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难舍的是交情,最难谈的是感情,最难忘的是友情,最难寻的是真情,最难写的是心情,最难还的是人情,最难懂的是表情,最难说的是激情,最难知的是动情,最难免的是日久生情,最难想的是一见钟情,最浪漫的是爱情,最温暖的是亲情,最感人的是热情,最暖心的是同情,最真诚的是痴情,最感谢的是恩情,最痴迷的是深情,最伤人的是绝情,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1,(Z5):52-54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暑假,应该是教师休养生息的时节。休养生息本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教师经过一学年的劳作,同样需要停下来,进行休养、释放、再生:休养的是心情,是情趣,是幽默,是浪漫;释放的是功利,是焦虑,是压力,是倦怠;再生的是智慧,是才情,是温情,是追求,  相似文献   

4.
等待,是做老师的基本功。老师等待的是学生自育的过程,是智慧的开启,是生命成长时的拔节,是对真善美的启蒙;是人生先行者对后来者的唤醒,是爱护,是信任,是平等,是尊重。  相似文献   

5.
爱心是风,卷起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干旱的树;爱心是树,撑起一片绿荫。——题记爱是love,爱是amor,爱是rarc,爱是爱心,爱是love,爱是人类最美丽  相似文献   

6.
【聚焦题目】阅读下面文字,依据要求作文。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相似文献   

7.
昨天是一页揭过去的旧日历,是滚滚流走的长江水,是已经凋零的花朵,是拭去的泪水。昨天,是过去,是曾经,是已经逝去的日子。今天,是时钟的第一个刻点,是书本的第一页,是催开含苞花蕊的阳光,是喷薄而出的朝  相似文献   

8.
淡淡的回忆是什么?回忆是奶奶舍不得吃的红枣,是妈妈灯下缝衣的纤纤银针,是爸爸恨铁不成钢的巴掌,是友人鼓励的肩膀。回忆是老师赞许的眼神,回忆是陌生人劝勉的话语,回忆是心海里难忘的歌谣。回忆是一首忧伤的歌曲,是一枚青涩的苹果,是泛黄的照片,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回忆是悲伤,是欢乐;是酸,是甜。回忆是那百味瓶,但尝到尽来,舌尖还绕有清甜。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出版社,生日是出版时间,身份证号是书号,老人是史书,军人是兵书,多胞胎是丛书,良朋诤友是参考书,那些以刺青、彩绘为时髦的年轻男女是图书,身高体胖的人是大开本的书……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我们用心血为墨写好自己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只印一册,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籍!  相似文献   

10.
何为快乐     
温馨是快乐。温馨是一道风景,是暮色初落时掠过天边的大雁,是月光流水泻在夏夜的河塘上,是在晚风中衣袖迎风的少女笑靥,是绿茵场上龙腾虎跃的潇洒英姿,是令人怦然心动时的欢畅,是快乐的释然。  相似文献   

11.
打油诗体源于人诗歌的俗化和大众诗歌,打油诗是内容上高度,形式上极度严谨的中国正统诗歌的补充,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诗体,具有抒情的世俗性,呈现出国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态,主要功能是讽刺与幽默,主要有嘲人和嘲已两种类型,打油诗的普及性与这种体的传播方式相关,主要有口头传播与散故事,儿歌,戏曲等基他体融合传播,寄居于严肃试体或与民间诗体混杂民间传播方式,打油诗的作和本都具有不确定性,传播极具大众性,民间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12.
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儿歌童谣“同一关系”论和以魏寿镛、周侯予为代表的儿歌童谣“并列关系”论,是现代儿歌童谣逻辑关系理论的两大传统主流观点。其生命内核均是指向民间的,未能涵盖现代儿童文学视野下的文人创作儿歌是其“硬伤”。就当下儿歌、童谣的存在现实而言,儿歌、民间儿歌(童谣)、文学(创作)儿歌j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以儿歌为“母集”、以民间儿歌和文学儿歌为并列“子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3.
韵是基础诗法的一种技巧,在英语诗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研究了英语诗歌的韵的特点,并从韵律学的角度分析韵和不同类型的韵在诗歌中的不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音入韵尾随中国现代新诗的方言入诗而来,因为以白话、口语为本,现代白话新诗与土音入韵构成了杂语共生关系。通过对方言韵(土音韵)流变之梳理与意义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白话新体诗为正统的现代新诗,在音韵节奏建设上押韵与否既失去了古代诗词那样的严肃性、神圣性,又根据自身特点出现了丢弃韵律、自创新韵、借用土韵等艺术特点。土音入韵既是一个自然而至的诗学现象,也是一个颇多争议的诗学命题。  相似文献   

15.
蒲华清先生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儿童诗人,还是一名出色的儿歌作者。在他的儿歌作品中,总会发现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那无限洋溢着的情趣。用语清新简明,作品深入浅出而又饱含深意,可以说是蒲华清儿歌的特色。但是,就当前研究来看,评论界对蒲华清的关注多在其儿童诗领域,对其儿歌创作关注不够,这对一个作家的研究来说,并不完备,因而,对蒲华清的儿歌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困惑散文诗发展的"目前的需要"看,首先是语言;而从散文诗语言美学核心看,首先是节奏。节奏是散文诗作家气血的运行轨迹,是散文诗的旋律的基本构成,是散文诗取悦读者的气质与姿色。节奏对散文诗来说,不仅仅是形式,也是思维,是思想,是形象,更是审美意识,甚至包含着它的全部的秘密。没有节奏,散文诗就没有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没有了与散文甚或是诗歌区别的形式性。散文诗语言大致可分为雅化、俗化、欧化三种。而这三种语言,都与节奏有关,都可以从节奏上来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个由散文诗作者组成的散文诗群体"我们"在北京诞生,立刻引起了文坛,特别是诗坛的普遍关注。那么,关于这个群体的诞生背景,他们的散文诗的美学理念,他们所提倡"大诗歌"创作的意义,散文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的当下性与未来性,以及实现美学突围和作为一场文学运动的理由,等等,本次访谈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展开的。通过访谈,得到了许多具有说服力且富有前瞻性的回答。现在的散文诗探索实践,将意味着可能酝酿成一场历史性的文体探索性与独立性的美学运动。  相似文献   

18.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为诗”是中国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后世论多认为始于中唐的韩愈。当笔认真考察了唐前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后,却惊奇地发现:“以为诗”并非始于韩愈,而是始于早韩愈400年的陶渊明。所谓的“以为诗”,即以散的篇章结构、句法及其虚词、虚字入诗,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如散般的平实自如、天然入妙,能够更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而这一切在陶诗中都有鲜明具体的体现。“以为诗”的运用,使陶诗更为亲切、平和,贴近人心,一种如叙家常的真切动人由此而生,这与陶渊明的为人及其诗歌朴素自然的风格是极其协调一致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为诗”陶渊明是韩愈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字检索可以发现,清代拟话本小说《八洞天》中引证的部分诗词韵语与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终须梦》中的是大体相似甚至是几乎相同的。经细致论证确定,是《终须梦》中的作者将《八洞天》内某些可以被利用的诗词韵语直接拿来或稍作修改放入自己的小说中。由此得出了《八洞天》的成书时间必然早于《终须梦》的成书时间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