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于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修正、补充和完善的过程.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知识分子成长道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新中国成立5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对这一理论作了新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李正昌 《天中学刊》2005,20(3):21-23
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修正、补充,最后达到完善的过程。1921--1927年,共产党人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知识分子成长道路问题,这是最初的探索阶段;抗战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党对这一理论不断作出新的发展和补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发展的划时代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内在动力、必要前提条件和主要标志三个方面来探讨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戊戌变法的关系,以此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为主导,幻想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近代爱国主义运动。从此,近代爱国主义的内容发生了质的飞跃,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科学,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等成为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主流,戊戌变法标志着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更高的阶段,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在甲午战前的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宗教文化进行了考察并将之与中国文化作了比较,对两者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初步探究。时代的认识局限使他们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加以客观审视,加上民族主义因素的作用,使他们虽然对西方宗教文化的某些方面给予肯定,但主要的是站在民族主义立场和道德角度对西方宗教文化进行审视,进而从总体上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 ,众多仁人志士为寻求妇女解放道路做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 ,但收效甚微。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中国知识界重新掀起对妇女解放道路的进一步探索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实践证明 ,只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的“消灭私有制 ,实现社会主义”才是真正能使中国妇女获得解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四川知识分子的留法经历,使他们认清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仇视,为他们最终抛弃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幻想、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感性的、理性的、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杰出贡献,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杰出贡献,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努力。毛泽东适时提出“以苏为戒 ,走自己之路”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江泽民深化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坚持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代领导核心既一脉相承 ,又开拓创新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要的贡献 !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论述 ,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他提出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思想 ,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改造认识主体的思想 ;他对精神生产如同物质生产一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的论述 ,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 ;他关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这一思想 ,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型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转型,并未重复西欧知识分子以单纯的经济问题和奢侈的化问题为核心的纯理性的化批判路径,而是始终围绕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的救亡图存问题,以爱国的民族主义情结为依托,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来研究,探索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其现代化思想转型所历经的依附-批判-离异-回归的心理历程,影响并规定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理论建构,模式及进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洪秀全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士子到反孔排儒,这是他对传统化的离异,但不久又有退进,即对传统化的回归,总体看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离异明显不足,而回归的影响则是反动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临着如何引导以农民占绝大部分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难题 ,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解放农民 ,以农业合作化作为中国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切入点。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这期间有成功的经验 ,也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条件下空想的错误——人民公社。这些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 ,对今天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国后,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日显,使得毛泽东开始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主要体现在关于国情的认识、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认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的认识,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认识,关于经济体制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这些认识对后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八大”前后,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探索,主要涉及三个基本问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立场转变的客观过程与历史趋势;“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右斗争以后,仍然应当实事求是地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只有一小部分是坚持资产阶级立场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仍然属于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如何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与政治归属。由于历史原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探索总结是个曲折的过程,也反映出“八大”路线的最终中断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八大"前后,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探索,主要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立场转变的客观过程与历史趋势;"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知识分子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右斗争以后,仍然应当实事求是地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只有一小部分右派是坚持资产阶级立场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仍然属于非无产阶级的劳动阶层。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如何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阶级定性与政治归属。由于历史原因,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探索总结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也反映出"八大"路线的最终中断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积极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积极理论成果,为我们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者和理论奠基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