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是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墨子重视利益,追求利益.为了得到利,并保证得利的公平性、合理性,需要"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明鬼"、"天志"等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面时数学新教材,初一学生有诸多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读"法、"听"法、"思"法、"写"法、"记"法方面探究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瞻远瞩"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在多部成语词典中,对"高瞻"、"远瞩"的释义存在差异,从而对整个成语的释义产生了影响.根据意义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站得高,看得远.第二类: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注视.第三类:看得高远.究竟应该怎样释义,本文拟从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语法结构及语义发展等方面探讨"高瞻"、"远瞩"和"高瞻远瞩"应有的释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周易》中的"爻"作了诠释.文章从"爻"的形状生成说起,论述了"爻"与"十"、"爻"与"×"的关系.文章又从"爻"的形状论及"十"与"×"的普遍性.文章最后由"爻"的本义("爻,交也"、"爻,效也")论及"爻"的衍生义.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献中"班白、斑白、颁白"是"须发半白"、"头发花白"之义,常用来借指老年人.班白、斑白、颁白,实同一词.此词的本字,历来多认为是"斑".根据段玉裁的观点,"(须卑)"为本字.考虑到使用的实际情况,把"斑"称为俗本字.  相似文献   

7.
英文计算机术语的创建,遵循"改写"和"组织"两条原理.在"改写"方面,隐喻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家的隐喻"、"身份隐喻"、"社区隐喻"、"娱乐隐喻"、"生命隐喻"、"意外凶险隐喻"等.这些英文术语被译成中文时,又往往添加了意涵和意趣,或被打上中国传统观念的烙印.在"组织"方面,英文计算机术语的创建则遵循既有的构词法原则.  相似文献   

8.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小说"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其基本艺术特征是:"创新"、"改革"、反对"以人为核心"、"场景组合"、"表现自身"、"读者参子"、"革新语言"等.它在小说形式和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其可能是集当代小说新因素之大成.这种勇于开拓的锐气,对繁荣我们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先唐“连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章表的一个旁枝,早期的"连珠"称得上是言"志"之作.陆机的<演连珠>,因其温润、精微的文辞,绵密透辟的说理,标志着"连珠"已臻于成熟.这也引起后人的摹拟.然而,其拟作因时代变迁、一己遭遇的促发等原因,而逐渐由言"志"向言"情"蜕变.从沈驎士、刘祥,到萧刚都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发展脉络.梁代是"连珠"创作的高峰期.其后,庾信集大成,以"赋史"般的笔触,用"连珠"抒发一己沉痛的家国之情.但也由此大大削弱了"连珠"自身存在的价值,"连珠"在事实上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筑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宣传教育功能,防范网络负面侵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12.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发展形成的共识。中国古代文献记述中的炎黄时代的各种事物与事件,大都属人文肇始至中国国家形成时期。依据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并结合文献记载,神农氏与炎帝分属两个历史时期。炎帝时期(狭义的炎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时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阶段;黄帝时代(五帝时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3500~公元前2000年时期,可以分为黄帝时期、颛顼帝喾时期、唐尧虞舜时期早中晚三个阶段,是中国文明形成时期中的三个阶段。中国文明的形成过程,先是小区域内没有"王权"的"古国文明",而后是产生初具"王权"而缺乏有序管理机构、仍然是小区域特色的"古王国文明",最终形成以中原为核心兼具四方文化特色的具有王权与王室文化特征,以及具有初步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即国家管理体系的"王国文明"。"红山文明""良渚文明""陶寺文明"分别是中国文明形成三个过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图式理论与英美报刊阅读教学: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报刊阅读是一门培养学生如何阅读英美报刊的课程。图式理论对英美报刊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美报刊的形式图式、内容图式、以及语言图式,激发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图式,并提供给学生所缺少的相关图式,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图式。图式理论以丰富学生阅读英美报刊时所需的各种背景知识为途径达到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并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情商与大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商是相对于智商的一个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认为人的成功80%由情商决定。情商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表现为:情商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德智体美中包含有情商,情商可以促进德智体美四育;情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良好心理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情商能促进大学生成才。进行情商教育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重在实践中培养。在强调情商的重要性时,不能把它与智商对立起来,要强调情商、智商俱佳,二者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画赞、像赞是绘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称颂人物的功绩。《文心雕龙》以郭璞的《尔雅图赞》作为画赞、像赞系列的代表。画赞、像赞源于图赞或颂。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画赞、像赞的早期形态,东汉初年形成风气和规范。画赞与像赞具有传播、教化、纪实的功能。汉代早期画赞的作者是由官方指定的;东汉末年创作渐趋个人化;魏晋时期,人们既可为同时代人作赞,亦可为帝王、隐士、佛教徒作赞。受到来自佛经翻译和史赞两方面的影响,此时出现了较为长篇的序赞,以补充说明传主的生平。六朝画赞、像赞的表现力增强,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由于功能过于单一,唐代画赞、像赞日渐式微,逐渐被其它题画文学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与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但是,英语中绝大部分常用修辞格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他们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方式。针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常用的修辞手法上存在着相似之处,而在相似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的现象,本文选其中的"明喻"与"隐喻"的应用及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在英汉翻译工作中正确理解原文的各种修辞手法,翻译出符合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理论宣传都是思想理论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两者又有很大区别。具体来看,两者的不同,体现在两者的接受对象、推进方式、具体目标等方面。两者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产生根源、要素、方向等三个方面。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一方面要注意两者的差异。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舆论宣传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要注重两者的统一,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舆论宣传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8.
民族素质 ,取决于国民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语文教育是“人的精神教育” ,是安身立命的教育 ,能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利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与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仅实用艺术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纯艺术与一定的技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历史与艺术的历史一样久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总是需要更高层次的艺术观念来引导和互助,这样才能使技术融入艺术之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发展的层面上开展和提升的。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两的结合表现得更加紧密,并走向新的整合。设计艺术将以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为己任,并以之为手段和工具来创造为人所用的一切产品,它能够克服两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并将两有机地整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