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主义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尺。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权利、自由、尊严和个体的价值及对世俗生活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情景:乔和林芝刚刚募捐了善款,帮助四川灾区人民灾后重建。 乔:好了,现在我们至少尽力做了些事情去帮助他们。我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多。 林芝:是啊。我真的很羡慕那些真正到灾区救助的志愿者。那可真需要很大的勇气啊。  相似文献   

3.
4.
汶川一震,举国惊痛!从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有关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和详尽报道,一直不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以及报纸,迅速传达到中国与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国家电视台每天连续24小时播报灾区现况,让全体国民得以几乎同步感受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改变了几十万同胞的命运。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改变了几十万同胞的命运.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8.
黄亮  董艺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2):103-105
西方音乐从古希腊,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这一历史阶段承续的历史发展与诗词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情形和特征,反映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音乐发展的整体态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很重要的特点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频发。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在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我国政府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还处于逐渐完善和发展之中,危机意识缺乏、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不健全等。针对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论文拟通过对“SARS”疫情及“汶川地震”进行分析,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来揭示我国政府时突发事件处理的现状,并探讨性地提出应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分布作一概述,又着重分析了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多发和突发的原因。通过对年初雪灾及汶川地震中政府对自然灾害管理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减灾措施: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民众的减灾意识培养,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重视减灾中的社会力量。其中,加强灾后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为汶川地震后减灾工作中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受灾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我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临危不惧、齐心协力、英勇顽强,有力有序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一幅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相似文献   

12.
13.
七艺的历史流变: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国教育史中的概念分析入手,主要以七艺作为分析案例,探讨了七艺概念的内涵,梳理七艺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演变历史,旨在说明在外国教育史中概念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人的解放,是一切现代政治学得以发生的前提。本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说,“哲学只有在已经发展了一种国家理论时,才能给予我们一个令人满意的人的理论;人的本性是以大写的字母写在国家的本性上的”。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西方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部喧哗与骚动,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的。无论是探讨国家权力与结构的人民主权理论,还是探讨国家本质与目的的功利主义政治理论,都是在把人作为社会的中心,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前提下,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统治者、个人与法律、个人与社会财产的关系的讨论。而这,正是文  相似文献   

15.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16.
17.
四川省汶川县的8级地震,不仅使震中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全国多数地方的民众都有震感.然而,这次强震并没有造成社会恐慌,各地很快恢复了常态,社会秩序井然,人们在强震面前保持了冷静和理性,且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灾难面前纷纷伸出双手,为重振灾区贡献爱心.显然,这种理性与爱国热情归功于及时的信息公开、透明、通畅的信息传播,政府和媒体在这一危机事件中迅速、高效地承担起了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媒介进行议程设置及时把握事件动态,并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稳定公众情绪,激起全民的爱心.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出发,对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主要媒体的报道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大众媒介应如何采用议程设置理论应对突发危机.  相似文献   

18.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19.
灾难袭来时,人们愿意拿倾家荡产的代价,来换光着身子逃出生天的感觉。灾难过去后,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地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汶川地震出发,阐述了建筑隔震技术的原理和类型,总结了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建筑隔震技术的优越性及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