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开发区电网的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现状,并阐述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分组投切方式的必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实现分组自动投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的电气化铁路系统的无功补偿系统目前存在的功率因数较低等问题,综合阐述了我国电气化铁道现阶段无功补偿装置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案。新型晶闸管电压过零投切电容器组(TSC)的无功补偿系统,满足电气化铁道无功补偿实时、动态、无冲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TSC无功补偿装置的主电路,分析了在实际投切电容器组时产生的无过渡过程条件,并在控制策略上确定了最佳投入时刻以减小过渡过程产生合闸涌流.同时也分析了不同控制目标下产生投切振荡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解决了机械开关投切电容器无补偿的缺陷,并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的一般工作原理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并联电容器组作为主要的无功补偿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但频繁的投切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会损坏绝缘设备,不利于电网的正常运行。为此,利用EMTP/ATP,建立了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操作的仿真计算模型,模拟投切所引起的过电压、过电流现象,对系统进行暂态过程分析。提出了采用阻尼装置来进行抑制,并通过仿真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抽油机井负荷大功率因数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自动无功补偿提高其功率因数。自动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了控制核心器件采用AT89C52单片机,它与Intel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电容器的投/切采用双向可控硅大功率固态继电器SSR-60-DA-H控制。在软件算法方面采用了九区功率控制图原理进行投切,为了防止频繁切换继电器,只有当无功功率小于某一值时才进行切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低压无功补偿的意义、原理、目的及目前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以功率因数为判据,适用于用电设备进行就地补偿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详细分析了控制器的软硬件结构,阐述了ATmega16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硬件方案框图.  相似文献   

8.
针对日益严重的低压配电网无功电压不平衡问题,研发一种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混合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由配电网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和晶闸管(TSC)投切并联电容器两部分组成,分别用以实现对无功电压的快速连续高精度调节和分级粗调功能。最后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了研发的混合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性能。  相似文献   

9.
农网变电站的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通常装设在主变压器二次侧,主变压器一次侧的电压是由其上一级变压站调节的,所以农网35KV变电站电压无功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合理调整和补偿电容嚣的正确投退。  相似文献   

10.
<正>复合开关的结构分析复合开关作为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设备控制电容器投切的专用开关,是该装置的核心元件之一,它代替传统的接触器和晶闸管等投切元件,以其优越的控制性能指标,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将成为电容无功补偿新一代的投切元件。其主要特点是将交流接触器和晶闸管的使用优点结合在一起,投电容器时,保证电压的过零合闸;切电容时,保证电流为零时关断。避免了接触器控制引起的涌流,谐波注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工业生产负荷不断增加,电力负荷缺口日益严重,导致电压不稳。实现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对提高供电电压质量、降低线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DWZT型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突破传统无功补偿理念,使电容器分组投切为一次性固定投入,通过改变电容器端电压达到改变补偿容量的目的,解决了电容器投切中的过电压、涌流等技术问题。变电站电压无功自动调节装置的推广应用将把电压无功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可以大幅度降低线损,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新建电厂的情况下增加供电能力,缓解国内电力紧张。  相似文献   

12.
晶闸管投切电容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勇 《中国科技信息》2005,(6):141-141,129
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气特性,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智能控制方案。由神经网络实现对无功电流和电网谐振电流的在线检测,由专家系统给出相应的电容投切控制指令。经补偿特性分析表明,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电网功率因数,且有效避免功补电容的频繁投切,是牵引电网进行功补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126-127
针对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DSP-PIC自适应动态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与零电压、零电流投切控制技术,使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是配电网络优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回顾了电容器优化配置和投切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侧重对电容器优化投切的各种算法进行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各种算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秀伟 《金秋科苑》2011,(6):168-168
根据我矿兰田35KV变电所6KV高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串联电抗器接法,动态调节范围大、发热量大以及无功补偿控制器经常出现欠补偿及柜体散热条件差等不足,提出在控制回路上加装手动、自动投切换向开关和风扇,并将控制开关安装于6KV无功补偿装置即电容器柜体面板上。分别采用手动或自动综合控制策略,以外置风扇作为散热装置,有效避免了电容器柜温度异常偏高和功率因数控制器因动态调节范围大而导致电容器组欠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的深化,油田站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被更广泛的应用,在站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的是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在配电终端进行集中补偿降低线损、提高电压质量,节能效果较好。但在用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采用分相补偿技术,可快速放电、频繁投切的电容器组,具有抗谐波技术的补偿电容器等技术的补偿装置,更适合油田站用负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就地补偿电容器以使用简单、方便补偿投切及时而被大型用电设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次投入较大的问题,对无功就地补偿的投资回收期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过程中,Tabu Search算法能够高效地将最优解搜索出来,因此,将Tabu Search算法应用于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本文对Tabu Search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因为农村配电网线路具备很多特点,综合考量其并联电容器投切等问题及特点,本文在Tabu Search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用来解决配电网的投切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容器投切分组的二进制编码优化,基于无功补偿的损耗降低特点,根据功率传输方向,对权重根据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然后进行二进制编码,从二进制编码串的末端进行移动;Tabu Search非常依赖于初始解,提出了当前时段处于运行退出状态时,根据无功缺额电容器的配置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供电效率,降低电能损耗,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无功补偿优化模型的无功补偿方法。将给高层供电的变电站、线路、调节变压器等子站的智能无功补偿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系统相连接,协调统一进行无功补偿量的优化决策;建立无功补偿优化模型,将全天高层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之和最小设置为目标函数,将电容器的投切和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作为控制量,将电容器容量和线路中的电压作为约束条件。仿真实验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层建筑中低压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就地补偿电容器以使用简单、方便补偿投切及时而被大型用电设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次投入较大的问题,对无功就地补偿的投资回收期计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