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人说:"在街头吃顿炸酱面说不准就能碰到章子怡!"《快乐拍拍派》栏目组的工作人员日前来到北京,希望能有这样的运气和机会,用镜头捕捉明星吃面的风采。带着这样的期望,跟随着北京人特有的节奏和步伐,伴随着京味的幽默,《快乐拍拍派》之"明星拍版"就这样在北京的演播室里精彩上演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副总统在中国吃的一碗炸酱面,在中国国内媒体上被炒作得热闹非凡.这位美国副总统到北京一个普通的饭馆,吃了一顿便餐,花费不到100块钱,成为中国许多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中国是一个新闻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如此简单的事情,居然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其实他们不知道,中国记者这样做是在用春秋笔法.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中国记者的消费水平大体不过如此.他们之所以对美国副总统的吃饭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窥探中国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吃饭的情形.随着国务院各部委公款消费预算陆续公开,许多中国新闻记者愈加感觉到,与中国庞大的公款吃喝相比,美国副总统的一碗炸蕾面才更有新闻价值.从表面上来看,中国记者是在报道美国副总统的炸酱面,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中国记者是想借此新闻事件,表达自己对中国官员消费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吃食堂,吃的还不错,我却越吃越像个饿死鬼;而且我发现,凡是长期吃食堂的人,基本上都像饿死鬼。一位朋友指点迷津,他说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食堂做的东西不干净,脏东西一抵消,再有营养的东西也成了垃圾。  相似文献   

4.
我对老北京文化历来没什么兴趣,原因是总有那么一批人对此津津乐道,矫情得过了头。就拿炸酱面来说,本来确实挺好吃,但从有的人嘴里出来就邪了,简直可以写一本面条方面的百科全书,那黄酱那肉丁那大蒜那醋那煮黄豆那箩卜丝儿,其实不就是一碗面条嘛。论好吃论营养,  相似文献   

5.
信息等量的新闻,受众都喜爱精短作品,好比吃面筋比吃面好一样。 面筋比面好,是因为面筋是面的精华。受众喜欢精短新闻。也是这个道理。受众需要的是新闻最本质的东西。而不在于它的篇幅和规模。用最准确、最生动和最节俭的文字,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新闻中最本质、最有价值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精品。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16日,一网民在网站上贴出名为《火车内骂战:香港人大战大陆人》的视频。视频一出,引爆了陆港民众的情绪并引发骂战。此次骂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探析该骂战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出此类事件的发展脉络并找到解决的良方。一、陆港民众骂战事件概要1月15日,香港地铁上一内地母亲把干脆面倒到女儿手里,小姑娘捧着吃,过程中有干脆面洒落地上。香港市民韦先生见状说:"对不起,这里不能吃东西。"而该母亲嫌韦先生多事并发生争吵。教授孔庆东,就此事评  相似文献   

7.
八珍,在今天是珍异食品的代称。实际上远在周朝就有八珍的说法,但是指的不是食品,而是八种珍贵食品的烹饪方法。这八种烹饪方法有些现在还有,有的已经被淘汰了。那个时候什么人吃什么是有规定的。天子吃的东西,大夫们是不能吃的。老百姓就更不能吃了。因此这些肥硕的食品成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专享也就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笔财富,一般人多是指留下一笔物质财富:金钱呀,房产呀,股票呀,金银财宝呀,最好让子子孙孙都吃不完用不完。但是说到应该给子孙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有的人就没有想过。那管什么用?能吃、能喝、能用?精神财富内容很多,如文人留下一部能传世的好作品,军人留下为国争光的战功,教师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出色的人才,等等。我这里讲的精神财富要更抽象一些,是要给自己子孙留下一个好名声、好形象。这就更不是能吃、能喝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吃着自己国家的米饭,做着外国人喜欢的东西拿来换美元,然后又叫嚣着外国人狗眼看人低,总让人感觉有些矛盾”  相似文献   

10.
倪匡 《出版参考》2009,(8):38-39
我是一个生活态度很随便的人,就是广州人讲的“煮来你就吃吧”那种人,什么都无所谓。不喜欢争输赢,人家下棋争个你死我活的,为了一个棋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自己认输就好了嘛,又有什么关系。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不知道奖励我什么东西,买了一支好钢笔给我。我哥哥一看就喜欢,我说你拿去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喜欢:非要不可的。女人也是这样。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说最首要的条件是她要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喜欢她有啥用?  相似文献   

11.
或许其他关注东西创作的人也有我这样的感觉:东西的小说不好把握。这当然不是指他所运用的技巧,而是指他作品中所隐藏的意义。同时又分明感觉到他的小说蕴含深意,否则,那作品便不具有多大的价值。只是这位聪颖的小说家往往喜欢将自己的用意隐得很深,几近于一种嗜好。于是,读东西的小说,就如吃一只螃蟹,色味虽美却不得不  相似文献   

12.
“方便面”与“炸酱面”王树国生活中,一泡即食的方便面确实方便。可眼下有的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在采访写作中,也学起吃“方便面”的办法了。其一,“吃”工作简报。有些驻站记者,采取“拿来主义”的办法,悄悄改头换面,当成自己的稿件。其二,“吃”信息快报。将省...  相似文献   

13.
有了老婆以后我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天见不到她我就吃不下饭.如果世界上真有一种东西叫爱情,大概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那天去新泽西劳伦斯威尔镇一家叫做“爱因斯坦兄弟”的餐厅吃早餐。这是一家犹太人开的餐厅,说是餐厅,却只经营早餐,到下午三点钟左右就要关门。这是种美式的早餐,用各种口味的面包圈涂抹各种起司等各种佐料制成的酱,喝不同口味的咖啡。一般美国人都会拿一张报纸边看边吃,吃得很多,吃很长时间,午饭也就免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代好多人.吃着白米细面.嚼着鱿鱼大虾.住着高楼.开着跑车.穿衣是名牌.脚踏档次鞋,反儿不断传来"烦死了"的叫喊。究其因.问其果,他们不再是因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烦.他们大都是心累。身体累了可以歇息几天.修养一下,停止手头一切工作.但心累了总不能让心停止跳动吧。其实.我们每个人要摄取的东西很多很多,谁都想扬眉吐气的生活.谁都想出人头地.愿意困窘生活的人有几个?但  相似文献   

16.
神农尝百草     
《大观周刊》2006,(29):53-53
神农氏,上古时传说中的炎帝,农业、医药发明人。神话中说他是牛头人身。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民间流传着:神农有一个水晶镜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出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  相似文献   

17.
面条是北方人的传统饮食,菜面谐调,制作简单,历史悠久,品种有阳春面、油泼面、炸酱面、哈拉面、刀削面、蒸面、烩面、拉面等等。人们借它的细长体型,用来寓意长寿,赋予联系的象征。今天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的几个作家,都陆陆续续在不恰当的年龄死掉了。 第一个是苇岸。我很喜欢苇岸的文字,干净、简洁、有力、节制,就像一碗用好米煮就的饭,米粒洁白、饱满、匀称,芳香四溢,你可以不用任何菜就直接吃下去,而且吃的时候会感到欣喜与踏实。他的文字宜带到野外去读,一个人找个清净优美的地方,比如说一一面草坡,一段湖岸,一处森林边上……苇岸的文字是不宜讨论的。  相似文献   

19.
旅美华人女作家於梨华刚写完《一个天使的堕落》,接着又为写一部书忙碌,一刻也闲不下来。她说一天不写东西就难过,“像吃了鸦片一样,根本戒不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上的吃喝风吹到新闻界之后,昔日的这块净土变得不干净了,滋生出一种“餐桌记者”。这种“餐桌记者”成天算计着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还要拿人家的。“餐桌记者”都是有“帮”的,餐桌上总是那一伙子人。企业要宣传产品,除了花钱登广告外,再一个办法就是请记者写稿子宣传。在企业来讲,这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做法。过去,企业只要开个记者会,一杯清茶也就可以了,现在则必须请吃,还得加上送礼。此风一开,越吃越高级,礼也越送越贵重,少则十几元的东西,多到上百元,有的除了请吃送礼之外,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