清的“两个方面”。例如 ,食堂运来若干吨煤 ,烧了n吨后 ,剩下的煤比已烧的煤多 1 5吨 ,已知剩下的煤是已烧煤的 4倍。问已烧的煤和剩下的…  相似文献   

14.
教完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以后,可以指导学生用比例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用这种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是:先根据两种量的份数比等于实际数量的比,即两种量的份数同实际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再解比例。下面举例说明:[例1]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  相似文献   

15.
[题目一]某化工厂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47.25吨,13天完成任务。结果提前4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吨?一般解法: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吨”,需要知道“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和“计划每天生产多少吨”(47.25吨),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吨”,需要知道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总复习中,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个人实践的体会,谈谈应用题的习题设计。 (一)纵贯式。这就是把有关知识前后联贯的练习方式。例如: 1.前进木器厂要制做一批课桌椅,原计划每天做40套,25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做10套,这批课桌要多少天完成? 2.前进木器厂要制做一批课桌椅,原计划每天做40套,25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做10套,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多少天完成? 3.前进木器厂要制做1000套课桌椅,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  相似文献   

17.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综合的整体的判断.在解答应用题时,不少学生往往局限于某种解题的思维框框,解题过程比较繁杂.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跳出习惯思维的框框,运用直觉思维解题,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捷径.下而列举二例,仅供参考.例1.某工厂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240个,9天可完成任务,实际只用了8天全部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多少个?此题大多数同学会按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的个数(240×9=2160),再求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2160 8=270),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270-240=30(个).列成综台算式为:240×9 8-240=30(个).换个角度,我们可这样想:原计划需9天完成任务,现在8天即可完成,时间提前1天,那么这一天的任务(240个)也就应分配在这8天内完成,所以只要把提前这1天的任务数  相似文献   

18.
2月下旬的一个星期日,与同事刘老师闲谈。她拿出一本数学杂志给我看,上边有一道很平常的应用题,有一种新颖的解法。这应用题如下:一家糖厂要榨一批甘蔗,原计划每天榨45吨,4天榨完,后来为赶时间,改变计划,要求提前一天榨完。问按新计划,每天应该比原来多榨多少吨?这类应用的一般解法是:45×4÷(4-1)-45=60-45=15(吨)而新颖的解法是:45÷(4-1)=15(吨)起始我觉得这样解没有道理。刘老师解释说:原计划用4天,后来用了3天,这等于说,后来这3天,每天除了要榨45吨外,还要把原计划第4天榨的45吨榨掉,所以直接用45除以3。细细想来确有道理。我突然记起…  相似文献   

19.
有些应用题用一般解法比较繁琐,如能避开某些多余的条件,解题就简便多了。 [题目]一个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原计划每天铺3.2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5%,实际铺完这段铁路用了12天,原计  相似文献   

20.
题目:某中等城市有30万户居民,每天每户烧5千克煤,此煤中含FeS_2的质量分数为5%,已知FeS_2在燃烧过程中有90%的S转化为SO_2.求: (1)1吨煤燃烧时放出的SO_2质量; (2)若该城市每户都烧煤,烧1年放出的SO_2质量.1 题意分析 这是一道立足课本“双基”,且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它立意新颖,不落俗套,既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试题情境提供的信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