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出版的各种汉语字典上,“馨”字的读音标为“xin”,属于前鼻音,不知道是根据什么理由来确定的。实际上,我们有更多的理由认为这个字应该读作后鼻音,即读作“Xing”。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陕西方言对知照两系及日母逢入声薛药觉韵有关字的读音问题,其中牵扯“说(~话)”字以及“卓戳硕若”等北京翘舌音声拼[uo]韵母字的读音问题。“说”字在米脂等处读作入声,关中以及陕南山阳等处读作阴平调,陕南的西南官话读作阳平调,白河方言读作去声调,商南读作阴去调。“说”字的声韵组合很复杂,例如关中方言区西安等。“设摄涉赊奢”等字同音。陕北晋语以及宜川等处亦如读本文所讨论的“卓戳硕若”等字,关中多数方言点读这些字为平舌音声母拼以[Ц]为介音的音节。蓝田等处“卓戳硕”等字读作平舌音声母。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之关注,一直以来多围绕其"化境"一说展开,而对其从"囮"字中解出的"译、诱、媒、讹、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该文在提出"化境"的同时,也是在为林译小说中最具特色的"讹"、"化"而辩。译需求"化","化"则难免"讹","讹"与"化"又直达于"诱"和"媒"。译之"诱"、"媒"、"讹"与"化",体现了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学记》各家之注解和各大字典、辞典对“学”字的注释进行比较,根据“学”字的历史演化,提出了《学记》中的“学”字有xi劋o和xu啨两种读音,以及“觉人”和“自觉”两种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5.
姜天智 《学周刊C版》2014,(6):225-225
胡适的《我的母亲》(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简称“人教版”,下同)中有这样一句话:“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糜先生’。”其中,“糜先生”的注释发生了两次变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泊船瓜洲>诗中"间"字的读音,有的认为当读阴平,有的认为当读去声.两种意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认为读平声的,主要从诗的格律方面据理力争:而认为读去声的则主要是从意义的理解方面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7.
张志华 《文教资料》2009,(20):38-40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非范畴化的角度出发,分析"X+的+中心语"结构转指"X+的+中心语"中的"中心语"的现象."的"字结构("X+的")从具有修饰语性质的形容词性范畴逐渐转为具有名词性质的范畴的过程就是非范畴化的过程.转喻和转借的认知模型对非范畴化的认知过程有很强的解释力."的"字结构的非范畴化也有着其他认知语用动因.本文就是对此结构的非范畴化进行的一次尝试性解读.  相似文献   

8.
"被"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虚词的用法,但是它的这个用法并不是造字之初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在古代汉语中,"被"的主要用法是做名词和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被"虽然保留了名词、动词的词性,但它的主要用法是做介词,表示被动之意。在"被"字语法化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被字式。可以说,被字式的发展与"被"字的语法化过程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副词"终于"是由"动+介"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当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时,介词"于"的介引功能弱化、消失,发生去范畴化,从而有可能跨界并入与"终"合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动词"终"因为位于多项动词的前项,语义泛化,也失去动词的典型范畴特征。在二者合力下"终于"演变为副词。"终于"及"X于"类词词汇化的主要动因是去范畴化和介词并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有两个"使得"。"使得1"表示"可以使用、能行","使得2"表示"引起一定的结果"。文章重点分析"使得2"的发展线索,认为"使得2"是历史上跨层结构"使得"词汇化的产物,是句法、语义、语音共同作用的结果。句法环境的改变是其词汇化的动因,组块心理和重新分析则是其词汇化的认知机制。文章在余论部分还简要区分了"使得1"与"使得2","使"与"使得"。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品的语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毕竟有一段距离了。因此,在教学《风筝》一课时,我刚刚示范朗读完课文,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对文章提出了疑问。“太拗口了。”“‘的’字太多了。”“他为什么总说‘很沉重’?”“课文里有很多错别字呀!”  相似文献   

12.
在《陌上》中,作者付秀莹创造了一种"反传奇"式的乡土写作,整部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主人公和故事情节,其反映出来的是付秀莹想象乡土世界的方式及其内在情感结构。她既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和"乡土"世界的消失,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村民们的烦恼,因而小说以一种矛盾的敞开方式显示其无限的延宕状态。小说古典、诗意和内敛的风格背后是其结构的散裂与未完成状态。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和闻一多因其个性特点,对诗之精神的理解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同,而形成了二者美学追求上的显著差异。前者认为新诗创作应追求“自由化”,并强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创作的真谛;后者则主张新诗创作必须讲究“格律化”,并认为“相体裁衣”才是好诗产生的基础。这种差异也使他们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运然不同,前者倡导平民意识,后者强调高雅追求。同时,二者的诗歌创作,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创作方法乃至构思特点,又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并都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这种现象表明,无论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也无论倡导何种艺术风格,只要炉火纯青到情思与意境的浑然一体,就能够创作出不朽的艺术作品。郭沫若与闻一多之间的论争与创作追求的异同,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论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及传播的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与不同地区刊物的刊载传播。毛泽东《论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典范,为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宣传阵地;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内容的与时俱进;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