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琳 《语文知识》2001,(3):43-44
俗语的讹变有三种形式:一是音讹,二是字讹,三是义讹。“有眼不识金镶玉”,这是人们熟悉的一句俗语。金镶玉,是一种特殊工艺,指在金器上镶嵌各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北朝墓志为材料,探讨其中的构字部件“朿”讹变的情形及缘由,以期为俗字考辨及古籍的释读与整理提供材料,并丰富汉字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氏、氐两声旁在文献中常因形似而互用,这导致了一些字际之间、义项之间的讹混。《汉语大字典》在收录这类字时未加以辨明,主要集中在“疧-疷”“■-貾”“赿-趆”“■-胝”“坁-坻”“■-岻”“■-柢”“祇-祗”“秖-秪”“芪-茋”等十组字上。区分氏声字与氐声字的方法有二:第一,氏声字与氐声字的韵部不同,前者属支部,后者属脂部;第二,氐声字有较为核心的义素,大多可以系联成同源词,而氏声字该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之关注,一直以来多围绕其"化境"一说展开,而对其从"囮"字中解出的"译、诱、媒、讹、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该文在提出"化境"的同时,也是在为林译小说中最具特色的"讹"、"化"而辩。译需求"化","化"则难免"讹","讹"与"化"又直达于"诱"和"媒"。译之"诱"、"媒"、"讹"与"化",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六种“讹变声化”方式促成了《说文解字》某些声符的形成:随体变形声化、简省声化、增繁声化、形体分解声化、部件融合声化、综合变形声化。  相似文献   

6.
入声韵的演变是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音变。通过对明末反映宣城方音的《音韵正讹》七个入声部韵字的研究,可以认为《音韵正讹》的塞音韵尾已经弱化不能分别,取而代之的是喉塞韵尾。《音韵正讹》入声韵发生的归并在依循韵部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存在着其独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王力先生关于同源词的标准,通过大量的例证,认定“赝”“伪”“讹(言为)”是同源关系;同时,对“赝”的假借字“雁”的训释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需进一步探究.就每个讹变字来说,它们发生讹变的部位、幅度,和变化原因都不尽相同,但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周坤 《文教资料》2007,(36):48-49
许多人认为"介"字本义为"疆界、界限"。但通过对其甲骨文、金文形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本义作"甲士"更为合理。从这个意义出发,随着"介"字所涵盖意义范畴的扩展,词性相应地也就发生变化,量词性质应运而生。"介"字的产生时间要早于"个"字。"介"字在传抄过程中讹化出来"个"字的形体,并最终由"个"字承担了"介"字所具备的量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成科 《考试周刊》2008,(48):181-182
本文尝试从《林纾的翻译》中管窥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进而探讨"讹"与"化"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认为化境只是翻译应该永远追求又无法企及的最高境界,而"抑讹趋化"才是翻译的常态。  相似文献   

11.
敦煌俗字与正字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部部件的笔画增减、形体讹变等造成的.本文选取《敦煌俗字典》中的一些俗字,将字切分后比较部件间的变异情况和内在联系,从部件层面探讨俗字讹变的主要原因及俗字变化的相关情况,以期为解读文献、考释俗字及相关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12.
“七”(7)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写作“十”,因与后来的“十”(10)字相混淆。结果在古代文献中造成了混乱,出现了许多的“七”、“十”互讹之误。这些错误,有些已经被前人所指出,有些还没有得到后人的纠正。因此,用“七”、“十”互讹这把钥匙去验证古代文献,将会大大提高古籍校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然而,他的译本中存在着大量的“讹”,常受人指责。在分析和比较创造性叛逆和林纾文学翻译中的“讹”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面"字的古文字到小篆字体的发展变化和现代研究结论已经基本定型,都认为其所从部件是从"目"到从"■"的讹变,本文从古文字各个时代的形体演变实际情况出发,试图推演出它的演变阶段和原因,找到其讹变轨迹,同时也根据发现的"面"字材料推断出其发生讹变的两种可能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洪武正韵》为底本,参以朝鲜英祖四十六年翻刻本、隆庆元年明刻本以及一些相关的字书、韵书,分别从字头、注释、反切等几个方面对《洪武正韵》的脱、衍、讹进行校勘补正。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以及奥斯汀以及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翻译行为。文章针对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的“讹”的说法,对翻译行为展开分析。主要观点就是:翻译具有说服的功能,翻译中那些明知故犯的“讹”可以理解为增强说服力的修辞手段。此外,文中还涉及到有关翻译的目的以及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代墓志文中文字异体俗讹现象十分突出,用典特别是生僻典故的使用以及文字泐蚀等因素都会影响铭文的正确释读。已整理的宋代墓志文献中,文字误读缺脱、误解典故等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文献材料的科学利用和研究。具体校释宋代墓志中“煜赫”、“未入”、“银艾”、“引各”四个俗讹语词,以期为石刻文献整理提供帮助,为汉语汉字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读明末安徽方言韵书《音韵正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韵正讹》反映的语音系统是明代末年的宣城方言,与今天的皖南宣州吴语一致,而且吴语的成分似乎更为浓重,如:全浊声母系统保存、有完好的入声韵、曾梗臻深四摄合并、禅日澄船四母相混、邪从不分、奉微合流、匣喻匣群亦有混同,等等。此音系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遮韵去声字读入山咸摄。这种“阴声阳化”现象在今天安徽方言里尚有遗迹。韵目用字、韵字的收录与注释,都有浓重的皖南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9.
郑和卒年卒地,正史无载。郑鹤声、郑一钧“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一说,现已成为主流看法。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全文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及卒年卒地无关,其附录《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作为孤证,作者来历不明,且内容错乱残缺,关键之句“时有太监郑和等”,“和”为小号字,乃后人小注,不足为凭;郑文摘录之有关文字与明万历刻本影印件有多处差异,误将小号字“和”抄录为大号字“和”,将小注讹为正文,据此立说实不可信。明代郑和下西洋原始史料《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天方国”条,及2010年南京祖堂山洪保墓葬出土的《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葬铭》表明,宣德八年正使太监郑和本人并未亲自出使古里国,而是副使太监洪保充正使率分艨出使,不存在郑和1433年死于古里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何蕊 《现代语文》2010,(2):50-52
明代博学家胡应麟,在文献学领域里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古书辨伪方面,其辨伪代表作品——《四部正讹》一书中,不仅有对大量古书考辨的实践工作,而且总结了许多辨伪学理论知识,本文拟将对以上两大方面作详尽的论述,呈现他在辨伪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