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简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本文在写法上不仅采用了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佣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五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旨在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辉。本单元选择了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神话的特点,并学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经典的中国创世神话故事。内容上着重介绍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了盘古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创造世界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赞美了盘古  相似文献   

3.
黄菊香 《快乐阅读》2011,(6):133-134
教材简析《秦兵马俑》是苏教版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课进行的是第二课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一篇精读课文,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述,充满深情地展现了秦兵马俑光辉灿烂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艺术。整篇课文涌动着一种浓浓的真情——一种对于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赞叹之情。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教学本篇课文,可在学生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字为切入口,让学生在音像展示的真实情境中,在课文生动凝练、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受到心灵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拟声词、称谓词等,感受小刺猬的可爱和作者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7.
《五彩池》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新编课文。这篇课文用词贴切,比喻准确,语句优美,过渡自然,生动地描述了五彩池极富神奇色彩的景色,是一篇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思想情感的文章。因此,在《五彩池》的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语言训练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训练上。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呢?下面就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为例谈点粗浅体会。《桂林山水》是小语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桂林水和山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在讲这篇课文时,从导语入手,图文结合,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感受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的美,感受了祖国语言的美,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述,充满深情地展现了秦兵马俑光辉灿烂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艺术。整篇课文涌动着一种浓浓的真情——种对于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赞叹之情。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教学本篇课文,可在学生读熟课文、  相似文献   

10.
《三峡之秋》是方纪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其流畅、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中秋之日三峡从早到晚景色的变化,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三峡的深爱之情。《三峡之秋》被选作人教版第九册第四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因此,本文的教学可作如下设计:一、展播导入,感受三峡风光播放课前准备的三峡风光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整体感受三峡的风光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课文、感受三峡美景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1.
刘漫凝 《山东教育》2010,(10):21-23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及"语文园地五"。在一至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多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  相似文献   

12.
教材说明:《火烧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义教材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  相似文献   

13.
《五彩池》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描绘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一、创设情境,感受美五彩池是四川松潘优美的旅游景点.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思考:1、五彩池在哪里?水池是什么形状的?池水都有哪些颜色?2、课文哪几句是讲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的?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14.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曹敬庄以独特的视角、生动而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描绘了湖南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景致,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野"。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学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尽情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之美,并从中体  相似文献   

15.
《春夏秋冬》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发现每组词的结构特点、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语言的韵味。这样,让学生喜欢汉字,受到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正>《搭石》是一篇景美、文美、意境深远的课文,课文语言纯朴。李庆雨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语,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李庆雨老师用她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民风淳朴的乡间,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  相似文献   

17.
彭银姣 《生活教育》2014,(24):111-111
11月12日,我在反思式微课中与各位评委展示了我在上《秦兵马俑》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现将过程记录如下:一、发现问题《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相似文献   

18.
生活处处皆语文.所有的课文都源自于生活,这是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这样对于课文的思想和内容,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并从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的鲜活生命和强大活力,学生也就能更好地掌握和领会课文的主旨.所谓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笔者将其定义为:生动的、有趣的、丰富多彩的,孩子们熟知的、简单的、非理论化的知识化课堂.笔者认为这是符合"和谐高效课堂建构"理念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就是语文课堂的润滑剂.抱着这样的想法,笔者带着"生活"走进了我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又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  相似文献   

20.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走遍干山万水”这一专题,编选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人文感悟的维度看,三首古诗词、三篇散文及“语文园地”有机组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