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谈作文     
立意 宋费衮《梁溪漫志》载,苏东坡贬在儋州(今海南岛西部)时,曾与人谈作文之法。他说:‘写文章与买东西有相似之理,市上店铺中,各种各样的货物无所不有,但是有一样东西可以取得这些货物,这就是钱币。文章的词藻、事实,好比是市上的货物,而立意,则是钱币。做文如能立意,则古今所有,就会纷纷从心头涌出,都可为我所用。你如晓得这个道理,也就会做文章了。’  相似文献   

2.
(一)欧阳修论作文[原文]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④乘间⑤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⑥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⑦;世人患⑧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⑨病不必待人指摘⑩,多作自能见之。”(选自《苏东坡志林》)〔注释〕①顷岁:近年。②孙莘老:孙觉,字莘老。③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北宋大文学家。④尝:曾经。⑤乘间(jiàn):乘机。⑥唯:只有。⑦工:好,巧妙。⑧患:弊病。⑨疵(cī):小毛病。引申为缺点。⑩指摘:批评、挑剔。〔译文〕近年来孙莘老认识了欧阳修,曾经乘机请教他怎样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其他…  相似文献   

3.
某儒生自诩满腹经纶。一日,作文一篇送某翰林评点。翰林一字未改,于卷尾批曰“:高山击鼓,声闻百里。”该生沾沾自喜,展示众儒传阅。众儒惑之,请教于翰林。他笑问“:击鼓之声何如?”一儒顿悟,答曰“:鼓声卜通卜通,文章不通不通也!”众哄然大笑。一考生参加乡试,久未落笔。为了取  相似文献   

4.
5.
古人论读书     
△人不读书,其犹夜行;二毛之叟,不如白面书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宋·陈善《扪虱新语》) △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  相似文献   

6.
古人论教育     
开卷有益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朴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打开书一读就有好处。  相似文献   

7.
古人论才     
  相似文献   

8.
9.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灿烂星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文学家,他们差不多同时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独步的见解,至今读来,仍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古人谈论诗文语言涉及到哪些具体内容呢?本篇试择要分述如下:“意能遣辞”,“情见乎词”。古人对语言和思想二者间的关系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思想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而语言的运用又总是要为文章的命意所制约,“二者相倚,不可或离”,“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①这里是说,立意和用辞两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谈古代诗歌创作中的一些趣闻.  相似文献   

11.
三国董遇酷爱读书,其法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魏略》这段话意思是说:冬季是一年之中空余的时候,夜晚是一日之中空余的时候,阴雨天是各个季节中空余的时候,可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读书。欧阳修《归田录》记述钱思读书的三处:“坐则谈经史,卧则谈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是项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若非全心身劳作,断不会有收益。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皇甫谧嗜书如命。那时国家历经战乱,民间能看到的书很少,他就直接给晋武帝司马炎写信,要求借书,司马炎也很有气度,不仅没生气,反而送给了他整整一车书,这件事被传为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3.
14.
15.
聂春衡 《湖南教育》2003,(22):48-48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道德的培养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孔子、孟子、荀子很重视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们个体上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习惯各异所致。孟子的“明人伦”的教育方式,指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将个体人格置于日常人伦的网络之中。荀子认为,“居必择乡”,说的也是生活环境、社会风俗习俗对人本性的重要影响。一、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武则天以皇后、皇太后、女皇帝的名义先后参政执政达半个世纪之久。当时反对者认为她是唐家妇、伪政权;拥护者认为是大周当然皇帝;隐忍者认为是过渡性的权力象征。唐中宗复辟后开始统一认识,认为母子相承,周唐一统,因而取消“中兴”说法。此后,人们逐渐把她摈出皇帝之列,修史则提出年系中宗、事归太后的主张,以正帝统而黜僭号,杜绝母后祸乱现象重演,这些看法是由于政治形势、政治派别、封建秩序、正统观念和传统意识等因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8.
作文论     
《作文论》是我刊创办人之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七十年前的文章,现在读了仍然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比如,他认为,写作文一半是出于本能,一半是出于实用。而要创新,只要写出诚恳的、自己的话,就绝对不会有重样的。这文章理论性较强,对高中生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您若习惯于"浅阅读",可能会有点儿吃力呢。  相似文献   

19.
20.
论古人佩玉习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现。古汉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它“因形示义”,与汉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玉在先民的眼里,不仅可以免灾护身,保佑婴孩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代表佩戴者的道德水平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