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安全无小事     
午休过后,孩子们在安静地喝水,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来看,蚂蚁开会!”孩子们便纷纷围上去看。我也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群蚂蚁正忙着搬家呢。只听孩子们在唧唧喳喳地议论着:  相似文献   

2.
正1由蚂蚁产生的探究欲午饭后,我带着班里的孩子们在户外散步,突然,李响小朋友喊了起来:"快来看,这里有许多蚂蚁!"一句话把所有孩子都吸引了过去,于是我也走了过去,果然有一堆蚂蚁在墙角里。"它们在干什么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看来天要下雨了。"有的说:"可能蚂蚁要搬家了吧。"有的说:"像是在赶会,我姥姥家赶会就可挤了。"孩子们议论着、猜测着,我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想  相似文献   

3.
<正>一、案例描述、分析下面是我们班的自然角观察记录,听孩子的对话片段,分享孩子们的喜悦心情。片段一:蚂蚁趣事自从班级里来了小客人——蚂蚁家族,小朋友每天都会争先恐后地去看一看。蚂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成为孩子们每天必谈的话题。自主游戏时间,许多小朋友都跑到科学区观察蚂蚁。"蚂蚁好大呀,比我在大树底下看到的大好几倍呢。"程程说  相似文献   

4.
5条腿的蚂蚁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各种小动物,或把它们抓起来放在手中玩耍。我在上《蚂蚁》一课前,让学生每人带一只蚂蚁到课堂上进行观察,并要求学生把蚂蚁画下来。孩子们画的蚂蚁各式各样,不时引起大家的笑声。当聂梦同学把她画的蚂蚁展示出来时,大家开始纷纷议论开来:  相似文献   

5.
5条腿的蚂蚁     
李文豪 《科学课》2009,(4):57-58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蹲在地上观察各种小动物,或把它们抓起来放在手中玩耍。我在上《蚂蚁》一课前,让学生每人带一只蚂蚁到课堂上进行观察,并要求学生把蚂蚁画下来。孩子们画的蚂蚁各式各样,不时引起大家的笑声。当聂梦同学把她画的蚂蚁展示出来时,大家开始纷纷议论开来: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描述一天早上,班里出现了一个透明的盒子,孩子们来园以后,陆续围观,边看边和旁边的同伴讨论:"好多小虫子呀。""它们好小,好可爱。""真想摸一摸它们。""太可怕了,我可不想摸。"子乔问:"它们是谁呀?"开开说:"我知道,它是小蚂蚁宝宝,我见过蚂蚁宝宝,它们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站在  相似文献   

7.
<正>儿歌《唤蚂蚁》唤蚂蚁人文探究:《唤蚂蚁》是流传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民间儿歌。儿童生性好奇,既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无数问题,又对它们充满友爱。看蚂蚁可以说是大多数儿童都有过的美好经历。蚂蚁在干什么,它们要去哪里,蚂蚁怎么会那么多一起爬行,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等等问题不断充斥在儿童的心里。这首儿歌就是儿童在观察蚂蚁活动时唱的。歌曲短小紧凑,却表现了孩子们快乐、祝愿、移情的情绪。孩子们喊蚂蚁为蚁哥,体现了儿童对蚂蚁的亲近、友爱之心,甚至有角色替入的心愿。  相似文献   

8.
幽默     
《教师博览》2011,(10):33-33
蚂蚁怎么不做饭有一次,芳芳看见房子里有一串蚂蚁爬来爬去,问妈妈:"它们在干什么?"妈妈:"它们在找吃的。"芳芳:"真奇怪,它们怎么不做饭?"谁更疼爱自己小明对小伙伴说:"我爸爸很凶,会打人,我妈妈则从不打我。"小伙伴一脸羡慕地说:"那你妈妈一定很疼你。"小明很幽怨地回答:"也不  相似文献   

9.
玩是幼儿的天性,不管哪个幼儿都爱玩。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是老师的责任。有一天课间休息,十多名幼儿在墙边观察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苍蝇,我也凑过去助兴。孩子们在争论:“哎,蚂蚁怎么会排队?”“它们有大王,是大王叫它们排队的。”“大王怎么对它们说话呢?”我便告诉他们,蚂蚁为了不使同伴迷路,会沿路排出一些粘液,别的妈蚁就会顺着粘液的气味过来,这样就排起队伍来了。说到蚂蚁怎么说话,我叫他们先仔细看看地上的蚂蚁,于是他们发现了:“来去的蚂蚁爬着爬着就会碰头的。”我说:“碰头就是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说话’,蚂蚁的头上有两个触角,它们就是通过触角来和对方‘讲话’的。”我捉住一只大一点的蚂蚁让他们看,他们都高兴地说:“看到了!看到了!”我还讲:“蚂蚁很团结,蚂蚁这么小,联合起来能扛这么大的一只苍蝇,不就是团结的力量吗?这一点你们应该向蚂蚁学习,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短短的休息时间里,使幼儿意外地获得了知识,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10.
郑晨辰  杨慧 《家教世界》2014,(Z2):44-51
<正>一、主题的来源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来到了幼儿园的草地上寻找春天的足迹。"老师,桃树开花了,红红的,真漂亮。""快看,杏树长了嫩嫩的小叶子了……"这时候,西西对着同伴喊了起来:"哇塞!这里好多蚂蚁啊!"小朋友们都被他的喊声吸引了过去。果然,有块泥巴地上有很多蚂蚁,黑乎乎的一片,可能是有位小朋友掉了一些饼干渣在那里,小蚂蚁们都在忙着运食物呢!顿时,孩子们被这群蚂蚁深深地吸引了,叽叽喳喳地在那里讨论着: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节研讨课《蚂蚁和蝈蝈》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学习很投入 ,读得有声有色 ,津津有味地体会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孩子们的思维不时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这个小朋友记字的方法与众不同 ,那个小朋友的朗读使听课的老师爆发出阵阵掌声……对孩子们的表现 ,我满意极了。本课的教学只剩下这两个教学环节 :让孩子们比较蚂蚁和蝈蝈在冬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接着进行表演。请看教学片断———  师 :小朋友们 ,在这么冷的冬天 ,蚂蚁怎么样了 ?蝈蝈怎么样了 ?  生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蝈蝈又冷又饿 ,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  相似文献   

12.
百科大拼盘     
蚂蚁雄兵身怀经技美国军事科学家正在研制"蚂蚁雄兵"。这是一种形体如蚂蚁般大小、背部装有一颗微太阳能电池的武器。由于体形微小,"蚂蚁雄兵"能轻而易举地爬到敌方指挥中心。它们除了运用身上的感应器搜集情报外,还可以爬进电脑破坏其系统,切断电线或电源。它们身上还装有炸药,能在需要时引爆弹药库。  相似文献   

13.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蚂蚁是孩子们春天里最感兴趣的小动物之一。随着春天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孩子们开始好奇地观察花池边、树底下的小洞洞:“这小洞是谁的家?是小蚂蚁的家吗?”孩子们的提问表明,开展“蚂蚁王国探秘”科学活动的时机到来了。  相似文献   

14.
遇见蚂蚁     
<正>户外活动时,大三班的孩子们在围墙上发现了几只蚂蚁。“快看快看,墙上有小蚂蚁。”“我也发现了,它们爬得可真高啊,这是要去哪儿呢?”“我们跟着它们看看不就知道了。”孩子们居然跟着蚂蚁的爬行轨迹找到了蚂蚁洞。“看,它们回洞里了。”“这个蚂蚁洞可真奇怪,外面怎么有这么多小圆球球啊。”“这不是它们挖洞的土吗?”“挖的土怎么会是圆球呢?”“我记得班里有一本讲蚂蚁的书,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这么回事,一群可爱的孩子在校园内游戏,一男孩突然发现梧桐树下有几只小蚂蚁在搬一只绿头苍蝇,它又叫来几个伙伴一起观察小蚂蚁的活动。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连老师敲小铃集合的信号都没听见。这时老师发怒了,走来对孩子们大声说:“谁再蹲在地上看蚂蚁,我就让谁把蚂蚁吃掉!”孩子们慌忙地走进教室,可是还不时回头,依恋地望望窗外。看到此情此景,引起我的深思。如果老师能和幼儿一起观察蚂蚁搬食,引导幼儿观察蚂蚁怎样用触角与同伴互通情报,同心协力把食物搬到自己窝里,孩子们会多么高兴啊! 我比较重视幼儿观察自然的兴趣。当我看到幼  相似文献   

16.
果园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成熟了。苹果红得像大大的灯笼,梨子挂在树上,就像黄澄澄的葫芦;水淋淋的葡萄呢?远远望去,就像悬挂着一串串紫宝石。枣子、柿子等水果也都成熟了,满园的甜香,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嘴馋的可不止是孩子们,贪吃的蚂蚁一早便在树底下爬动,它们密密麻麻地围住一个只柿子,津津有味地啃着吃。可怜这只成熟的柿子,原本红通通的"圆脸",竟一下子就变成了"大麻子"。小鸟们  相似文献   

17.
<正>"叮铃铃"下课了,班长毛毛一声:"请大家30秒钟内,整理好桌椅,有序集合,30、29、28、27……"只见孩子们从教室里鱼贯而出,快速、有序地到自己固定的集合位置按标准的军姿站好。这时体育委员顺手递给最先站好队的五名同学每人一张面值"两元"的蚂蚁币。"老师!老师!您看看我写的哪个字最好。我的字这次可以卖多少个蚂蚁币了?"……咦,蚂蚁币?这是什么东西?提起蚂蚁币,还得从我们班的  相似文献   

18.
教科书上"探究蚂蚁的通讯"是这样引出要探究的问题:"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都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地点.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平时学生就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此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蚂蚁感兴趣的问题: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蚂蚁是不是和蜜蜂一样有"头领"?……于是引导学生课下通过上网下载、查阅书刊和询问家长等方式来搜集相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蚂蚁和蚜虫是共生关系.蚂蚁喜欢吸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它们便用触角轻轻触动蚜虫的尾部,蚜虫身体发痒就会分泌出"蜜露"来.蚂蚁深知,只要有蚜虫,它们就有"蜜露"喝,因此为防止蚜虫被天敌瓢虫捕食,它们就本能地把蚜虫团团围住,甚至成群结队地抬着蚜虫去吃树叶.蚂蚁并不是真爱蚜虫,而是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课题生成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对小枕头很感兴趣,午睡时他们一会儿抱抱小枕头,一会儿又抛接小枕头,非常开心.我想:何不收集一些靠垫,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一些认知经验,得到一些动作发展呢?为了让孩子能更加快乐地玩,我设计了蚂蚁妈妈带蚂蚁宝宝玩"面包"的情节,增强了活动的游戏性和情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