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以达到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华德福教育的特殊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华德福教育提倡善、美、真的教育,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促进个体身、心、灵的和谐发展;该教育体系主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共同做事,使个体能够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并与社会和谐相处。华德福学校与自然融为一体、环境友好,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在向自然环境学习的过程中与之和谐相处,环境也因之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德国华德福教育的学生观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是教育者的理想。出于同样的教育理想,国内一批人选择华德福教育,他们认为华德福是理想的教育方法,能给予孩子一个充满自由与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读到《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8期上介绍华德福学校的文章《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其中有几句让我特别心动:“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好像是生活在19世纪。但当他走进华德福高中,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科学实验室、电脑室、学生制作的精美图书。”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华德福教育真正把个体发展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特色正在于教育的契合个体生命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斯坦纳创建的华德福教育发展至今,其课程已形成突出的整体观,斯坦纳完备的“人智学”理论,提出“身”、“心”、“灵”整体发展,将人看为一个整体;整体教育的理论也将华德福教育纳入其中,并提出整体课程传递、交换和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德国青年卢安克在中国广西东兰“以一人之力,在做中国教育最需要但没有人做的事”(见《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5日第九版《冰点》438期长篇报道《以一人之力》),引起广泛关注。卢安克实验着的“华德福教育模式”,对我们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许不无裨益。为此,本期编发《因性施教顺势育人》一文,以满足读者了解华德福教育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12年前,在四川成都三环内的一座农家院里,李泽武和黄晓星夫妇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12年过去了,华德福学校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同时,围绕着华德福的向往、好奇、加誉,质疑也源源不绝。作为研究华德福本土化十几年的教育者,李泽武对于中国的华德福教育有着自己的视角和叙事方式。近日,《幼儿100》(教师版)对李泽武做了专...  相似文献   

9.
迈向儿童灵性的教育——华德福幼稚园在美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教育导刊》2008,(1):59-61
一、引言 1994年9月,两年一届的国际教育会议在日内瓦举行,配合此次会议举行了国际教育展览会.华德福教育国际组织在这次展览上展示了他们的教育成果,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发挥的作用是把每一个儿童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允许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正确地挖掘潜能,加强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并在相互依赖中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教育理念引起了所有与会者的强烈兴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非常重视华德福教育国际运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教授牛实为教授是一位博学的大家,他生前一直研究数学在流体力学、物理学及生态学中的应用,1985—1986年被聘为美国IOWA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冲击波与孤立波的集合理论,并从事信息几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据专家估计,目前在我国大陆,华德福幼儿园已有300多家,并且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中国父母开始关注华德福教育。在课程、管理等方面,中国华德福幼儿园与一般幼儿园有何不同呢?本文将探讨中国华德福幼儿园在这些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父母和学校应该把孩子的健康愉快成长放在首位,而不要把竞争看得那么重。  相似文献   

13.
14.
华德福教育,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它针对0岁~7岁、7岁~14岁以及14岁~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所以它注重孩子的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 ,真理感和责任感 ,以达到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华德福教育的特殊理念 ,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心灵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心灵教育可以通过体育和音乐等方式,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心灵都得到成长,真正实现双方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沟通.同时,心灵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十分重要的启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灵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让思政观念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触动学生的灵魂,转...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曾说,人要合目的活着,其心灵就需要得到培育和教化。从这一句话中便引出了我们对"心灵教育"探讨,还引发了我们对什么是心灵、什么是心灵教育的思考。心灵教育关怀人的自我认知、德性、个性以及全面发展。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反思,引发了我们对心灵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引学生接受大自然熏陶和开主题班会等多种情感教育形式,使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9.
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与制约,传统的教育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学生"心灵"与"精神"的陶冶与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必须回归到对"心灵世界"、"精神境界"的关心与关切。首先,关乎心灵的教育注重精神的成长,它一方面表现为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种文化下的心灵世界。其次,关乎心灵的教育注重自由的思想,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追求学生思想的解放、精神的独立以及理性的批判。再次,关乎心灵的教育营造闲暇的时空。拥有"闲暇"精神的心灵教育能够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为学生指引美好的人生,帮助学生形塑高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心灵治愈功能是学校在社会演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派生功能,主旨是学生心理世界的修复与满足、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升华.学校心灵治愈功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工具理性思想影响,学校心灵治愈功能呈现逐渐消退的趋势,学校成为学生心灵创伤的高发地、精神世界的戈壁滩.心灵教练模式的引进、课程超市模式的建构以及让学生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