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文体学家Culpeper的戏剧人物塑造模型从整体上揭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为从认知文体学视角下理解人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本文对该理论提出了一些修正和补充:1.将范畴化类型细化为社会性范畴化、文学性范畴化和文本性范畴化;2.阐明了归因理论中外界压力对人物塑造的影响.Culpeper将归因理论进行改造,用于人物推断,其改造后的归因理论排除了外界压力的影响,称外界压力会造成"折扣效应",但外界压力往往提供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信息;3.阐明了不同文化视域下人们的心理特性对基本归因产生的影响.基本归因错误并不是在所有文化中都普遍存在,它只是西方人归因的一个特色,在非西方文化中,这种归因倾向并不显著;4.将Culpeper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作为叙述视角问题进行了阐释.视角能够影响读者对人物的理解,因为叙述者采用何种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人物的移情/认同感,和时人物行为的归因.  相似文献   

2.
文学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认知转向。认知语言学家将文学语言纳入研究范畴,认知文体学应运而生。本文通过综述和分析过往研究,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认知文体学研究的历史沿革、研究方法 和发展趋势。据此认为,认知文体学研究者们从认知的角度构建了一种系统的文学理论,将认知文体学研究 纳入研究身体体验的神经学科范畴,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人物的认知方式,更为系统地阐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介绍认知文体学的研究特点以及传统文学批评中两种相互冲突的人物观 ,指出从认知文体学角度研究对语篇中人物的理解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文章简单回顾了语篇理解和文学语篇理解的研究成果 ,从而展示出Culpeper人物理解模型形成的理论背景 ;重点介绍了Culpeper人物理解模型的五大组成部分 ,即背景知识、情景模式、文本基体现、表层体现和控制系统 ,并主要通过图式理论系统阐释读者对语篇中人物的认知过程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模型的意义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掌握文体特征能极大程度在译文中重现原著的文学价值,对于翻译小说作品的译者来说,准确把握原著的文体特征能让读者在译文中感受到原作的写作手法和作品魅力。文学文体学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译者敏锐地抓住作品语言形式的特征,将作者的文风和写作手法融到译文中。笔者试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对英国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三个汉译本进行文学文体学指导下翻译风格的分析,探讨文学文体学对翻译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日留痕》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作品独特的叙事方式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部小说中,主题词"bantering"出现的频率很高,与情节发展以及人物的塑造都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结合叙事学与文体学里的相关论述,对"bantering"一词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其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认为应保留其反复性,在译文中使用同一个词。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对汉英典故的理解,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缺省或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相异,就会导致理解失败和偏差。因此,只有清除认知文化图式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汉英典故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交际者的认知语境由逻辑信息、百科知识信息及词汇信息构成。本文阐释了认知语境建构的过程和三类信息之间的差异,并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译者的认知语境对译文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译者只有充分考虑原作者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差异后,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认知语境,才能帮助目的语读者完整真切地获得原文信息。  相似文献   

8.
叙述视角的选择和变化暗含着作者特定的意图。自20世纪以来,在叙述学和文体学领域,叙述视角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在翻译研究领域,叙述视角的传递问题仍然缺乏关注。认知文体学丰富的理论有助于我们通过细微的词汇或语法标记辨别原文和译文中的叙述视角变换情况,探讨作者和译者对文本世界的建构。《愤怒的葡萄》及其五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小说翻译中叙述视角的传递与作者意图传达的关系:翻译时叙述视角的变化会影响原文作者意图的准确传达,因为叙述视角的变化会影响意义建构的方向,进而影响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对原文叙述视角的准确判定有助于译者构建原文文本世界;译文越贴近原文叙述视角,越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理想的翻译是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可以完全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鉴于源语和目标语在句法、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译文和原文有时会存在差异,这使得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不能完全忠实地反映在译文中,译者在译文中对原文中所蕴含的认知结果进行了调整。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看,译者有时需要在译文中对原文中所蕴含的图形-背景关系进行转换。本文通过简单句、复合句的翻译实例简要阐释了图形-背景关系在译文中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郑穹 《海外英语》2013,(23):188-191
文学作品的意义由意思和文体价值共同构成,只有同时再现原文意思和文体价值的翻译才是完整意义的翻译。文体学的引入将促进翻译学的发展,但将文体学纳入到翻译理论中的研究还不多。以文体学翻译理论为视角,首先对经典名篇《陋室铭》原文和罗经国相应英译本进行文体学分析,然后通过在用词、句型/字相、修辞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罗经国英译本不尽人意。翻译中应重视文体的对应,只有意思和文体都对应的译文才是满意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实验的方式意在揭示汉语为母语的被试对科技新事物的认知和定名的方式,进而探讨翻译活动该如何顺从汉语读者的认知行为来确定译文。实验发现人们在认知同一事物的时候存在视点的差异从而导致命名差异,译者不可"照词译文"。文章还结合认知语言学关于认知视角和注意力论述对实验结果进行论述,提出译者可以适当转移认知视点来重新认知事物并以新的认知视点进行文字转换,达到顺"认知之道"而行,进而优化译文。  相似文献   

12.
李娜 《文教资料》2020,(4):22-24
本文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角度,对非虚构小说短篇《我们是布莱恩》的叙述视角和人物思想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作者的态度、观点,与讲故事的方式关系紧密。若作者想要通过叙述影响读者的判断,在选择叙述视角方面就会尤其谨慎。当作者选择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时,其选择的故事内容和话语方式会影响叙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英语广场》2020,(6):10-11
本文主要讨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三方面的作用,即对原作的理解作用、对译文的创造作用、对读者的传递作用。本文以《道德经》不同英译本为例,以三个例句分别从理解原文、创作译文、传递读者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差异、创作思路的区别,会导致其向读者传递的译文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典故如果在译文读者现存的认知文化图式中缺省或与之相异,就会导致理解的偏差甚至失败,因此,应提出解决由于原译文认知文化图式差异造成翻译障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认知文体学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其学科背景的理解、理论框架的把握,将其运用到文学以及其他领域进行研究,让认知文体学更快地渗入到认知语言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各个层面,也让学者们了解到了认知文体学的发展前景和不足,以便于在以后的研究中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回顾了西方文体学的历史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功能文体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和概念。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能使读者对西方文体学有一个脉络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能了解到当前较实用和流行的文体分析模式。同时,本文也对文体学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常见现象,亦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语用模糊角度对《红楼梦》中大量的模糊语言及杨、霍译本的相应译文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两种译文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人物艺术魅力方面与源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关联理论的观点,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达到两点:第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第二是译文的表达方式让译文读者无需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由于中英文语言结构、表达、思维方式的差异,译者在翻译政治文献时应注意关注译文读者的认知期待,努力缩小中英文差异造成的理解障碍,以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语言文化有不同的隐喻认知现象,在跨文化交流的翻译中对不同隐喻语言的翻译既要考虑到译文的忠实性,又要照顾到不同文化读者的认知心理及对译文的接受度;这就产生了不同语言文化中隐喻认知现象的差异和翻译信达雅三原则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可以通过翻译技巧的适当运用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陈莹 《英语辅导》2011,(1):142-144
本文旨在讨论翻译批评标准,并在分析前人研究和借鉴奈达翻译理论和图示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包含文本、译者和读者诸因素的文学翻译批评标准。这一标准是基于读者反应的批评标准。它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研究读者反应,借助图式理论,在奈达的“动态对等”基础上提出“动态互动对等”,指出原文读者对原文形成的图式若能与译文读者对译文形成的图式达到互动对等,那么从读者反应角度来说,译文就是好的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