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放开手,并不是让学生任其发展,而是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下面通过对三位教师关于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教学,来谈谈我的点滴思考。[片段一(A教师)]师(出示题目):学校买来白粉笔48箱,彩色粉笔8箱,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倍?(48÷8=6)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吗?生1:因为这里要求的是"48是8的几倍",也就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8",所以要用除法48÷8来解答。师:非常好!(在多媒体上出示例题:学校买来白粉笔5箱,彩色粉笔8箱,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分之  相似文献   

2.
案例几句简单的谈话导入新课后,我刚要板书课题,发现粉笔盒里的白粉笔用完了,只剩几枝彩色粉笔。我心想:白粉笔怎么这么快就用完了?就用彩色粉笔写吧!今天要学习的是《秋游》,用哪种颜色的粉笔写呢?我正要拿一枝蓝颜色的粉笔写,忽然灵机一动,不如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中,讲清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讲清概念,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利用他们日常比较熟悉的事物,或通过直观演示得出概念。例如,教1~10各数的概念,我利用学生已认识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一支铅笔、一本书、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的实物和图,从而抽象出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来说明概念、规律的实际意义。才能有根有据地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所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1.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多作演示,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学中,我经常用教具进行演示,演示后,让学生用语言讲演示过程,表达数量关系。如演示第二册第10页13题粉笔图的数量关系时,指导学生说:“粉笔盒里原有17支粉笔,老师拿走了8支,还剩9支,17-8=9”。同一件事,让同学们分别都学着说,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常用语。 2.训练学生有根有据地说。我要求学生发言时按演绎推理的形式,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回答问题,例如判断27和72是不是互质数。要求学生回答:27和72不是互质数。因为27和72除了公约数1以外,还有公约数3和9。学生这样回答问题,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要求学生完整、准确地说。  相似文献   

5.
一、从实物演示着手,引导学生编写过渡题。我拿出一个纸盒放在教桌上的右端,并放进7支粉笔。然后把纸盒向教桌的左端推动,推到教桌长度的二分之一处,再从纸盒里取出4支粉笔。我告诉学生:我们把纸盒当作一辆公共汽车,粉笔当作乘客,纸盒停放的地方当作车站,请你们编一道应用题。学生很快编出:“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7人,到车站下去4人,车上还剩多少乘客?”我将学生编出的应用题写在黑板上,要求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我又拿出2支粉笔放进纸盒里,对学生说:我现在放进的2支粉笔,仍然当作乘客,请你们在刚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突破难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七法: 一、预习法 新授课前,根据教材难点,设计思考题让学生预习。如教学“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这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再求和的两步应用题时,题中只出现两个已知数,其中一个要在解题的全过程中用两次,这是教学中的一  相似文献   

7.
在对比中揭示数量关系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范淑敏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建立了“倍”的概念,学习了前两类倍数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新知识置...  相似文献   

8.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中比较难于理解的一类题.难点在于对“倍”概念的理解.甲数是乙数的几倍,实际上是甲数与乙数之比,学习“倍”概念对以后学习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十分有用.考虑到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摆学具,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较好地帮助他们理解了“倍”概念.  相似文献   

9.
徐红 《湖南教育》2002,(22):49-49
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生第一学段(1~3年级)对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这个设计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案例内容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一列数的观察、对比,对一列图形变化情况的观察、对比,激发学生研究事物的兴趣,进而采用数形结合、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学生体验事物变化的同时,把握事物隐含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粉笔演示,引发规律1.演示。教师从粉笔盒中,第一次取出2支白色粉笔,第二次取出1支红色粉笔…  相似文献   

10.
说明:“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生第一学段(1 ̄3 年级)对数与代数这一学习领域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这个设计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案例内容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一列数的观察、对比,对一列图形变化情况的观察、对比,激发学生研究事物的兴趣,进而采用数形结合、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学生体验事物变化的同时,把握事物隐含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粉笔演示,引发规律演示:教师从粉笔盒中,第一次取出2 支白色粉笔,第二次取出1 支红色粉笔,第三次又取出2 支白…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概念题的正确解答.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总有这么一部分学生,在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时,常常混淆不清,方法用错.为此我在“倍数”概念教学中注重强化对比教学,有一定的效果,具体作法是:一、注重求“一倍数”与求“几个一倍学生解答有关“倍数”概念题时,解题方法的错误,关键是数量关系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倍数”概念的基础上,强化有线段图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如在“倍数”概念的教学时,我设计了一组浅显易懂的题目.如例1.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分析:谁的年龄是一倍数”,谁的年龄是“5个这样的一倍数”.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操作,把"倍"的概念与已有的认识"份"联系起来,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三册数学课本第30页例6。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直点把几倍的概念同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样的。教具投影片、小鸡和小鸭的教学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略)2.看图填空。(投影片)(l)凸凸凸凸有.个,0有、个,12里面有个3,0的个数是凸的_倍。(2)kkkkkkkk..*有_个,@有_个,*的个数是@的倍。这道题应该怎样想?二、新投1.导…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突破难点七法许万明一、预习法新授课前,教师可结合教材难点,设计思考题让学生预习。如:“石桥区小学买白粉笔80盒,买的彩色粉笔比白粉笔少3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教学这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再求和的两步应用题时,应注意题中只出现两个已知数,而其...  相似文献   

15.
设计背景:"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涵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1.要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讲解.课前,教师可准备好6个苹果,3个盘子(其它实物、图片也行).演示前要交代清楚,被分的数是6个苹果,要把这6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求每个盘子放几个.演示时,教师先拿出3个苹果,每盘放1  相似文献   

17.
三支粉笔     
李胤 《陕西教育》2004,(10):41-41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桃花庄小学任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纯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了一个初教者与学生生命融合的快乐。 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制,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一节是我的语文课。该板书课题了,我习惯性地把手伸向讲台上的粉笔盒,没摸到粉笔,凑上前一看,盒子里空空如也。昨天,我刚刚装上满满一盒子的粉笔,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很是惹人看,现在,却连一个粉笔头都找不到。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哎",我叹了口气,"外地小孩就是外地小孩,愚昧,无知,贪小便宜,连粉笔都要拿回家,连老师的东西都敢拿!"  相似文献   

19.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教学设计□礼县实验小学田巧云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50页例8。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2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3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特点;4学...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第四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又要启发学生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的方法。首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建立“倍”的概念上。我在讲授第10页例8时,开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