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后,历史教材中丰富的探究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创设了广阔的文本平台。但是,随着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些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中“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乡土教材相社区课程资源,来补充新教材缺陷”的课程理念,我注意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大力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完善校本课程,使历史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了合作探究、创新学习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2.
丁能梅 《考试周刊》2013,(44):14-15
新的苏科版教学教材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例贴近生活,让人感到亲切;层次性强,能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在准确把握新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已有的认知经验,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造,把新教材教学"校本化""连贯化""情境化""特色化",灵活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更适合具体、实际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华东师大出版社编写的初中数学教材(第三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数学知识,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和机会,能把握《数学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虽然目前同一版本教材的使用范围是全国各地,但实际上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具体使用情况又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注意联系本校、本班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校本资源,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革优化,即倡导教材的使用“校本化”. 一、依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案例1:七年级(…  相似文献   

4.
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改理念的倡导和相关政策的保障下,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一个热点和一个导向,而校本教材编制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之一。校本教材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一本书主义”,有效实现了“一纲多本”。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许多学校都积极地进行了校本教材开发,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发出了许多各具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各地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校本教材的定位、内容的选择、编制的原则等都不甚明了;功利主义思想也悄然地掺杂其中,不少学校出现了单纯提升名气而编制校本教材的现象。有些条件不成熟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将校本教材列为考评学校的指标之一,导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一股教材编写热,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环节变形走调,引发了不少误解和混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校本教材建设的现状从不同层面进行冷静的剖析、拷问。  相似文献   

5.
今年秋季我省初一30%左右的学生要开始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各科新教材均有多种版本,但都是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而编写的。例如九年级(初三)化学实验教材就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又称“新世纪版”)两种版本。这两种版本的两套教材虽然在体系编排、内容选取、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生物教学要重视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物课程配套资源并不完善,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指导,新教材中的有些例子过于理想化。因此,必须加强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一致的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一、依托现行教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依据。校本课程也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与建议。教材的校本化仍然是以完成教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项目负责人廖伯琴、何润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我区使用一个多学期以来,引起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实践,新教材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正逐渐深入教师的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现就谈谈自己对新教材使用中的几点体会。1新教材的特点1.1新教材淡化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新教材改变了旧教材主要是知识载体的做法,而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材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实现对新教材的再组织、再创造,可采用“五大策略”,即“情境生活化”,还原教材内容的本来面目;“内容问题化”,重演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练习案例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民主化”,促进教材动态生成;“教材校本化”,促进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全国许多地区被使用,好评如潮,普遍认为这套教材充满新意,学生爱学,老师爱教。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材再好,教师还是要牢牢树立“用”教材的观念,而不是去“教”教材。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主编朱汉国在2005年12月泉州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上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课程标准只是最低标准,制定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但应高于课程标准。教师要去“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教学要有高于课本的东西。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让学生学好初中历史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历…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9月秋学期始,初中思想品德课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选取了许多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作为主要素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1.
沈坚 《地理教育》2005,(5):29-30
从2004年秋季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四套地理(必修)教材,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个国家级实验区试验使用。这四种版本的地理实验教材在广东省都有地区选择试验使用。深圳市选用的是中国版地理教材。下面就自己在使用高中新课程地理实验教材中的所感、所悟,以地理必修Ⅰ为例对如何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刘良文 《教师》2010,(3):119-119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念,语文学科的教材建设应该由国家统编教材、地区教材和校本教材共同构成,其中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是由各个学校的教师根据本校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知识构成特点而编写。校本教材一方面与国家新一轮课改必修是有机统一的,它能够让学生学习更贴近实际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目前,烟台市初中均使用鲁教版的教材,许多课文没有凸显山东各地区的地域文化,不可能照顾到烟台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基于山东半岛蓝色文化资源开发烟台市校本教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胶东半岛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蓝色文化资源,为建设具有烟台地域特色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提供了基础条件。烟台市初中语文课程开发应该分两步走:一是对鲁教版教材课文进行必要的替换和补充,主要用于烟台市中学的课堂教学;二是将烟台蓝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大类分在各个级部,编写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数字化的蓝色校本课程软件产品。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强调“用教材教”。这实际是让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师的个体风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完善教材。但这一切是以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为前提的。我们经历了不断改进的教材解读活动,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了然”,走过一段艰辛之路,也取得一些经验,总结起来,解读教材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和“目中有人”。为了做到这两点,在语文教材解读中,我们遵循了“四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强调“用教材教”。这实际是让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师的个体风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完善教材。但这一切是以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为前提的。我们经历了不断改进的教材解读活动,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了然”,走过一段艰辛之路,也取得一些经验,总结起来,解读教材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和“目中有人”。为了做到这两点,在语文教材解读中,我们遵循了“四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缘起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显得日益迫切。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以对本校学生需求的评估为前提和基点的,不真正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所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对现行教材选文态度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而为语文课程文本资源的校本开发提供一个基点,为语文教材的选文提供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17.
徐立丰 《江苏教育》2022,(27):66-67
<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应高度重视,开设与之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我校已开发了较为完整且跨学科的“解读‘东坡文化’的学科钥匙”校本课程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课程标准,我校尝试设计开发了“茶文化与地理”校本课程。一、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地理学是生活化较强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同一版本初中教材的使用范围是全国各地的实验区,而实际上每个省、市、地区,甚至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实验教师不充当教材的“复印者”,而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注意联系本校、本班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校本资源,在课标的框架内,在正确理解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南安市数学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笔者作为教研员在下校参与听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发现了不少案例,现将较典型的几个案例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钱克斌 《物理教师》2006,27(9):31-33
初中物理沪科粤教版新教材是在《课程标准》下编写的一本全新的教材,第十五章“电动机与发电机”的特点是学生活动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通观整章教材,探究活动贯穿始终,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既体现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对比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年版和2010年版教材中,“自由落体运动”内容进行对比,发现教材章节、新课引入、演示实验的设置、小实验的操作、课后资源的应用、课后作业的设计都有很大的变化。综合新课程新教材理念下的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对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进行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