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营商环境对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具有根源性的影响,而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首要动力,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生态从而驱动城市创新绩效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全国68个创新型城市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营商环境生态中各条件对城市创新绩效的联动效应。研究表明:政府效率、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6个条件“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城市创新绩效提升的多样化组态;城市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环境驱动型”“人力资源缺失下的环境弥补型”与“资源—环境协同驱动型”3条路径。组态的空间情境差异分析发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讨营商环境生态驱动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城市创新绩效背后复杂机制的理解,也能够为各城市如何依据自身营商环境条件推动其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虽然大量研究都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目前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和影响机制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151组CEO-人力资源经理配对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Resource-based View),研究结果表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创业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创业导向正向调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创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实践上对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傅雷 《中国科技论坛》2007,(12):115-118
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资源城市自身发展特点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历史背景,资源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替代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充裕与质量较低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针对员工个人、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政府在人力投资收益中的不同价值取向,设计了投资导向型、利益导向型、外部导向型和双高平衡型的投资分享机制,并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技能培训政策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VUCA的竞争环境,创新成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团队是组织正常运作的基本单元,团队创新是组织目标实现与竞争优势维系的重中之重,而跨界整合的移动互联时代,团队仅靠自身资源难以应对,因而如何获取外部资源、开发内部资源与整合内外资源成为团队创新的关键,而跨界行为是团队资源外部获取、内部开发与内外整合的可行选择,因而如何通过跨界行为提升团队创新已然成为业界实践与学界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旨在探究团队实施的整合共享型人力资源实践(IS-HRP)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基于312份团队领导样本纵向追踪的实证研究发现:(1)IS-HRP与团队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2)团队跨界行为在IS-HRP与团队创新绩效影响间有中介作用;(3)包容型领导正向调节IS-HRP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关系以及团队跨界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间关系;(4)包容型领导调节IS-HRP通过跨界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包容型领导水平越高,其间接作用越强。从而为团队创新绩效提升的管理实践、领导风格与团队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被视为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目前过程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借鉴能力—动机—机会(AMO)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对截至2022年国内外期刊的104项定量研究(总样本量为55 396个)进行系统性研究,运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MASEM)方法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人力资本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考察了不同维度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人力资本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AMO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都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种AMO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本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差异化的作用。此外数据类型、国家文化、变量测量、行业特征等变量在上述关系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扩展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的过程机制,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和新产品开发研究做出了贡献,并为寻求卓越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管理者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利用2015—2017年的中国33个大中城市857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调查数据,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在孵企业的资源对孵化绩效的影响。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确定了反映城市、孵化器、在孵企业资源以及孵化绩效(因变量)的主要指标,并通过检验自变量对孵化绩效的有效解释能力等手段,构建了一般的判别方程,最后对比高中低三种类型结果的判别方程模型,得出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在孵企业的资源对孵化绩效影响的最终强度对比。研究发现:城市、孵化器、在孵企业的资源都对科技企业孵化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在孵企业的影响最强,孵化器次之,城市对孵化绩效的影响最弱。研究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有较大的存在价值,科技在孵企业和孵化器两个主体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科技在孵企业发展。城市创新资源对孵化绩效的影响最弱,表明城市宏观因素对于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的影响并不如人们直觉想象的那么强。考虑到本文使用的数据集特点,也表明目前在我国的中大型城市之间创新环境对孵化绩效作用的差距已经出现收敛态势。另外,从具体变量来看,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不论是在孵企业资源,还是在孵化器资源中,人力资源方面的变量都是解释能力最强的指标。孵化器服务人员包括创业导师的数量和质量,在孵企业技术人员的储备都是非常有力的孵化绩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资源基础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双重视角,考察了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对创业型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驱动机制,发现在不考虑市场类型和产品类型时,营销与技术资源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将市场和产品类型变量纳入后,发现驱动资源产生了权变效应,具体的,当创业型企业在新兴市场上推出突破性新产品时,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具有替代效应,而当创业型企业在成熟市场上推出渐进性新产品时,营销资源和技术资源则具有互补效应.同时,提出了驱动资源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互补与替代效应的数理判定模型.最后,总结了主要结论及理论贡献,对创业型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践的管理价值、研究不足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做了概括描述.  相似文献   

9.
绩效管理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理念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胆创新。在阐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策略:更新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重视度,广泛发动、努力提高绩效管理员工参与度,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双向沟通、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基于创新生态观,以我国31个省市为案例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创新绩效的协同机制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驱动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缺乏研发经费是导致非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存在四条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知识创新主体—人力资源型、技术创新主体—研发经费型、知识创新主体—均衡型和技术创新主体—均衡型,进一步可归纳为"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和"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两类协同创新策略。非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且与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在一定条件下,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策略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以"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为主、中西部以"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考察了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团队创新绩效的跨层次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通过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对来自60家高新技术企业60名人力资源部门主管、228名团队领导和2 166名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1)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团队创新绩效、团队凝聚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团队凝聚力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其在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中介作用;(3)团队信息分享正向调节了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团队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团队凝聚力在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因素理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区分为保健型人力资源实践和激励型人力资源实践。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两类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吸引力及工作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吸引力有积极正向影响,说明在员工形成组织吸引力感知过程中,人力资源实践扮演了重要角色;(2)在中国企业中,相对于激励型人力资源的作用,保健型人力资源实践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3)组织吸引力能完全中介人力资源实践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最佳实践”理论、匹配或权变理论、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5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探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思路,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业认知理论,研究了资源可获得性认知通过创业导向影响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对189个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及创业导向都对企业成长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可获得性认知各维度与创业导向的关系中,除了人力资源认知、组织资源认知与风险承担性以及人力资源认知与创新性的关系不显著外,其他资源认知维度对创业导向各维度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各维度在资源认知与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对物质资源认知而言,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都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源认知而言,只有创新性和超前行动性在其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明显;而组织资源认知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只有超前行动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包括组织基础、组织效率、管理水平、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开发与任用指标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苏州地区企业的调研基础上,对三种所有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及技术创新的进步,人力、财力等创新资源成为各创新主体竞争的焦点。运用区位商方法测算了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财力资源的集聚水平,并将这两种集聚水平引入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考察了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非线性作用,对行业间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创新人力资源及财力资源集聚水平对创新绩效有非线性影响,创新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的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资源管理观及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稳固型资源整合和开拓型资源整合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检验了客观环境动态性与主观管理者威胁解释的调节作用。基于189份企业样本数据,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稳固型资源整合与开拓型资源整合均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开拓型资源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促进作用要强于稳固型资源整合。此外,环境动态性会分别加强2种资源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积极作用,管理者威胁解释会削弱稳固型资源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积极影响。研究结论在丰富资源管理观的同时,也为企业有效开展资源整合实践、提升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葛元骎  李树文 《科研管理》2022,43(11):200-208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取得绩效均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有研究却并未回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实践是否对绩效具有同样的影响路径这一问题。研究基于400余家科创企业,从能力-动机-机会(AMO)三个层面探讨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初创期科创企业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双元学习能力与人力资本的连续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而发展期与成熟期科创企业则仅通过双元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研究在资源-能力整合框架下厘清了不同发展阶段AMO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机制,这为管理实践动态配比组织资源与能力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析企业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制造企业间协同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大数据分析能力、协同创新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三者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通过217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大数据有形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三个维度,其中,大数据有形资源对人力资源、无形资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通过协同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协同创新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如何在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实现产业转型,使城市得以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众多资源型城市的紧迫问题。论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冲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