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建敏 《大观周刊》2012,(2):175-175
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又愉悦的具体生活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数的存在,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加深对数的认识,从中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先诗伟 《大观周刊》2011,(48):164-164
现在的社会是数字化的社会,数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可以帮人们认识身边的事物,还可以帮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陈鹏 《大观周刊》2011,(44):244-245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人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巍  傅琳雅 《声屏世界》2013,(4):150-152
创造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在以创造力为中心动力的行业——广告业中更是需要广告人有较高的创造力和创意水平。信息时代即将过去,我们正要进入一个全新的注重右脑的"创感时代"。创感时代强调的正是创造力、创新和感性思维,这与准广告人培养中所要获取的能力正是相同方向的,可见,创感时代对于创新和感性的要求正是准广告人对自己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从创感时代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准广告人的创感能力,从故事感、幽默感、娱乐感、设计感、同情能力、整合能力、需找意义能力这些方面来探讨准广告人的创感能力培养,以期能帮助准广告人化茧成蝶,成为充满创意创造力和感性思维的真正广告人。  相似文献   

5.
陈艳梅  朱勇 《大观周刊》2012,(51):221-221
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师自我经验、自我认知、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及人际关系等。要提高教师效能感,必须有效建构外部环境支持系统、完善在职教师的进修制度和新教师的指导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评价反馈系统、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6.
王东平 《大观周刊》2012,(33):241-241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活动是儿章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7.
秦庆春 《大观周刊》2012,(23):211-211
用简便方法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简算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交流感是广播电视记者在话筒和镜头前采访中孜孜以求的良好交流状态。中央电视台孙玉胜说:"当表达的内容不具有真情实感和真实的语境时,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就会立刻失去魅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网民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的热情我们有目共睹,在微博问政的视野下,公众的政治效能感将呈现新的状态。本文深入研究了公众在微博问政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方式,以期使得公众能够具备较高的政治效能感,这对于维系一个民主、文明的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丽 《大观周刊》2012,(14):187-187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关键性经验,具有相对稳定性,幼儿期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其未来发展的品质和走向。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本文试对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几种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罗燕鸿 《编辑学报》2022,(5):543-547
近年来,我国优秀稿源外流严重,中文科技期刊间稿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质稿源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优秀作者群的竞争。离开了作者提供的稿件,期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留住优秀的作者就要常怀感恩之心,全方位为作者服务,优化出版服务能力,提高作者体验感。为此提出从以下途径提高作者体验感:优化投稿流程、提升投稿渠道、提高采编系统的稳定性与兼容性、加强移动终端采编平台建设、提高时效性、优化审稿流程、改善与作者沟通方式、增强编辑的服务意识、提高编辑业务能力、满足作者合理需求、与作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优化文章发表后的持续服务、重视作者反馈、对优秀稿件及作者的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12.
袁明翠 《大观周刊》2013,(4):148-148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魂宝,由于学生学习科目多、在校时间有限,加上教育改革浪潮的掀起,教师们往往过于侧重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写字教学,导致学生对书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渗透书法知识和汉字文化,用汉字的魅力激起学生写字兴趣的浪花。  相似文献   

13.
余淑蓉 《大观周刊》2012,(21):158-15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户内、户外活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地开展各项活动。有关调查表明,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我国每年因各种事故使得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同时,非致命意外伤害也在折磨着更多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亲友,这些安全事故以血和生命的代价一次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因此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周文学 《大观周刊》2013,(9):111-111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天真的,他们喜欢观察,喜欢想象。他们不管错与对会把想说的都写进文字里,他们并不会像大人一样写的富有哲理、富有诗意或是研究学术性问题。他们的作文都富有童趣、富有正义感、富有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荆仲兴 《大观周刊》2011,(35):150-150
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做计算题差错多,准确率低,学生的计算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的教学对策应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的“病因”,开出不同的“处方”。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闻小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和作用,从结构感、逻辑感、视觉感等角度,对新闻小标题的制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张丽 《大观周刊》2012,(33):201-201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小学阶段,要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落到实处。只有良好的习惯,才能伴随着学生快速的成长。小学生的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所以更需要老师精心呵护,耐心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掌握培养学生的策略:对学习习惯要循序发展;加强思想教育,启发自觉学习;耐心引导,以训练促养成,以真情感人;典型开路,树立榜样;从"小"做起,贵在坚持;消除不良习惯,破旧立新;激发兴趣,体会成就;家庭上配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8.
"复本数模式"与数字图书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有关数字图书“复本数”销售模式的争论,提出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即“复本数”销售模式是先进可行的,其“册数”的局限性是人为的,而不是其固有的缺陷。同时,要真正实施“复本数”销售模式,发挥其保障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从而维系整个数字图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找到复本价格过高的根本原因,制定合理的复本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王颖哲 《大观周刊》2012,(34):314-314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心理自由,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可发挥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20.
穆江艳 《大观周刊》2012,(52):130-131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要钛真了解小学生表现创新思难能力的行为特征,思堆能力是人类所具有丰富的潜能。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各个领域拓宽,延伸,开拓学习资源,使小学生的创新思堆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柱心,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必由之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努力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