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间歇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为基础,以压电超声波辅助合成为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优质的纳米碳酸钙为目的,确定了超声辐照下纳米碳酸钙的合成反应罐结构及合成装置系统的设计,并探讨了超声波辐照下工艺过程各影响因素与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关系。图示了反应体系的传热、传质效果及与粒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压电超声在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主要因素有料浆初始温度、C a(O H )2乳液浓度、C O 2的流量。在自制的装置中,制备出10~30nm 优质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为纳米碳酸钙粉料的生产提供了另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钴蓝颜料及粒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态光散射 (DLS)法 ,研究了纳米钴蓝颜料微乳液制备过程中 ,增溶水量对微乳液滴的影响 ,并讨论了微乳液滴对最终制得的粒子粒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调节增溶水量可控制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 .对制得的纳米钴蓝颜料进行了XRD和TEM表征 ,并通过颜色测定与分析 ,探讨了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 .  相似文献   

3.
抗肿瘤纳米中药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中药作为中药的新剂型,具有缓释、靶向性等特点,能够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许多肿瘤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抑制效应。拟对紫杉醇冻干纳米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羟基喜树碱纳米乳的制备及其抗癌作用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煤油、盐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微乳盐酸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该体系的最优乳化剂配方,当乳化剂在最优配比条件下,可得到较大的单相区面积。测试了微乳酸体系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微乳酸体系的耐温、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该微乳酸体系粒径小,平均粒径为仅27.5nm,且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CaCl2能力可以达到70000mg/L。与相同浓度盐酸相比,微乳盐酸体系的缓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GAS技术在PCS纳米微粒制备上的应用.着重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与超临界CO2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超临界CO2气体抗溶剂结晶过程的影响,对平衡时间及初始浓度对所得纳米粒子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获得了粒径20~60 am,分散度小于0.5的PCS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6.
采用脉冲激光轰击制备聚苯胺原位修饰的纳米石墨溶胶,与聚苯胺形成杂化薄膜材料,用标准四探针电导率测试,FT-IR,TG-DSC,TEM,XR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脉冲激光轰击制备的聚苯胺原位修饰的纳米石墨粒径较小,能保持较小粒径均匀分散在聚苯胺体系中,纳米石墨与聚苯胺分子链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使聚苯胺分子链上电子云离域性增大,热稳定性和结晶度提高;电导率分别比石墨和聚苯胺孤立体系高16.7%和63%。  相似文献   

7.
制备不同粒径的胶体金颗粒并用于标记免疫球蛋白M(IgM)抗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考察了不同粒径的金标记抗血清的标记效率以及液相免疫金体系的共振散射效应.结果表明,液相体系宜选择小粒径纳米金颗粒.  相似文献   

8.
设计制备载有紫草素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其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进行测定及评价。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纳米粒度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制备的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粒径为(209.7±3.4)nm,Zeta电位为(-34.57±1.53)mV,包封率为(91.66±3.08)%。外观均一稳定,无沉淀,具有紫红色乳光,微观形态呈圆形小球,分散均匀,形状规整,获得了较理想的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以四氯化钛、有机羧酸、氨水、硝酸铜、硝酸镍等原料制备铜/镍共掺杂的复合纳米TiO_2透明乳液。使用XRD、纳米粒度分布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粒径、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进行表征。将该透明乳液在模拟太阳光下对酸性红3R染料进行降解,分析了染料初始质量浓度、样品掺杂浓度、体系pH值、加热回流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铜/镍掺杂量均为0.001 mol/L、体系pH值为5、回流时间为0时,复合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罗鹏 《化学教学》2016,(2):60-62
使用直链淀粉、硝酸银、葡萄糖、柠檬酸钠等试剂,采用家用微波炉加热反应体系,成功制备纳米级银颗粒.通过现代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5nm左右,且实验重复性较好.开展对照实验,明确每种试剂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本实验,使得高中生对纳米材料的一般制备过程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纳米科学技术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科学技术,由于纳米材料体系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应用前景广阔,因而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对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2.
PLGA载多柔比星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乳法制备了PLGA载多柔比星磁性纳米微球,并对其形貌、粒径、磁性、包封率、载药量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证明,微球形貌良好,粒径分布在20±5nm范围内,在乳液中分散均匀,具有一定的磁性,微球包封率为41.2%,载药量为0.4%.微球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各项特性指标符合药物载体要求,在生物活体癌症靶向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有水热法、强迫水解法、凝胶-溶胶法、胶体化学法、水溶胶-萃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热分解法等。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提出了纳米氧化铁制备应向低成本、粒径可控、粒子均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有水热法、强迫水解法、凝胶-溶胶法、胶体化学法、水溶胶-萃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激光热分解法等。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纳米氧化铁的制备方法,提出了纳米氧化铁制备应向低成本、粒径可控、粒子均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添加丙烯酸和过硫酸铵(APS)水溶液,通过高速剪切混合制成纳米TiO2水基分散体系。粒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表明:纳米TiO2水基分散体系稳定性良好,分散的纳米TiO2粒径大约为68nm,且分散均匀。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纳米气泡粒径的原位和实时测量,将可视化粒子追踪与图像动态光散射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可视化方法,利用暗场显微镜成像,得到纳米气泡的原位粒径分布.然后,采用图像动态光散射法,对纳米气泡制备过程进行实时粒径监测,并得到了样品池中纳米气泡在稳态下的纵向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与商用ZetaSizer纳米粒子测量仪相比,利用所提测量方法能够获得整个样品池中的纳米气泡粒径信息,实验数据更详细,结果更准确.因此,该测量方法是一种准确性较高、实时简单的测量技术,为准确测量纳米气泡和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了几种不同粒径分布范围的纳米级ZnO粉体,用AFM和XRD方法对纳米ZnO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共混法将不同粒径的纳米ZnO粉体制成涂层,利用光透射实验装置测试了涂层的光吸收性能,且与普通ZnO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ZnO比普通ZnO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且随着纳米ZnO粒径的减小,光吸收能力相应地变强.  相似文献   

18.
在空气环境下,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探讨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对样品进行了XRD、IR、VSM等表征。样品表征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所制备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反立方的尖晶石型,粒径约为20nm,饱和磁化强度在61.0e-mu/g以上,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9.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抑制剂,硝酸为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凝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V乙醇/V钛酸丁酯为6,V水/V钛酸丁酯为1,V冰醋酸/V钛酸丁酯为1,体系pH为3~4,凝胶时间为2~4h,煅烧温度为500°C,煅烧时间为2h.用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TiO2颗粒平均粒径为800nm,用XRD表征计算晶粒粒径为25nm.  相似文献   

2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159-162
通过预处理填料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激光粒度仪、BET比表面积法、FT-IR、SEM和TEM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分子结构与分散性作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粒子经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后,粒径分布变窄,比表面积增加,分子结构改变,分散效果好。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表面改性前后填充聚丙烯的分散性和界面形态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