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观周刊》2006,(42):58-58
“世界茶文化名人园”位于振兴大道南段曙光小区,荟萃了历史上外国文学家、佛学家、旅行家、王室公主品茶、论茶、赞茶的世界茶文化名人雕塑群。[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18):I0032-I0033
在思茅制茶、爱茶和收藏茶的人当中,何仕华这个名字很是响亮。从15年前发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国宝级”古茶树,到十几年间一直致力保护和宣传古茶树资源;从2001年一款令景迈古茶声名远扬的茶饼,到思茅多家知名茶厂的技术指导,经他手的普洱茶点石成金一样,总是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玩家茶”。  相似文献   

3.
在远隔北方内蒙古大草原几千里外的哀牢山系深处的思茅市镇沅县振太乡,有个叫“铁家坡”的蒙古族村寨。这里居住着37户铁姓蒙古族,有156人。他们从何处而来?为什么居住的寨子叫“铁家坡”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创新档案业务培训见成效。首创"一对一"的实操培训方式,安排区属14家单位档案员到区档案局进行跟班学习,完成4989件文书档案的整理和著录工作;加强与思茅热带植物职业学院的互联共建合作机制,利用学生到区档案局实习的时机,将区纪委、区组织部等12家单位的档案集中到档案馆统一整理,共整理完成文书档案11932件;开展重大项目和专项工作档案培训。配合区扶贫办、区农业局、区统计局、区移民  相似文献   

5.
6.
<正>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思茅一中内,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二十年(1840年)改建于今址。1915年,普洱道尹刘宏庵以文庙大殿为校址创立思茅一中,时称普洱道立中学,是滇南最早的学校之一。一百多年来,思茅文庙几经风雨侵蚀、多次地震和人为破坏,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仅存状元桥。该桥为单孔圆形拱桥。桥身以条石砌筑,长9.6米、宽1.8米,两侧扶栏各有7条望柱,  相似文献   

7.
9月14日下午,思茅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培平在市政府秘书长鲁斌的陪同下,到市档案局馆视察工作。在认真查看了档案馆库、档案馆藏展示、档案网站建设等工作后,沈市长与全局馆职工进行了工作座谈,并听取了市档案局馆长黄明芬的工作情况汇报,对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档  相似文献   

8.
9.
文章对思茅在明清时期(1368-1911),先后已修纂过16部府、厅、县志的情况分别进行了述略。  相似文献   

10.
《大观周刊》2006,(37):58-58
思茅是普洱茶的故乡,历史上是普洱茶的中心原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思茅(原普洱府辖区)又是茶树起源的摇篮,这里有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有景谷,景东,澜沧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玉及大量的野生茶树自然群落,有澜沧帮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有以澜沧景迈千年栽培型古茶树为代表的大量栽培型古茶园,茶树生产繁衍的生物链环环紧扣,延续进化的历史轨迹无比清晰,它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蔡淑莹 《大观周刊》2006,(40):75-75
感谢上天赐福,助推产业发展 谈到云南普洱茶和思茅茶产业,思茅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思茅市茶叶协会会长赵昌能首先强调的是“发展、壮大云南普洱茶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和文化。”赵昌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那就是“感谢上天赐予了思茅种植茶叶的优越自然条件,水、土、光、热、气候适合于人的居住,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思茅市委、思茅市政府将茶产业作为第一大支柱产业来抓.这不能不说是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  相似文献   

12.
滇西南小城思茅,不仅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有傣家:竹楼、凤尾竹的版纳风光,而且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有200多公里的边界,素有边陲重镇之称。思茅军分区政委袁功荣同志,是我30多年前的老战友。60年代初,我们同在澜沧江畔的一个步兵团当兵,他痴心于业余文学创作,我钟情于业余新闻报道。后来,由于工作调动频繁,又天各一方,很少联系,只知道他已从野战部队调到军分区工作。直到去年冬我又一次到云南采访,并有机会与分别20多年的老战友相聚,才知道这些年他虽然官居军分区政委,却一直笔耕不辍,有百余篇小说、散文、报…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