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语篇的主题与事件时间的关系是语篇认知研究中尚未深入探讨的课题.叙事语篇的发展构建于事件认知表征的基础之上,并且由表征事件与非事件的情状句共同达成语篇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事件情状句与非事件情状句以三种基本原则方式运作:完成性事件句推动语篇事件发展;非完成性事件句构成语篇事件场景或同时由完成性事件句启动成一连续整体事件中的小事件;完成性与非完成性事件句为语篇导向的非事件句和语篇意义的合理构建作支撑,以构建完整连贯的叙事语篇,实现语篇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永  徐慧 《鸡西大学学报》2008,8(1):121-123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提出的心理空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旨在解释语言即时或实时的产生与理解的过程。在语篇的加工与处理中,心理空间理论把语篇中出现的各种实体、各种关系和过程理解为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心理空间,时于语篇中的指称、同指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提供了同一、可靠的方法。本文在心理空间理论的指导下,对叙事语篇中的指示现象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重点分析了人称指示语,指出了其与传统语篇分析的不同之处及其在语篇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信息结构理论为指导探讨叙事语篇中的信息结构和焦点结构,可以提出以下理论设想:叙事语篇的信息结构可由宏观信息结构和微观信息结构共同组成。其中微观信息结构由叙事结构中较小的叙事单元及其组成部分的信息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宏观的信息结构由叙事语篇完整的叙事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信息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焦点结构以Asher的关于语义关系决定篇章焦点结构理论为依据,叙事语篇的焦点结构由两个层面构成:在结构上,焦点结构由"特定"的信息结构和"特制"叙事结构相结合而构成;在语义上,焦点结构由叙事语篇中的对比关系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在文本、作者和读者三方的关系上,读者不是被动地对文本进行能动性的加工,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本文结合Michael Short的语篇视点标记理论,以<呼啸山庄>为例探讨读者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同作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使得对语篇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相似文献   

5.
陈思 《考试周刊》2012,(3):19-20
空间指示语是语言中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它是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在语言体系中的反映。在叙事语篇中,空间指示语的使用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意义构建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Levinson的空间参照结构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对叙事语篇中的空间指示语进行认知性分析,使读者能更好地把握语篇中的空间信息,有助于读者全面地理解整个语篇。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时间看《午餐》的叙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伟清 《文教资料》2007,(33):39-41
小说属于时间的艺术,它是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所谓时间是指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就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之间的关系,对叙事语篇的故事顺序排列、叙述的节奏和次数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证叙事时间在叙事语篇中所产生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的叙事形式主要表现为记事句以及记言句和记事句的组配,此外,一些记言句也包含叙事成分。虽然《论语》的叙事语篇较为简单,但是所述之事内容完整,也运用了一定的叙事技巧。从语篇建构的角度来说,《论语》中的语篇使用了省略、指代等衔接手段,使意义连贯流畅,前后句之间的主位和述位存在密切关系,以此推进叙事的发展。《论语》中记录言语的句子反映了其时的口语面貌,有些对话具有辩论的性质,逻辑严密,说理意味强。《论语》中叙事的相关部分分布在不同章节,将这些相关部分拼贴在一起,可以勾勒出更为完整的事件。  相似文献   

8.
9.
作为翻译的直接对象,语篇是比字、词、句更大的语言概念,它传递一个完整的信息。以语篇为对象的语篇分析不局限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扩大到语境以及语言的交际功能上来。正因为语篇分析的特点,它与翻译才能够相互促进,使翻译实现语言层面、言内因素以及言外因素的传递。本文阐述了语篇分析翻译的特点,并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侯易的词汇重复理论为框架,按照等距抽样原则,从选取的英汉语料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比分析英汉叙事语篇中词汇衔接的使用异同,结果发现两种语言在四种词汇重复手段的使用上均有不同,究其原因在于语言中形合与意合的区别。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如下启示:将词汇纳入语篇层次,关注语篇中的词形及语义网络中的单词。  相似文献   

11.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中创作年代最早,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化瑰宝,也是珍贵的语篇研究材料。本文结合Labov所提出的叙事语篇分析模式,运用语料库分析手段结合分析软件探讨《伊索寓言》的叙事结构的语篇特点,以期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布局,结构和意图,给中国寓言及童话等儿童作品的创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王汉平  李庆新 《双语学习》2007,(6M):127-129
语篇理解离不开词汇。词汇不仅影响着语法结构,而且也影响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在单句语篇层次上,某些词对语篇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我们叫它关键词。本文集中讨论了单句语篇中关键词是如何依靠语境线索、词义搭配(词义组合)、词的选择限制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语篇的。以往的语篇分析大都是分析某一篇章或段落的衔接和连贯,而少有涉及单句语篇的语篇理解。其实单句语篇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理解篇章和段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转喻是叙述者有意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叙事策略。转喻的叙事策略功能主要有四项:设定叙事焦点;建立“叙事空白”;架起心理通道,使读者对文本进行转喻推理;成就文本阐释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语言学兴起之前,转喻仅仅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则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仅体现在词汇和句法层面,文章着重从语篇宏观层面入手,对转喻进行分类,对其在文学叙事和语篇连贯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机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语篇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概念,它既可以指书面语篇,也可以指口语语篇;既可以是篇章,也可以是词句。在众多的语篇类型中,叙事型语篇是一个重要的类型,其多为文学作品。叙事型语篇的主要语用功能在于通过对事情的叙述,使听话人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叙事型语篇的信息结构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研究叙事型语篇的信息结构,并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下,对叙事型语篇的信息结构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拉波夫分析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叙事型语篇分析方式。本文结合教案实例试图提出:公共英语教学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有利于促使学生把握语篇的中心思想和逻辑关系,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言外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篇理解离不开词汇。词汇不仅影响着语法结构,而且也影响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在单句语篇层次上,某些词对语篇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我们叫它关键词。本文集中讨论了单句语篇中关键词是如何依靠语境线索、词义搭配(词义组合)、词的选择限制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语篇的。以往的语篇分析大都是分析某一篇章或段落的衔接和连贯,而少有涉及单句语篇的语篇理解。其实单句语篇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理解篇章和段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复杂与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语篇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对语篇的研究应运而生并得以发展。语言学理论最终要应用于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以该语言的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外语教学大纲)。于是大家逐渐聚焦在语篇教学上。本文试从语篇研究的历史发展,以韩礼德的语篇思想为主线,分析语篇的背景、语篇功能与语篇教学的内容和含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是对比大学生与初中生主题推理能力和协调性整合能力,以及确定协调性整合对主题推理能力是否存在影响。结果表明,大学高主题推理能力组出现了协调性整合,而低主题推理能力组没有出现,这说明协调性整合的确会对主题推理能力产生影响;初中被试无论主题推理能力如何,都没有出现协调性整合。  相似文献   

20.
依据张德禄的衔接理论,以《达罗维夫人》的语篇外衔接方式的分析为例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时间和事件具有语篇外衔接功能。其中,时间可以统领整个语篇的宏观结构,衔接人物的意识转换、现实和回忆;事件在衔接人物意识和反映不同主题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