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映为文化研究美国化的特征必须与传播“构连”起来才能获得解读,这种“构连”来源于“语境”,即传播与文化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本文通过对文化研究美国化代表人物格罗斯伯格的重点分析,展示出传播与文化研究的结合来源于“传播”在当代语境中的“构成性”地位,而对“传播”的研究也将关系到对(另一种)现代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平阳 《今传媒》2023,(4):104-106
影视作品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不同于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提倡各文化主体平等交流互鉴,强调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从转文化传播角度解析中国影视作品的“出海”方案,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视角,从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讨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图书馆自身的文化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促使图书馆能更好地肩负起推动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档案文化传播渠道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琦 《四川档案》2007,(3):14-15
本文通过对五种档案文化传播渠道的社会功能、传播特点及受众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拓展档案文化传播渠道,共同营造一个档案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在社会大文化建设中提升档案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同仁们, 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很荣幸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正如所有演讲者一样,我肩负着三个任务: 首先,为批判传播研究的发展微进绵薄之力; 其次,为各位建立批判传播研究的核心提供一点见解; 第三,为了完成以上任务着重阐述一个主题--对我来说,就是如何将文化研究重塑为彻底的批判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状 《当代传播》2011,(5):37-40
20世纪末以来,视觉文化研究源发西方并随即入土中国.然而,视觉、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纵贯古今、兼涉中西、因缘相承、互为涵构的系列命题.那么,视觉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在国内兴起发展不越十年的研究领域,有必要在“泛语境”下对其进行文脉爬梳、理论反思,以明晰本事,鉴照来者.  相似文献   

7.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视媒体要立足于影像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传播生态以及接收新语境,创新传播手段,以共情叙事升华情感力量、以场景营造强化情境张力、以跨屏互动扩大情感共鸣,运用共情传播、电视“活化”的方式,使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历史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因此,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既是全国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文化传播让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在潜移默化中,文化传播会对人类思想产生巨大影响。而新闻编辑工作就是新闻工作人员在得到新闻素材或新闻稿件后进行二次加工,使得新闻价值更好地展示给大众。在新闻编辑过程中,想要突出新闻的文化价值,编辑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文化传播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将新闻传播的文化引领作用发挥出来,从而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作为彰显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沟通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文章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面临的困境,解构其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诸种分歧的讨论多停留在表象的差异。本文提出,要理解这些差异,需要从根源上把握哲学观的差异。而实现两者整合的可能途径,则可以从中间温和立场的交叉地带寻求共识。柯伦和莫利、莫斯可以及巴伯等人的一系列新作都是这种整合合作的重要成果。对这两个学派关系的再度反思,亦对中国语境下的传播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特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特质的比较问题非常重要,它是讨论新闻理论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前提。本文提出结构性、交叉性和开放性是传播学的三大学科特质,主体性、理想性、实践指向性则是新闻学的三大学科特质,并据此建构了一个新闻核心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国内五本较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对2006年刊载的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进行研读,就理论和理论史、基本概念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展开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镜式、灯式、神话式等三种传播研究方式,认为我国传播学研究存在三种态势,建议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走“学术趣味”+“现实关怀”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外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作为视角,考察了欧美传播理论话语在中国的诠释和变异,研究了西方客观经验主义的大众传播理论如何被潜移默化地等同于传播学的过程,同时以《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为例,对我国目前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注重研究范式、重新思考传播理论的教学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热潮过去后进入了“冷思考”阶段。传播学的本体到底是什么,传播学在新闻传播类专业中的地位如何确定,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都在困扰我国的学界和教育界。  相似文献   

17.
传播学基础研究和学科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研究是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前提,是学科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传播学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基础研究的薄弱,一些急功近利的、为学术行政服务的选题成为本学科的主体,而属于传播学本体的基础研究被严重忽视了。独立的学术精神缺失所导致的学术研究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影响了传播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话语分析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语言或是符号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过程。话语分析不但是关注话语或是文本中的语言特征,话语生产、流转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权力实践也是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话语分析的中的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的方法无疑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传播学的发展脉络中,贯穿着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这一理论判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传播学的演进中,关于摄影、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的研究都有自己相应的理论位置;二是依据英国社会学家伍迪维斯(Woodiwiss)的观点判断,传播学是一种具有视觉性的学科体系,因为视觉是大部分现代媒介得以有效传播的感觉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春红 《图书与情报》2011,(3):125-128,133
历史文献既有它可靠的一面,也有其不可靠的一面。文化传播的特点之一就是途径的多样性和方式的灵活性。如果我们仅仅拘囿于历史文献所记,就会忽略那些不为史家所关注而实际上又存在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文章以《列子》中的佛教故事为例,反思学术研究中所忽视的一种现象:在异域文化的交互流播中,我们是否忽略了民间交流的存在,忽视了它在文化交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