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三方面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提出了新见解: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非理性主义”是对传统理性的重新审视与批判;二、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是:悲观厌世,荒诞与变形,重于创造,工于形式,向内转,重主观;三、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文是有关西方现代派文学在80年代的译介和接受的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是与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文艺政策、本土创作现状密切相关。论文以翔实的资料,通过梳理西方现代派文学从“文革”后艰难地冲破禁区,到80年代大量地引进,总结了80年代西方现代派文学译介的特征,并深入分析了8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语境与现代派文学的接受之间占匀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西方非理性主义是渗透于现代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并给以深刻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种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而是一个广泛的思潮。以寻找自我、确定自我、体验自我和欣赏自我为创作主题的现代派文学,揭示了现代派文学指导思想的走向,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派作家们在“自我”与环境的关系上探讨新的人生观,恰恰与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不谋而合。本文就现代派文学中的各种流派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非理性主义与现代派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有些青年文艺爱好者中,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西方现代派文艺作品,是“当代文艺的瑰宝,代表着时代的方向”,并断言它们一定会“统治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的文坛”。据此他们认为“《红楼梦》的写作方法已经过时”,连“鲁迅、高尔基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学习的”了,还振振有词地宣称“八十年代的青年愿意接受的只有西方现代派的描写方法及其深刻的表现技巧”。不仅如此,有的“理论家”还不惜贬斥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新文艺,以制造“理论依据”;他们摇旗呐喊;“时代变了,今天一代人的审美理想和标准变得不可琢磨。一些昔日放着光辉的美丽词语,在读者眼里引不起一点回光。过去我们含着眼泪唱出来的歌变得那样廉价”。另外,他们又把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表现方法,吹嘘为普遍的定律;“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流动的,跳跃的,纷杂不连贯的,作家应当遵循人的正常思维活动方式来写作”。似乎乔伊斯、福克纳、沃尔夫等西方现代派作家,非要成为我们的楷模不可。西方现代派文艺,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不妨来简单地剖析一下。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哲学层面,意象是一种隐喻的话语方式。意象天然带有“文学性”气质,它必然是一种智性的运思、情感的节制。在中国新诗史上,“现代派”是营造意象的高手。镜子,在中西诗学中都是重要的象征物。“现代派”通过笔下众多的镜子意象,发掘了中国古典诗学的精髓,也与西方的“现代派”诗学主张达成契合。镜子,成为中西诗学交汇的节点。  相似文献   

6.
纵观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史在教学论问题上,始终存在着“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两派之间的论争。下面分别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加以评述两派之争和发展趋势。一、关于教学过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传授知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  相似文献   

7.
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上一股强大的文学创作的潮流,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滚滚滔滔,汹涌澎湃,显示出永保其美妙青春的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然而,近几年来,在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某些文艺工作者却对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提出了种种责难。说什么“国家要现代化,文艺就必须现代派”,“现实主义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代派文艺的出现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原则”,说什么“冲破现实主义的框框,走西方现代派文艺的道路,才是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如此等等,不  相似文献   

8.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现代派文学思潮是西方的舶来品 ,分别于 1 935年和 1 94 9年从日本和祖国大陆两个渠道进入台湾。 1 94 9年 ,纪弦将 30年代大陆现代派的余绪带入台湾。 5 0年代台湾成立“现代”、“蓝星”、“创世纪”三大诗社 ,这是国民党高压下的早产胎儿。台湾现代派真正崛起于 6 0年代 ,其标志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台湾大学“现代文学社”。后来他们都去了美国 ,台湾现代派式微 ,出现了“无根的一代”海外流学生文学 ,继则发展为海外华文文学。  相似文献   

9.
对西方传统美学之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攻击,是现代美学反传统特征的集中表现。英美分析派美学产生的外律性表现为社会动荡、自然科学革命冲击与诸种文化交汇;自律性则表现为,对现代派艺术作出理论反应和对传统美学否定中的继承。关于“美”、“开放概念”、“艺术消亡”三个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分析派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现代派文学都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五四”时期,大陆的新文学家就开始了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认知和实践;台湾现代派文学的步伐稍慢,始于50年代初,兴旺于60年代。它们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纳入新潮,体现了与世界同步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面貌。本文对海峡两岸现代派文学的异同作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文艺界有些同志对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盲目加以推崇,甚至提出要以现代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有的文章把现代派的美学观点标榜为“新的美学原则”,宣扬文艺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提倡“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在意识”的非理性主义,要求用这种美学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文艺创作。这就在文艺思想上造成了严重混乱。究竟应当如何看待现代派的美学思想?能否用它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这是必须加以澄清的原则是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30年代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现代派代表着一段追求“纯诗”的文艺思潮。虽然该派从形成到衰落不过五、六年时间,却形成了一支促使新诗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毫无疑问,40年代的“九叶诗人”和新时期的青年诗人,都是从现代派诗作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营养,因此说,现代派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代派诗歌既不同于“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又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和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风大异其趣,其审美特质在于它是古典意境与现代意识的统一,是中国历史沉淀的审美情趣与西方现代主义审美倾向的统…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外国文学、艺术史上,流派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目迷五色,即使我们“三年不窥园”,也难以全面、系统地把握。本文向读者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被现代派中不少派别普遍使用,而又较能代表和体现现代派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异化问题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重要的主题,现代派文学表现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各个方面的全面异化,其理论根源是反哲学思潮与“现代心理学”和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应实事求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近现代的教学论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即“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这里所说的“传统教育”,不是指封建的传统教育而言,而是指从夸美纽斯以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传统教育思想。当代的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也都属于“传统教育”派。这里所说的“现代教育”,也不是指当前常讲的现代化教育,而是指以杜威为代表的所谓“进步教育”或实用主义教育流派而言。当代的改造主义也属于这一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在一些主要问题上,有着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现代汉语词类的相关特点,造成了词类划分难。目前语法界对于词类划分的标准,一直以来争议较大,大致可分为“多重标准派”和“单一标准派”。词类的划分应着重于词的语法功能,从语法功能入手,统一标准,提出具体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文坛出现了一股文艺思潮,认为文艺是个人主观精神的表现,强调表现精神活动中的潜意识,下意识;否定文艺与生活的联系,文艺为人民服务和艺术家对人民的职责以及文艺思想内容的意义及其对形式的作用,主张“纯形式”等等。其核心即“自我表现。”这就是所谓“新的美学原则”。这种“新的美学原则”,实际上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的文艺观在中国的变种。西方现代派文艺观,包括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抽象派以及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都主张艺术脱离现实生活转向主观、否定艺术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派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恶之花”,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是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沃土里生长出的一株奇葩。二者在思想意蕴、审美情趣、艺术表现和语言驾驭上均有相似之处。但在对待、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方面,在对待其他流派、思潮态度方面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新编《外国义学史教学大纲对巴魔幻现实主义列入后期现代主义,其根据是它“大量吸取西方现代派义学的养料”,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也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他们强调西方现代主义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特别强调超现实主义的影响,甚至认为超现实主义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特有的成分。有的学音干脆称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俄篮统先生》为“典型0;]超现实主义作品”,称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里·马尔克斯为“杰出的后现代派作家”,等等,我认为,魔幻现实主义虽然与西方现代主义有些关系,但它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现代主…  相似文献   

20.
论通过对新时期学中现代派思潮的梳理,探讨了中国作家如何在兼收并蓄西方现代派学的实践中融入中国古典学的修养,以及积累的一些“具有中国化意蕴的现代派学”的成功经验,初步论证了中国现代派学思潮的中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