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打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引发社会读者与校内读者、社会读者与图书馆,以及社会读者与高校之间的利益冲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后的各方利益平衡可以通过合理限定服务对象范围,总量控制读者人数,科学确定服务内容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国内高校图书馆研修间网上栏目建设、规章制度制定、预约管理系统与流程指引、开放服务时间设置、读者使用过程监督、特色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同时指出研修间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高校图书馆应制定详细完整的研修间管理规章制度,采用网络自助化、智能化的预约管理手段,向综合化空间服务方向发展,多途径提供研修间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琴  雷菊霞  于伶 《现代情报》2011,31(7):132-134
本文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会服务的理念,探讨分层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的构成与实施,并提出服务社会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时代的必然,文章从论述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制约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向社会服务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5.
广西柳州市图书馆是柳州市文化象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流通部门是图书馆与读者直接接触的窗口,故而流通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每一位来馆读者。本文通过分析柳州市图书馆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柳州市图书馆完善流通管理、建设良好的读者服务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之读者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年琴  田质兵 《现代情报》2010,30(8):98-101
高校图书馆采用开架借阅方式方便读者的同时,也为读者服务带来了新的问题。文章在简要介绍图书馆开放借阅模式的基本现状后,给出开放模式下的一个典型案例,说明馆员在读者服务过程中所应关注的深层次内容。以此为基础,从Google Answer/百度知道模式、BBS/E-mail/SMS/IM手段、CRM系统数据源获取和分析、RFID等新技术的使用等几个方面给出开架借阅环境下改进读者服务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后疫情时代高校图书馆在线业务的开展显得非常重要,高校图书馆需要面向社会开放,图书馆校外读者注册系统正是面向社会读者开放的很重要的一个在线系统,同时也是图书馆在线业务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Spring和Kotlin技术设计了基于Spring与Kotlin的校外读者注册系统,该系统使用了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系统不需要安装任何的客户端,实现了用户轻松注册、管理员安全高效地管理校外读者用户信息等功能,用户注册后可以拥有一个电子借阅卡,该借阅卡可以和微信绑定,能够实现校外读者使用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相似文献   

8.
借鉴接受理论,将读者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接受主体,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可接受性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环境、规章制度、信息服务、采编与编排等接受中介进行探讨,建立一种全新的接受型服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校园安全、规章制度、读者需求、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对社会开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校企结合"的办学方针,要求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服务方式需向企业延伸开放。通过设立相应的服务机构、创建多元化式的服务模式等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舒江云 《大众科技》2012,14(4):198-199,202
在法治社会,成功的创业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是法律。大学生创业,必须懂得经济法律与法规,熟知并遵守市场竞争的规则,从而培养出自身在现代复杂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因此,高职《经济法》课程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围绕创业过程而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张天泽  苏尔然 《科教文汇》2014,(27):171-173
在企业化运营的社会改革力推动下,高校后勤实体与其所属人员(主要是非编制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即出现高校后勤劳动用工契约化。但是,高校后勤各类人员当前法律适用不一致,新旧交替,改革推动表面化,并出现诸多法律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后勤应以法治化用工为核心,重构规章制度,优化运营体制,切实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维护自身的权利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果与社会效应的统一,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朱莹  刘靖 《科教文汇》2014,(22):58-58
教学实验管理思路、做法与体会院服务是管理之本;规章制度是管理的有力保障;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源于高度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4.
科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约束科学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科研界长期存在的"家族式"组织模式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时代,面临创新人才培养、科学前沿探索和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危机与挑战,成为制约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正体现出我国的科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从弘扬科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净化科研学术环境,构建激发创新的科研组织新模式,将会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曹砷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83-283,263
论文阐述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服务理念,注重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依然是我国政府迫切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学校体育相关体质健康规章制度、学校体育功能多元化冲突、体育师资评价及社会生活方式转化、家庭经济、知识本位观念以及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方式、锻炼环境、现代媒介等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机制、优化校园体育评价和环境、深化校园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社会转型期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 《未来与发展》2011,(10):55-58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敲响了警钟,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金融危机以及在此之前的“安然事件”都暴露了美国在信用体系上存在问题.以致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建立,信用体系的规范运行需要法律的规制。法律以安全、效率、秩序、自由为价值追求,构建信用体系法律制度的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形成规范运行有序的信用体系,为金融市场筑起安全之网。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年来校规与学生权利频频发生的冲突,从教育法学的视角,首先探讨校规的地位及其合法性,然后针对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权利的矛盾和问题,最后提出对校规和学生权利的展望,从学生本位出发促进校规的健全发展,优化校规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来校规与学生权利频频发生的冲突,从教育法学的视角,首先探讨校规的地位及其合法性,然后针对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权利的矛盾和问题,最后提出对校规和学生权利的展望,从学生本位出发促进校规的健全发展,优化校规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