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内的热门话题。如何使新课程的实施真正达到目的?笔者认为:要重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理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项工作融为一体,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增强新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降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1.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新课程改革广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健康、成熟,能继续发展的人。新课程改革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现代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的要求,倡导…  相似文献   

2.
教育回归生活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回归生活的教育促使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现实学校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心灵的唤醒;新课程改革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教育向生活回归的启示出发,把生活、教育与课程三者结合在一起,努力促使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化。  相似文献   

3.
王玉荣 《课外阅读》2011,(12):102-102
自从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正在积极的探索着,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着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深切体会到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的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教育发展,区域之间教育差别日益加大。城乡教育差别日趋增大,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显著标志是教学质量的差距。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因此,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成为当前学校良性发展的当务之需。  相似文献   

6.
谢伟琦 《教师》2013,(1):67-68
2007年.湖南省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步伐,努力开发校本新课程,不断发掘新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构建与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及教育机制的改革,而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方面存在教师配备不合理、学校办学硬件不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过时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实验该如何开展 ,是课程改革实验区新加入实验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 ,也是这些学校实验工作倍感困惑的问题。笔者以为 :学校科研工作常规化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推进的保证。这是因为 :一、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本身就是教育科研工作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的任务 ,就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 ,通过学校的实验来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及其在实验区域的可行性 ,为新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 ,为新课程在学校推广使用构建实践策略、途径、模式、方法体系。无…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更换教材,变换学习方式及教法,或改进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更是一次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更新和重建。我国实施新课程已经近4年的时间,课程改革的范围从开始时的少数实验区扩展到了全国各地,改革的进程也从义务教育阶段推进到普通高中阶段。今天,课程改革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了。但是,人们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往往局限在学校层面具体的教材与教学方式的变化上,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则常常停留在专家讲解的字层面,对新课程实施背后的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尚缺少深刻的感受、认识和接纳。因此,很多人仍然以应试教育的老眼光打量新课程,仍然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得新课程理念变成了游离在学校教育实践之外的漂亮的学术概念外衣。所以,要保障新课程在学校层面真正地贯彻和落实,必须彻底扭转根滚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学校教育价值观。否则,课程改革将失去精神的源动力,失去群众性的心理支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及教育机制的改革,而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方面存在教师配备不合理、学校办学硬件不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过时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农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地方经济与传统观念、政府投入不足与政策导向、专业设置与农民收入多元化、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教育成本与就业等深层次问题。农村职业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和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体现职业性和技能性,建立培训机制,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城乡与校企联合办学,做好高中与中职、中职与高职、招生与就业三个衔接等。  相似文献   

12.
乡土音乐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实施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实现农村学生对自己家乡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做到地方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育,也应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部地区某县城乡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县域城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依然严重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依然很不均衡,师资力量依然非常不均衡,城乡学校教学质量也存在太大差距。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的推进策略是:(1)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在提供充足财政支持的同时,确保办学经费的合理分配;(2)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科学合理地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必须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着重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明显差距,乡镇和农村学校应提升办学质量而非扩大办学规模;(3)扎扎实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4)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建设城乡学校教师合理流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职业美术教育面临改革与发展的机遇。浙江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实施的“教产结合”模式是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发展路子。其主要特征有:学校与企业融合的办学模式,学生与工人融合的管理模式,教学与生产融合的教学模式。“教产结合”办学模式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只有不断地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走符合农村环境和教育需求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竞争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保证农村美术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适应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的新型劳动者,而这一大批新型劳动者培养的关键在于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目前情况下,必须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以“城市带动乡村”,加强城市和农村的联合办学,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还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提高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实现建设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四川省绵阳市的四十七所乡镇初中和小学的音乐教育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管理、师资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应该强化音乐教育学科地位,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形成有效的乡镇音乐师资培训和进修体系,研究并修正适应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鼓励乡镇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娱活动,形成农村社区、学校和音乐教育师资培养单位联动体系,使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成为农村居民音乐教育资源,也成为农村社区文娱活动的主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新农村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方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艺术教育,认为音乐艺术课是学生劳逸结合的调节课,可有可无;农村音乐艺术类教师严重缺乏,经费短缺现象极为严重等。文章通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新时期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办好农业职业教育要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特色,更新办学理念,把握办学方向,理清办学思路,选准主攻目标,改革办学模式,创新办学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为农村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新形势对师范专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师范专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师范专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课程教育中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课程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教育有着重大的区别,特别是教师的授课行为与学生听课过程,然而,现在的事实却是大学的教学方式与中小学并没有大的差异,这种延续千百年的教学模式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是否适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进行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成为大学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