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8,(1):74-80
经分析安徽省近十年来在人口、经济及土地城镇化方面的统计数据,发现:安徽省人口城镇化进度不快、质量不高,农民工数量较多、流量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较慢,城镇产业集聚与配套效果不明显,城市经济发展对人口的承载力不强,土地城镇化后的经济效益尚未显现。为此建议:通过实施就近就地城镇化、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分担机制等推进人口城镇化;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产城融合以及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来推进经济城镇化;通过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及农村土地顺畅流转等土地制度改革,增强农民的市民化意愿。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发展可将内需扩大到最大化,从而刺激消费加快城市建设.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当从城乡统筹规划着手,完善体制改革和人口管理制度,优化城镇配套实施,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中小城镇发展.本文通过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分析,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的发展已在慢慢破解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大量的农业人口来到城市就业、居住、生活,但是更多人却没有享受城镇市民待遇。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且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生态破坏严重。这种粗放式的、低成本的、非均衡的城镇化模式已到尽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突破口莫过于新型城镇化,这就需要进行户籍、土地、财税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创新,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职业教育则是"人"的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应从办学模式、专业结构、教育布局、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由之路。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典型案例分析中,发现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而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考虑从结合地方发展战略统筹推进、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人口"城镇化和探索融资新模式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这几十年,GDP指数有着可观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于农村这样一个具有综合性价值的土地,我们却少了对其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较差的环境下,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向着新型城镇化的方向转变。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本文将从三维角度,三元主体以及三方面的对策来阐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三维角度指的分别是对于经济、环境和人文三方面的利益权衡分析;三元主体指的是社会主体(包括农民和一些环保团体)、行政主体和市场主体(专指会对村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三方面的对策指的是政策调控、市场调控以及人文调控。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的一些数据分析当前我国村庄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文所提出的意见能够对村庄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快速不平衡的发展,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都被提了出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如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资源消耗过高、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拉大、非包容性增长过于严重。中国的城市化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强调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加快新型城镇化战略转型,新型城镇化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做到集约化、城乡一体化、环境生态化。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业现代化生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民的支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新型农民培训作为准公共产品,制度、经费、师资等方面的供给不足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民培训的质量提升;同时,农民的潜在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农民的培训需求与职教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已成为困扰新型农民培训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农民培训,打通多元主体供给通道,理顺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激发农民的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政府施政战略、社会广泛共识、学界研讨热点、民众热议焦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在科学确定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和方向的基础上,紧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坚持就业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强化环境保护等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在概述近十年来海南省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海南省社区学院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包括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城市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心,中国的城市化有助于解决现阶段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因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中国的城市化就不会更好地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属于某一项社会政策或某一个体育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体育普及和推广、社会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研究在广泛调研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以SWOT-PEST模型为依据,以社会学、体育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逻辑分析、假象推断和分总构建的理论方法,从"统筹城乡社会体育组织机构、统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城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和统筹城乡体育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高职院校要想适应这一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即必须注重校园文化、教育科研、学校理念、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建设,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才能形成一整套适应现代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内涵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的研究课题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课题,农村城市化是又一个课题,这两个课题可以说是同样重要的。经济学界早已察觉到经济增长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经济增长的正作用反映于促进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有助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村城市化;而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则反映于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等方面,使得国民财富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受阻,导致社会生活质量下降。可持续发展概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并受到人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发展的普遍规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历着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市场意识增强的新变化,这些变化迫切要求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在充分理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在夯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基础、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创造良好的农村社区文化环境、丰富农民的卫生保健知识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世界气候面临严重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城镇不能简单以发展经济为目标,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使城镇居民都能真正享受低碳环保的生活.用低碳的理念推进城镇化是中国走城镇化和现代化之路的必然要求.在剖析低碳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目前全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扬州市在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8.8%,当地政府规划到2020年,扬州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城镇化的实质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立足扬州本地实际,构建稳定的产业基础,进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城镇化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物流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量集中、城市规模扩张为物流业集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极大的市场空间,现代物流业对城镇均衡稳定发展也发挥着支撑推动作用。本文在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基础上,重点研讨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基于产业聚集视角研究提出安徽省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标准化评分法对绵阳市县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绵阳市县域整体的“两化”发展水平比较低,城市核心区涪城区与其他县(市、区)的差距较大;在工业化水平整体不高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新型工业化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内部的梯度变化不尽合理。最后,依据各县域“两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县域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即"两化")互动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得分对181个县域进行了类型划分及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两化"互动发展在县域层次上呈现出很大的分异性,但总体发展水平低;县域"两化"之间更普遍地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县域层次上两者互动的关键问题表现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力不足。最后对促进不同类型县域"两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