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怀兴 《中国教师》2010,(23):22-23
<正>钱学森先生曾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我一直默默地思考着这个问题。我认为杰出人才最重要的品质是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佚名 《师道》2014,(7):55-56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问。温家宝总理也在问。估计还有更多的人在问、在思考、在反思。  相似文献   

3.
据德国学者弗尔辛教授在《爱因斯坦传》中披露,爱因斯坦回忆他的学生时代"几乎是充满创伤的".有一次,他的父亲问中学的训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主任直截了当地回答:"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来是一事无成的."后来,这位训导主任干脆向爱因斯坦宣布,由于败坏班风、不守校纪,他被勒令退学了. 经过补习,爱因斯坦最终被苏黎世工学院录取.但由于迷恋麦克斯韦、赫兹等物理学家的最新成果,他只顾埋头自学,很少去听教授上课,即使去听也常常在课堂上批驳老师.因为离经叛道、不守规矩,即使当时最富盛名的韦伯教授也未能发现他的才华,致使毕业后他连份稳定的工作都很难找到,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专利局里谋到了一个小职员的位置.但就是这么一位处处碰壁、穷困潦倒的人,五年之后居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惊人的创造力,完成了五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论文,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端木美 《留学生》2010,(12):40-41
敬爱的钱学森先生离开我们一年了。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直苦苦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成为一种可以称为民族伤痛的国问。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杰出人才培养途径的反思。导师制证明是杰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而培养杰出人才应当是一流大学的追求。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的质疑理当宽容和赞赏 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中的两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钱学森与他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把导师气得拂袖而去;但第二天,他的导师进了钱学森的办公室鞠躬说:“你是对的。”  相似文献   

7.
伴随"钱学森之问"被高调关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问题引起中国教育界的热议。讨论范围不仅包括大学,也包括中小学。那么,对"钱学森之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回答呢?我觉得,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8.
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反映出建国后我们的教育事业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存在问题。本文从"钱学森之问"入手,探究疑问背后之实质,讨论杰出人才的教育问题,最后尝试对"钱学森之问"涉及的教育问题提出相关的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的成长有一个过程。首先,通过家庭教育、基础教育成为“合格人才”;进而,通过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成为“专门人才”;在“合格人才”、“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教育、社会教育,有部分人才成为“杰出人才”。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本文提出要培养大批“杰出人才”,教师质量是关键,素质教育是基础,终身教育是核心。三者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当时公认的世界科技中心。然而,近代中国的科技地位却每况愈下,这曾引发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一难题尚未破解,而今,"钱学森之问"又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一个需要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破解的难题。杰出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是"读书做官"价值观及其主导的"知识评价"制度。因此,培养杰出人才,必须进行第三次变革——要转变弥漫于古今教育的"读书做官"价值观,改革"知识评价"制度,营造杰出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培养杰出人才是新时代我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践行"四个服务"和支撑民族复兴的应然要求,也是补齐人才培养短板的紧迫任务之一.在实践探索中,高校应当从立德为本、高位牵引、改革攻坚、课程创优、方式求变、行业发力等六个方面构建有利于杰出人才成长与涌现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应试教育误人子弟",这是我们社会的另一条共识。要纠正应试教育的错误,首先须认清应试教育错在何处,这是我们喊出正确的教育改革口号的前提。然而,应试教育到底错在哪儿?难道考满分的还不如考鸭蛋的?对此我们必须做出解释。从根本上说,应试教育错就错在其对教育过程本身的理解是错误的,它把教育理解为一种教师通过自己的活动使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某种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人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13.
哲人其萎,巨星殒落。随着以“三钱”为代表的一代学界泰斗的渐次乘箕归去,也再三引发国人对钱学森大师暮年多次提问“我们何以培养不出大师”的思考。钱老之问,反映着钱老的忧切和焦虑,同样,这也是整个民族的忧虑与关切。钱老之问,必有他的心底之答,但他没有明言,留白于人间,也就成了国人共同企求、探寻的谜底。  相似文献   

14.
说起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对杰出人才的期盼,我们都会想起钱学森先生的那段语重心长的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段话他用了两个动词,一是"培养",二是"冒出"。人才的"培养"与"冒出"是缺一不可的,我们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赖风 《江苏高教》2015,(1):58-60
在全球化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工作成绩显著,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只有大力加强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才能显著提升我国杰出人才培养的效益。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应坚持从高校实际出发,遵循高校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构建从单位用人向岗位用人转变的新型用人机制、从身份管理向合同管理转变的新型人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黄堃  司鸶 《成才之路》2011,(21):I0005-I0005
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个国人热议的问题也许难有标准答案,但曾培养了牛顿、达尔文等诸多科学巨匠的英国剑桥大学无疑能提供良好参考,剑桥大学校长莱谢克·博里塞维奇日前接受专访时说,大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提供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7.
北师大附中是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母校。钱老常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菲尔茨奖与我们无缘,大师级人物与我们无缘,我们为什么培育不出顶尖级人才?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内部看,那就是教育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管;校长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抓;教师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教;学生错位,不能按教育规律学..  相似文献   

19.
胡重光 《湖南教育》2009,(12):18-20
钱学森去世了!科学巨星陨落,国人同悲。钱学森的离去,让人慨叹: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看到第二个“钱学森”?钱学森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典范,在他身上有一个科学大师的所有美好品质。他的学养和人品,他的探索和创新,他的爱国和奉献,堪称楷模。很多人追问钱学森反复思考提出的问题(舆论称为“钱学森之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怎样培养杰出人才?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策划了这一次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分析我国当代通识教育理念出发,系统阐述当代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制度方面存在的利弊之处;并对比西方国家和中国台湾教育体系,全面论述在当今通识教育理念下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