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虹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82-84
梭罗的《瓦尔登湖》,给人们描述出了一个无比虚静的审美境界。梭罗,退隐城市,在大自然当中寻找本真的自我和灵魂的依托。他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受大自然的独具魅力和灵魂的自由。在所有的感觉中,最为敏锐的是听觉。从《瓦尔登湖》文本出发,探寻梭罗用心倾听大自然、与大自然交流的虚静的审美境界以及他在大自然当中实践“道”的精神,成为一名忠实的体道者,最终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玢诗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14-115
梭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然。他的自然观与爱默生不同,与基督教传统自然观不同。梭罗没有关于自然的系统的哲学言论,他关于自然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其作品中。《瓦尔登湖》集中体现了梭罗的自然观,他认为人应该生活得“简单”,故应该亲近自然;在自然中,人才能完成“自我文化”建设;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苗琴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12-13
梭罗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超验主义和自然主义者,他的作品中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的意蕴,特别是在经典名作《瓦尔登湖》中,他引用了10条中国儒家经典学说,表达了他对孔子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崇尚和向往。在中国的古代经典中,梭罗找到了心灵的契合点和共鸣感,特别是他作品中的人与自然,个人修养,返璞归真的纯真观念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4.
5.
周金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8):104-106
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美丽如画的自然风景,而且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简单朴素、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的乐观积极精神。中国佛教的某些思想在作品《瓦尔登湖》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一一把斧头,半亩田园,二十八美元造出的小木屋。渔猎,耕作,沉思,书写。偶尔兴起了,坐在湖畔看日出月落,云起潮升,一看便是一整天。 相似文献
7.
8.
何玉蔚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80-81,96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部充满真知灼见的智慧之书,梭罗以言简意赅的笔调点出我们早已忽略多时的生活道理,启发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拥有闲暇,善待闲暇,然后去体验生命中的真实时刻——不断地去体验惊奇的感觉,然后怀抱希望,继续摸索前进,直接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洞见与智慧。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梭罗与《瓦尔登湖》。以《瓦尔登湖》为例,从与中国元素联系的视角,探寻东西方文学在顶峰处殊途同归、水乳交融的不朽精神世界。具体说明《瓦尔登湖》与《桃花源记》中文学意象的联系,以及《瓦尔登湖》与我国古代诗词的联系。指出挖掘《瓦尔登湖》中的中国元素,能够窥见19世纪英美文学发展历程中受到我国古代文学、思想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美国19世纪重要超验主义作家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一书,折射出东方道家思想色彩,其表现之一即是书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与中国庄子思想的人生观颇有相契合之处。《瓦尔登湖》与《庄子》所体现的人生观主要有三个契合点:崇简抑奢、返璞归真;辨明本末、不为物役;独立自由、精神超越。这种契合体现了梭罗与庄子的思想共鸣。 相似文献
11.
赵英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4):19-24
在遭遇生态危机的时代,《瓦尔登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译本是徐迟先生翻译的,但对照原文审视这个译本,我们发现原作中许多重要的生态思想未能很好地表达出。本文的目的绝非苛责前人,而是要揭示出《瓦尔登湖》中蕴藏的生态思想,这不仅是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的需要,也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普及生态意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 was an American writer, philosopher, poet, abolitionist, tax resister, development critic, historian, leading transcendentalist, and abolitionist. His name is almost means nature because he has devoted his entire life into observing and studying nature and written many literary works recording his ideas on man-nature relationship. Rereading his works now helps us to deal with the urgent and serious natural crisis.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瓦尔登湖》是梭罗检验超验主义思想的一次大胆、创新的实践,精神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实践是梭罗超验思想在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体现,《瓦尔登湖》大力提倡了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超验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劣,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梭罗的生态思想,试图来改善人的生存困境。他们对梭罗作品《瓦尔登湖》关注更多的是有关人的存在,他们依然有心智与自然相分离的意识。其实,对《瓦尔登湖》的解读,应当抛开思维上的二元对立,从“和谐”、“爱生命”和“崇尚创造力”三个方面理解《瓦尔登湖》中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有充分的文献材料显示,19世纪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曾一度地热衷于印度古典智慧文献。然而,作为一名自然主义者及环境保护论者,他早期乃至终身都痴迷于中国哲学的事实却鲜为人知。19世纪30年代,在波士顿可以找到中国古典文献的法译本。梭罗就读于哈佛大学时曾热切地阅读了那些法译本。从哈佛毕业后,他仍孜孜不倦地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并对孔孟的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引用此类文献,并将它们从法文译为英文发表在文学杂志《日晷》上。19世纪早期就有大量的中国古典文献涌进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众多图书馆,法国汉学家J.P.A.雷慕萨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文献的书,这些书当时在有教养的美国人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此外,让-皮埃尔·纪尧姆·鲍狄埃所翻译的大量法译本也在美国广为流传。在梭罗隐居于瓦尔登湖畔之前,他已经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汲取中国文献的精华。事实上,他的著作大量引用了中国文献。在热衷于鲍狄埃著作的同时,梭罗还大量吸收了流传于新英格兰地区的东方文献的其他版本,包括大卫·科利翻译的《四书》以及乔舒亚·马什曼译著的《孔子的著作》。通过这些研究,这篇论文进一步阐述了这段历史,揭示了中国古代理想、尤其是那些关于自然的思想对于梭罗这位作家和伟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
在现代性的视野下,梭罗与海子具有深度的可比性.他们都对现代性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们都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面对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的精神困境,梭罗的拯救方案是返回自然,他谱写了一曲灿烂的生命之歌;海子则始终进行着终极价值的追问,他最终倒在了求索的途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世纪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在他广为人知的作品《瓦尔登湖》中,对自然的描写处处渗透着一种深层生态学思想。其作品中的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谐的整体。梭罗多次在文中质疑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权利。他平等地看待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人类作为自然中能动性最强的存在物,应该主动担当起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保护包括自己的物种在内的每个自然存在物,而不是滥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能力,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Thoreau expresses his love for nature and criticism of materialism in Walden,emphasizing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beings.Besides this significance,rhetorical devices like simile,metaphor,personification,parallelism,overstatement,irony and pun contribute to unique charm of this masterpiece’s language and thoughts. 相似文献
19.
孙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1):125-128
“死亡”与“救赎”是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观念,而梭罗的散文代表作《瓦尔登湖》正表现出了强烈的死亡意识和救赎意识,并由此奠定了《瓦尔登湖》的精神结构与话语系统。对死亡的关注和罪恶的反思,是梭罗的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充分体现,而其深广与执着的救赎意识更是将这种文化精神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