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海量信息面前,网络新闻编辑面临发现新闻和新闻把关的双重压力.网络传言蕴藏新闻富矿,新闻编辑要辩证对待传言与谣言.既要善于利用网络传言,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也要善于识别谣言,实现从严把关.  相似文献   

2.
网络新闻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促使传媒生态发生时代性变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争夺了受众的眼球,有形无形地将传统媒体边缘化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队伍的日益庞大,网络新闻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而网络新闻中所暴露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从虚假信息到内容低俗,从报道失真到标题失范,新闻传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少问题,致使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有的新闻网站甚至或为藏污纳垢之地,自毁新闻之根基,遭受广泛诟病。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受到了挑战,"把关人"缺失现象严重并引发严重后果。本文首先对"把关人"理论进行回顾并分析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新内涵,进而着重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中由于"把关人"缺失而导致的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缺失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宋光 《新闻世界》2014,(10):136-137
网络新闻编辑既是网络新闻的发布者,也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网络传播的策划者。编辑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判断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策划和整合,应用加工标题、网络推广等技术手段,把新闻的"信息内核"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编辑既是网络新闻的发布者,也是网络信息的把关人,网络传播的策划者。编辑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判断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策划和整合,应用加工标题、网络推广等技术手段,把新闻的"信息内核"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新闻特点和新闻编辑业务的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大历史观、大社会观、大时空观、受众意识四大的编辑思想,来开展日常新闻编辑工作,这对网络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把关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庆诚 《报刊之友》2011,(4):103-104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闻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也成为了第四大媒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言的场所但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网站在为了追求点击率、新闻的时效性的同时开始逐渐地忽略新闻的质量,同时由于网络所具有的高度自由的发言权使得网络新闻的管理变得更具难度,把关人的缺失更进一步的加速了网络新闻低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梅  江成鹏 《新闻世界》2008,(8):101-102
近年来,借助因特网迅猛发展,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传统的各类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以“独家新闻”为竞争焦点已经不在于独家发现,而在于独到的开发和配置。网络媒体也由于它本身可以集纳报纸、广播、电视所有的传播功能而对传统媒体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就网络新闻编译思想、策划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谈一谈如何做好新闻编辑、把关工作,当好“把关人”。  相似文献   

9.
张庆诚 《今传媒》2011,(4):103-104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闻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网络也成为了第四大媒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言的场所但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网站在为了追求点击率、新闻的时效性的同时开始逐渐地忽略新闻的质量,同时由于网络所具有的高度自由的发言权使得网络新闻的管理变得更具难度,把关人的缺失更进一步的加速了网络新闻低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新闻报道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不单要对新闻内容的由来、传播方式进行整合,对网络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和优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网络新闻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主要策略有提升网络新闻编辑能力,增强编辑创新水平、视角多元化,优化新闻电子宣传内容以及全面发展,丰富新闻电子表达形式。网络新闻编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从自身出发,由点及面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肖婷 《新闻战线》2015,(2):173-174
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新闻传播的快速性与广泛性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全面的资讯内容,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碎片化、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不确定性也容易造成新闻失真、恶意炒作等现象。关于目前网络新闻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还需我们作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静 《新闻前哨》2014,(3):55-55
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但同时也因其信息来源的多样和复杂,使得网络新闻传播的失真较传统媒体更多。然而,真实性应是新闻永恒不变的原则。网络新闻作为继印刷、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也应该确保其消息和言论的准确性、真实性,充分履行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常昕 《编辑之友》2018,(2):87-90
网络新闻聚合平台既要满足用户激增的信息量需求,又要在内容上体现原创价值,这需要网络新闻编辑打破传统编辑理念格局并进行策略调整.以赫芬顿邮报为代表的增量原创内容和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增加聚合敞口,是当前新闻聚合平台在处理内容来源时的两种典型.前者在编辑技术上采取的嵌入式超链接是提高新闻利用效率的有效做法,但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需要编辑人员具备更成熟的资源盘活意识.后者扩充新闻来源能够有效扩容,但也需要编辑人员具备更明晰的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发展难点 有效解决问题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氛围。网络新闻应当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做事、严实把关,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时时刻刻,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我们要说的和群众想听...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成熟,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一向被视为新闻的把关人,网络的普及也使得网络新闻编辑越来越多。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能是什么,它的角色又是怎样定位的?本文试图结合当今网络新闻编辑的具体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调查表明,就新闻编辑环境而言,目前监管最严格的新闻类别为时事、政治新闻。大多数网站制定有较为规范的新闻编发程序,能够比较严格的执行。网民跟帖和评论的编发,一般由编辑把关。敏感、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大部分网站会以正面报道为职责。在网络新闻制作过程中,大多数网络新闻工作者的首要考量的是"受众需求",网络新闻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基本保证了满足受众需求和实现媒体正确导向之间的平衡;就受众及其规范而言,网络新闻工作者认为受众对于网络新闻的信任度在"一般"的层级。受众对"娱乐、体育新闻"的相信程度最低,其次是"时事、政治新闻"。网站对于受众的言论与意见发布采取负责任的把关态度。网络受众比较不理性。受众的反馈对编辑风格的影响在不同的网站程度各异;就网络新闻业务现状而言,娱乐、体育新闻发展最为成熟,时事、政治新闻真实性、客观性最强,娱乐、体育新闻编辑自由度最高。目前网络向受众提供的新闻内容大同小异,同质性强,传统媒体给网站提供的新闻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如今,网络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大大增强,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网络新闻目前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构建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实际途径,为网络背景下新闻伦理与法规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复杂传播环境下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名章  张新蕊 《新闻界》2009,(1):57-58,8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复杂的新闻传播环境,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角色该如何转换,这是当前急需探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的"题文不符"现象广受诟病。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新闻"题文不符"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类型,阐明了网络新闻"题文不符"的危害:一是以讹传讹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二是降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三是影响网站的经济效益;四是扭曲受众对真实社会的认知。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新闻"把关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捧  陈淼 《编辑学刊》2021,(6):30-34
后真相语境下,受众往往从情感出发,对所关注的新闻进行情感宣泄和表达.由于新媒体的话语赋权给了受众更为自由的发言权和传播权,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网络新闻编辑审核新闻信息缺乏甄别和多维分析意识等原因,导致了模糊性新闻、拼凑性新闻、煽惰性新闻等异化现象层出不穷.网络新闻编辑防范新闻异化需要强化意识,坚守新闻真实原则,提高媒介素养,转换自身角色,关注受众情感,做好引导工作,提升把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