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荒野上叫喊”,是周作人对于自己从事思想启蒙工作的一种认识。为此,他从魏晋六朝文化里借取了许多积极有益的资源。在他看来,魏晋六朝时期虽是一个新的思想启蒙时代,但同时又因异族的入侵而对国民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以故,周作人对于其时的隐士现象抱着深切的同情态度,这一态度与其本人后来的思想转变及现实人生选择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政治混乱的一个年代。战争的混乱成为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南北人口不断迁移和融合的过程中,魏晋六朝时候的饮食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幻,胡人和中原的交流同样丰富了魏晋六朝时期饮食。魏晋六朝时期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也中国饮食文化重大的转折点。魏晋六朝时期文学发展迅速,众多的文人创作和饮食分不开。魏晋六朝的饮食文化为文人创作提供了题材,文人的创作也推动了魏晋六朝饮食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3.
这里着重阐述了魏晋六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独特化现象-魏晋风度对六朝辞赋的影响。六朝辞赋所表现出的一些风貌特征-个性化的张扬、真性情的阐发、形式美的追求,与魏晋风度的流行当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所表现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取向与魏晋风度往往是既相通又相融的。与此同时,我们又应注意到这种影响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从而不断深化我们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一魏晋六朝文学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贡献主要是在于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发展,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无疑是促进这一发展的开风气者。从魏晋六朝文学发展的趋势,来探讨曹植在中古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完全必要的.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精辟地指出:“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  相似文献   

5.
陈新 《文教资料》2010,(16):92-93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美学时代",也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朝隐"的生活态度促发了魏晋时期涵蕴虚灵山水境界的私家园林的勃兴,并传承深远。  相似文献   

6.
楚辞在汉代奠定其学地位和传播基础,而作为一种体的确认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楚辞》和《楚辞章句》的面世推动了屈骚在魏晋六朝的传播,而这一时期的传播方式与接受角度都有新的变化,从重情而转向了尚辞。随着体辨析的风行与大量的章别集,总集以及书志的出现,魏晋六朝人对屈骚的认识逐渐从模拟怨情转而关注其艳词,并以艳词作为骚体的特色,从汉人的辞赋不分到齐梁人的骚赋分立,从汉人的区别屈宋到齐梁人的屈宋并举,体现了这个时期学观念的演进与学思潮的变化,楚辞随之而成为了独立的类。  相似文献   

7.
魏晋六朝时期是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时期,这一时期,魏晋人士以自己的存在方式实践了老庄的思想,其中,嵇康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嵇康的整个思想中贯穿着一种超自然的精神,作为唯心主义音乐思想的代表人物,嵇康的音乐思想是从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出发的,并因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其音乐思想也存在着矛盾性。《声无哀乐论》是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文中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一问一答的八次辩论将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期是一个人性萌动、旧的思想体系尚未完全打破而新的思想体系又未完全建立的时期,人在思想归属上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作为这一时期文人的代表,阮籍也同样难逃此藩篱。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扭曲的时代才塑造了阮籍全新的人格。以阮籍为代表的魏晋文人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追求美,来完善自我。而这种新的审美标准,使文人的思想囿于另一禁锢之下,他们对美的感受与理解,又束缚了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9.
魏晋六朝时期杂传的创作极为繁盛,作为一种史书著述体例,其一方面与魏晋六朝史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杂传蕴含了丰厚的文学价值,对六朝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六朝时期文学的自觉、文史分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卷体现出高考命题新的理念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7题中的第(2)问是整套试卷的一个亮点。该问是:“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材料二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沙漠之舟图’、‘犁耕图’、‘龟兹妇女采桑图’和‘驿使图’)你获得  相似文献   

11.
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抒情成为了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而此际诗歌之抒情,受玄学影响,具一种透澈明净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因为诗人人生轨迹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一直影响了六朝以后的中国诗歌和诗论。  相似文献   

12.
人物品评作为汉末魏初一种特有的时代风尚,在魏晋六朝时期经历了从政治性到哲学性和审美性的转折变化。而后者从作家的创作个性、文学情感的张扬、人物与自然美等方面,对魏晋六朝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入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魏晋六朝文学尚“清”成因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六朝学审美价值取向明显尚清。魏晋以来的谈玄风气盛行促成了魏晋六朝学尚“清”审美价值取向形成;魏晋以来士人们人的觉醒意识表现为对个体仪表风神“清”趣的崇尚,对“清”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影响到学领域形成尚“清”的审美价值取向;佛教传入对士人心态情趣的影响亦带来学创作中的清美好尚。建安迄于正始时期学主要表现为清峻、清简;西晋学崇尚清丽、清华;东晋时期学偏向于清淡、清雅,而南朝学最终走向清绮、清丽。  相似文献   

14.
人物①     
中国人物画,成熟于战国,经历了六朝、唐、宋三个重大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魏晋纷乱年代,江南政冶、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由于一些贵族、名上寄迹于画,形成风尚,出现了有明确画学思想作指导的人文绘画。题材有佛道、历史故实、风俗和肖像四类;手法有设色和单纯用墨的‘白画’;材料不仅用绢帛,还用纸、屏风、扇面作画。可惜这一时期实物遗存的少,只能从文字中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时,唐传奇叙事艺术的成熟常令人赞叹、惊讶不已,同时为了凸显其叙事艺术的美,比照对象则是我们今人以现代小说观念划分的魏晋六朝“粗陈梗概”的小说。实际上,魏晋六朝人观念中的小说与我们今天所划分的魏晋六朝小说是有很大区别的。魏晋六朝人观念中的小说,一方面是对班固《汉书·艺文志》总结的具有学理意义的正史小说观的继承;另一方面随着魏晋六朝文学思想的发展萌生了新的小说观念与因素,为唐传奇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唐传奇所具有的一些小说质  相似文献   

16.
诗歌学问化问题的提出,其意义是将被视作“枝叶”的学问要素回复为诗学的重要因素来思考。主要探讨魏晋六朝时期诗歌学问化有关的三个问题:汉赋在诗歌学问化进程中的作用;玄言诗的学问化因素;魏晋六朝诗歌的性情与学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  相似文献   

18.
卢缓 《中文自修》2003,(11):31-31
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魏晋六朝,政局几经更替,天下战乱不断。虽有西晋的短暂统一,但秦汉所建立起的整套礼教观念逐渐瓦解,一种崇尚人文精神的“魏晋风度”成为新的时代风貌,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归去来”思想深入士大夫阶层。由此,在绘画领域,文人士大夫不再仅为思想统治服务,而更讲求艺术形式美与内蕴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的佛诗创作,一方面努力追求圣洁忘情的境界,一方面又总不忘渗入佛理玄言,难以达至情与境的完全融合,其诗歌创作的这种不和谐,与其美学观点有密切的联系,而谢灵运虽不是一个美学家,但其美学思想独到而新颖,闪耀着魏晋六朝这一文学转型时期的时代光辉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的佛诗创作,一方面努力追求圣洁忘情的境界,一方面又总不忘渗入佛理玄言,难以达到情与境的完全融合,其诗歌创作的这种不,其美学观点有密切的联系,而谢灵运虽不是一个美学家,但其美学思想独到而新颖,闪耀着魏晋六朝这一文学转型时期的时代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