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丁先存 《情报科学》2001,19(3):329-332
本文从法律角度介绍了美国现行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产生、目的,从而说明信息公开的相对性和国家利益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不断满足,但同时公民隐私权被侵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两者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内涵、保护制度,两者冲突的探讨,指出平衡两者利益,协调两者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璐 《情报探索》2014,(12):22-25
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探析隐私权的涵义、特征、内容及其与知情权的关系。认为政府信息公开中对隐私权管理具有行政性、公权和私权冲突交叉、需要多种法律协调等特点。从知政权与隐私权、社会信息知情权与隐私权、隐私权保护的统一与均衡、法定知情权与隐私权等4个方面,探讨如何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提出应根据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利益衡量、宽容协调、人格尊严等4项原则来协调,以实现二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美国电子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梓良 《情报杂志》2003,22(3):96-97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强化民主政治,规范行政行为,防止腐败滋生具有重要作用。电子政府是基于电子化、网络化基础上的高效政府,美国电子政府把政府信息送上网络,通过Internet为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阶位低,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公开范围不明确,责任追充机制不健全;介绍了美国、日本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状况;提出了从立法保障、机制保障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建议,特别强调应将公民知情权纳入宪法、尽快促成更高阶位的立法、继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信息公开的例外范围、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总结归纳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保护机制是对公开例外的宏观保护的强调。这突破了旧有强调从信息本身这一微观角度出发所进行的例外保护方式。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保护机制主要包括损害衡量、公共利益衡量、第三方协商机制和信息存在与否不披露机制4种。该4种保护机制的有效运用可以最终达到既能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最大化,同时还能保护其他应受保护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畅  邓辉 《情报科学》2004,22(10):1180-1183
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社会信息资源.是最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消费者和发布者.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度已成为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分析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化的现状出发.初步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蜀红 《情报科学》2005,23(10):1509-1511,15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和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立法模式选择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的基础,同时也需要相关具体制度的配套协调以及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隐私权及其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文艳 《情报科学》2006,24(2):227-230,246
本文通过对“您不认识我,我却知道您!”个案的分析,引出了对我国信息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探讨,主要从信息说角度探讨了隐私权的概念及其保护客体范围,并介绍了国内外保护信息隐私权的相关立法,最后对我国信息隐私权的保护能早日与国际接轨提出了三个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浅析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丹 《情报杂志》2004,23(3):120-121
分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推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隐私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2.0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隐私权保护已严重影响用户对网站的安全度和信任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侵权行为主要有: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使用不当,个人活动隐私的侵犯,个人网络痕迹隐私的侵犯以及个人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侵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隐私权保护对策主要有: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加强网络信息产业的行业自律,提高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专门机构以及融入国际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论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隐私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颖 《情报科学》2007,25(12):1794-1798
探讨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中的用户隐私保护问题,分析了目前保护用户隐私权的措施,并针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网站如何在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和保护用户隐私之间保持平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保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方法——k-subgraph划分算法,它通过对社交网络进行分割,通过泛化顶点标签和扰乱图的结构特征,来对社交网络进行匿名化处理,拟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社交网络中个体的隐私信息,同时保证了社交网络中匿名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李延晖  储益周  池毛毛 《情报杂志》2020,39(2):95-102,55
[目的/意义]当前智慧化的迅速普及导致个人隐私安全性的风险日益加剧,以数据隐私泄露为主的事件常有发生。基于二元论的视角,在泛在智慧环境的大背景下,以企业的隐私策略为研究对象,聚焦企业对于个人隐私的保密策略与披露策略选择(即企业二元策略),同时考虑隐私保护相关技术投入与企业的管理强度的调节作用(即二元调节)。[方法/过程]通过调查并利用SPSS等工具对242份个人隐私保护效用问卷数据进行多层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结果发现:企业对个人隐私的保密策略与个人隐私保护效用存在正向关系;企业对个人隐私的披露策略与个人隐私保护效用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投入和管理强度在二元策略与个人隐私保护效用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投入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程博 《情报杂志》2012,(1):156-160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是解决其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信息披露水平、信息质量和透明度高低,制约着非营利组织治理水平,影响组织社会公信力。本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构建了法律层、指南层、披露层的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框架体系,并从三个层面进一步进行了设计。研究结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和提高社会公信力,推动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社交网络隐私保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方法——k-subgraph划分算法,它通过对社交网络进行分割,通过泛化顶点标签和扰乱图的结构特征,来对社交网络进行匿名化处理,拟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社交网络中个体的隐私信息,同时保证了社交网络中匿名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