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生绿色植物在阳光下排出氧气》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是氧气。我们已经找到四种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其中第一种方法是教材中介绍的,即用规范化的仪器用具来完成;后三种是自行设计的,是用日常生活用品和废旧物品的组合来完成。现介绍于下: 1.规范化实验装置 (1)主要材料用具:大玻璃杯、短柄玻璃漏斗、玻璃管、橡皮塞、凡士林、水生绿色植物、清水、麦管。 (2)方法步骤:在大玻璃杯里装进含足量CO_2的清水和健壮的水生绿色植物。把短柄漏斗倒过来罩在水生绿色植物上。另取玻璃管一根,一端塞紧橡皮塞并涂上凡士  相似文献   

2.
探究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创新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创新实验目的 (1)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探究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 实验仪器及用品 冬青叶,2%~3%的碳酸氢钠溶液,自来水,卫生香或竹签,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橡皮管,止水夹,火柴等.  相似文献   

3.
很多书的习题中出现了“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 ,且生成N2 和H2 O”。而书中写到“在通常条件下 ,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 O ,并放出热量。”为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反复探究实验 ,最后得到证实 ,不用催化剂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一、实验装置附图 演示实验装置二、实验用品锥形瓶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 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 玻璃管 (破的具支试管 ) 浓氨水 NaOH(固体 ) 纯O2三、实验原理首先打开贮氧气瓶的开关 ,让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充满O2 ,然后将小塑料瓶 (眼药…  相似文献   

4.
如图1,选一合适橡皮塞打孔后插在具支试管的侧管上,再将一破废的大试管,用热裂法截取6-8cm长的一段玻璃管,装在具支试管的侧管上,即做成一个氧气性质实验的简单1装置。  相似文献   

5.
很多书的习题中写有 :“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 ,且生成N2 和H2 O” ,而有些书中却写道 :“在通常条件下 ,氨在氧气中不反应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 O ,并放出热量。”为搞清上述问题 ,通过反复探究实验 ,最后得到证实 ,不用催化剂时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实验装置实验用品 :锥形瓶、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玻璃管 (破具支试管 )、浓氨水、NaOH(固体 )、纯O2实验原理 :首先打开贮氧气瓶的开关 ,让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充满O2 ,然后将小塑料瓶 (眼药水瓶 )中的浓氨水加…  相似文献   

6.
一、掌握要求会正确连接常用仪器与零件,会正确安装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与二氧化碳的正确操作。二、知识要点(一)仪器装置的连接1·仪器和零件的连接。1)橡皮管连接玻璃管。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里即可。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左手拿橡皮管,右手拿玻璃管靠近插入塞子的一端(先用水润湿),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塞孔直至在塞孔另一端露出2~5毫米。3)容器口塞橡皮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4)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7.
吹气断铁丝     
我所教的班里,有几个同学酷爱课外实验,我便指导他们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其中一个叫“吹气断铁丝”。 1、材料 一只橡胶热水袋和一只橡皮塞子,一截玻璃管或其他细管,一根橡皮管,一段约 10cm的细钢筋,一个小方凳,一块厚木板(书本大小),一段细铁丝。 2、步骤 ①在橡皮塞中插入一截玻璃管,玻璃管上再接一根橡皮管,然后把橡皮塞紧紧塞入热水袋的口中。 ②把细钢筋的一端砸扁并磨成小铲状,另一端钉入木板的中部。  相似文献   

8.
二、实验操作: 1.按图把燃烧装置安好,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安装时要注意使注射针头低于玻璃筒上沿约1~2厘米;通氧气的玻璃管要露出橡皮塞约1~2厘米,管口上盖一团疏松的脱脂棉,使释出的氧气能扩散均匀。  相似文献   

9.
溶液互溶时体积变化的演示及解法导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演示方法1.1 液体互溶后体积减小(1)在图A所示仪器中,先注入水约占下端玻璃管容积的1/2,再缓慢注入带色酒精至细玻璃管上端,如图B所示。(2)用橡皮塞将上端管口塞紧,将仪器上下连续倒置数次,使内部液体充分混和。  (3)照原样放好,观察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是否下降。1.2 液体互溶后体积增大(1)在图A所示装置中,先注入12体积的二硫化碳,然后注入带色的乙酸乙酯至细玻璃管下端,如图C所示。(2)按上面2的操作方法操作,观察原来空着的玻璃管中是否充满了液体。3 实验原理两种液体相混时,如果溶液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纯组分小时,则溶液体…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第7页“做一做”小实验中的显示微小形变装置:取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只显示用手挤压玻璃瓶,容积减小情况,易使学生形成瓶受挤压时容积一定减小的定论。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演示方法,说明瓶受挤压时容积减小的情形,也有受挤压时容积增大的情形。a.制作。取一个扁形玻璃瓶(酒瓶或药瓶),配一个插有细长毛细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先在瓶内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溶液,然后用插有毛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装置如图1所示。b.演示。①双手四指与拇指挤压玻璃瓶的宽面,会发现细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上升。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第五册第12课《压缩空气》中第一知识要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并有一定的体积 ,而教材中安排的2个实验却因直观性差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个便于观察和操作的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材料 :一个大漏斗 ,橡皮塞 ,平底烧瓶玻璃管 ,气球 ,烧杯 ,水。2 操作 :第一步 :用带有漏斗和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堵住玻璃管的上端 ,用烧杯往漏斗里倒入适量的水。讨论 :为什么漏斗里的水流不到烧瓶里去?实验现象明显而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空气占据烧瓶里的空间所以水流不进去。第二步 :用气球(里面没有空…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初三化学课本 (苏教版和人教版 )中在研究空气成分这节中都引用了如下实验 ,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以此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约为 1/5。具体实验为 :将玻璃钟罩放入水槽 ,搁稳在水底的三块小玻璃片上 ,以水面为基准线 ,将钟罩水面以上的容积划为 5等分。装置如图 1所示。再将盛在燃烧匙(插在橡皮塞中 )内的红磷点燃 ,立即插入钟罩内 ,塞紧橡皮塞。红磷在钟罩内燃烧 ,有大量白烟生成 ,同时水面逐渐上升。当燃烧停止 ,白烟逐渐消失后 :水面上升不足 1/5 (如图 2 ) ,向水槽中加水 ,使水槽中的水面与钟罩内的水面相平 ,这时可见进入…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果将初中教材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改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在水中反应”的方法,既达到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反应原理3Cu 8HNO3(稀)=3Cu(NO3)2 4H2O 2NO↑4NO 3O2 2H2O=4HNO3图1 反应装置2 实验步骤21 加工带90°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选择橡皮塞大头直径正好与注射器直径一致的两个橡皮塞,并用钻孔器钻孔。截取两根口径为05cm,长为8cm的玻璃管,并加工成90°弯管。22 按照反应装置图连结好…  相似文献   

14.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中师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本文介绍一种取材容易(适合条件较差的小学)且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实验多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一、仪器装置(如上图所示): 1、将一支21×200mm的破底废试管截成长约160至180mm的玻璃管,配一个橡皮塞并在橡皮  相似文献   

15.
按现行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教材进行《氯水在光照下分解》实验时 ,因装置中盛氯水的烧杯、水槽都是敞口的 ,而溶于水的氯气易挥发 ,所以 2 - 3天内容器中氯气几乎挥发完了 ,这样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也不利 ,实验时虽能观察到气泡产生 ,但难以收集到足够的氧气 ,加以验证。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改为如下装置 :1 实验用品仪器 :烧瓶 (2 5 0mL) ,试管 (约 2 0mL) ,烧杯 ,塑料管 (小孔 ) 2根 ,单孔橡皮塞 ,双孔橡皮塞。药品 :新制的氯水 ,蒸馏水。2 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在烧瓶中加满新制的氯水 ,在试管中加满…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用水当然可以灭火,这里则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cm~3,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接通玩具小铃,这时可以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0):129-130
将七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气体",三个实验组合在一起,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装置进行重组与改装,通过PPT演示出来,实现复杂实验简单化。  相似文献   

18.
贵刊1997年第1期刊登了刘承佐同志写的“光合作用产生氧实验的改进”一文。经改进后的实验有许多优点,但不足之处是:①收集氧气仍然采用集气管,染气量较少;②注水时要通过插入长橡皮管中的漏斗向瓶内注水,操作时较麻烦,且安装好后,长橡皮管需用铁架台固定,装置不够简便。因此,我对实验装量进行了再改进。1将短玻璃导管,短橡皮管及止水夹依次装配好,再将短玻璃导管插入单孔橡皮塞中(短玻璃管出口与橡皮塞齐平),各接口处徐上几上林,以防漏气。2从可乐瓶颈部向下量取10厘米,然后将瓶底员去。3把水草装人透明去底的可乐瓶中,将…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这里介绍一则用水灭声的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演示用水浇灭声音.在大烧瓶内装水10~15 mL,在穿过橡皮塞的橡皮条下端悬吊一玩具小铃,将套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给烧瓶加热,烧至玻璃管上端橡皮管口排出水蒸气时(尽量赶出瓶内空气).关闭夹子,摇晃烧瓶,就  相似文献   

20.
一.功能二氧化硫系列实验演示器主要用来演示二氧化硫系列实验,包括二氧化硫制取和化学性质实验.二.制作一个集气瓶口塞上一个合适的橡皮塞,橡皮塞的正中央插一根大玻璃管,围绕着大玻璃管,橡皮塞上插若干根小玻璃管.大玻璃管上端塞上一个合适的小橡皮塞,下端拉成尖嘴状.将滤纸剪成一定形状(如图所示),按箭头方向卷起来;将成卷部分塞进小玻璃管下端,堵塞了小玻璃管.其中一张滤纸根据需要可用墨汁涂黑.这样,得到一个小小的对气体的封闭系统,即二氧化硫系列实验演示器.如图所示.玻璃管可编上号码.三.原理在二氧化硫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