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事执行立法体例涵盖了立法模式与立法构造两个方面,立法模式解决民事执行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外部关系问题,立法构造解决执行程序规则与执行措施规则的内部排列组合问题。各种立法模式与立法构造的特点鲜明,长短并存,瑕瑜互见。基于民事执行有别于民事审判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民事执行的制度建设得失和司法实践需求,我国宜采取制定单独民事执行法的"审执分离"的立法模式,并在立法构造上选择以"总分结合型"做基础,附带吸收"完全混合型"与"完全并列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前教育法"的立法工作得到政府部门和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研究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策略对完善学前教育立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策略包括学前教育立法的时机、协调性、可行性和完备性等方面。研究学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策略,关系到学前教育法制建设的决策、规划、运作、技术等诸多方面,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学前教育法"立法工作,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税收犯罪的立法技术还存在着法条用语不规范、不严谨,罪名设置不科学等缺陷。在进一步修订税收犯罪的立法时,要注意完善法条用语,科学设置罪名。刑法修正案(七)对逃税罪的修改在立法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对此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法制的立法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整体来讲,教育法制立法技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势必对我国教育法制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探寻我国教育法制立法技术现状的成因及提高教育法制立法技术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回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维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保障较为薄弱,体现在立法数量少、层级低,教育立法中的有关规定过于抽象,"政策替代立法"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等方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已有的立法先例以及党内法规建设等因素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的可行性。科学立法模式的选择,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法实现的关键,需探索构建专门立法和分散立法相结合、国家立法和党内立法相促进、显性立法与隐性立法相统一、"硬法"和"软法"相补充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立法语言是立法技术的落脚点,是立法表达技术中关键的一环。地方立法语言是立法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立法语言的一般特性,同时也有地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试验性等自身特点。从表述技术来看,准确、简明、规范、严谨、庄重、朴实、通俗易懂,是地方立法语言本质和特点的突出表现和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美、英、德、法、加等西方五国普遍重视教育立法,其教育立法有着广泛的内容、健全的体系、规范的程序、完善的技术、严格的监督系统,而且强调教育立法的与时俱进。我国教育立法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借鉴:必须坚持“依法治教”,注重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的相互促进,完善教育法规体系,规范教育立法程序,改进教育立法技术,强化教育法律监督系统,丰富教育立法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不足。目前,制定我国高等教育法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秩序。而且,高等教育立法形式上要求规范化、标准化。高等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地方行使一定的立法权,是当代中国立法权限划分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和一个显著的进步.当代中国立法权限的划分及地方立法权限的扩展,有其内在的国情根据,也需要加以相应完善.该研究对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济特区地方立法的完善作出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化建言.  相似文献   

10.
任何法律法规,都有其基本的立法原则。何谓基本的立法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是指在进行立法活动的过程中从宏观的立法技术的角度来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专门性活动,立法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提供烙下深刻国家权力印记的正式社会规范也就是法律规范。立法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性,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的出现是有其自身的社会成因的。立法之所以应当为了社会需要,而不是仅仅基于观念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无法总同人们的观念和愿望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2.
法律接受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主观把握以及结果,立法中对法律价值目标的选择与分配是否公平,法律是否具备了可供一般社会成员接受的基本形式,社会立法中的数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关系,社会主体有无接受该法律的条件,都决定了法律"潜在的接受势能"的高低,因此,从法律接受的角度来审视立法,必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法必然在社会中运行,这一运行过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立法活动本身也要具备社会性,立法充分社会化,法的实效才能深入人心。本文从生育权入手,试探讨我国的立法活动要做到在社会传统文化语境下,充分衡平各方主体利益,切实提高国民对法律的信仰,就一定能为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的确立和法律的顺畅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行政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深入,行政立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我国的行政存在立法主体缺失合宪性、部门立法化严重、立法随意性大以及监督不到位的弊端。因此,弥合行政立法主体的宪法地位、完善行政立法程序及其监督制度,是当前行政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的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是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类型,借鉴巨灾保险先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法治状况,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采用专项型立法模式,首先针对地震风险制定《地震保险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针对其他灾种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无效婚姻制度是我国修订后的《婚姻法》新增设的一项制度,它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一个空白,是对我国婚姻立法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婚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它不仅完善了我国婚姻法理论,有利于婚姻法向民法典的回归,而且为人民法院审理违法婚姻案件提供了审判依据。但是,新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制度立法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对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无效婚姻的确认、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于当前的司法实践及其婚姻立法相关内容的完善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法律必须和经济相和谐,经济基础的这一命令具有强制性和终局性;社会经济关系的多变性、经济立法的时滞性、社会经济关系的信息不完全性、经济以外其他社会因素对经济立法的影响和制约等是导致经济立法与经济不相和谐的主客观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应该加强社会经济关系信息平台建设,适度引入判例法机制,同时根据现实的社会生产方式对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加以必要改造,确保法律与经济相和谐。  相似文献   

18.
行政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深入,行政立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我国的行政存在立法主体缺失合宪性、部门立法化严重、立法随意性大以及监督不到位的弊端。因此,弥合行政立法主体的宪法地位、完善行政立法程序及其监督制度,是当前行政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行政立法作为法学上的概念,而非法律上的用语,至今法学界对其仍莫衷一是。本拟对行政立法的概念内涵、行政立法(授权立法和职权立法)的行为性质加以理性思考,共同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20.
晚清法律移植打破了中华法系的固有传统,古老的中国开始了法律近代化的艰辛历程.然而,法律近代化并非仅仅是纸面规则的近代化,它必须是当时社会的深刻而真实的反映.从政治权力结构而言,晚清的社会并没有产生政治民主化的土壤,法律近代化与传统的皇权政治实际上成了一对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