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谓孝道文献指的是传统中国社会中出现和形成规模的提倡孝道、颂扬孝德和记录孝行的文献,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产物。作为孝道文献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上接秦汉、下启明清,出现了大量孝道文献[1]11。唐代孝道文献不仅出现在专著中,而且还散见于种类繁多的文集、诗集和史籍之中,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述考价值。一、唐代诏表类孝道文献中国封建朝代大多提倡"孝"可齐家治国,唐代也概莫  相似文献   

2.
<正>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它在所有的中国传统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人类文明不管进化到何种程度,孕育、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这一过程乃是一切正常人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孝道本应是人类普遍的主题。但中西方文化在处理亲子关系之道上有着重要差异。在西方,受基督教文化的影  相似文献   

3.
作为传播信息与社会舆论的工具,新闻媒介在弘扬农村传统孝道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新闻媒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宣传、舆论引导、批评监督功能,将传统孝道的有益部分转化为农村社会的普遍意识,构建父慈子孝的和谐家庭.从而达到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钟夏  董琳 《大观周刊》2011,(41):35-35
孝道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宗法制度建立的需要,是中国先民们经历了由“敬神”往“敬人”转变的时期而总结的规范,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儒家传统孝道是通过实践层面的行为,去收获精神层面的满足。它体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也使得人类的生命达到较“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1.1建立孝道文化档案可以更好地保护孝道文化资源。孝道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部分内容是逐渐形成并传承后世的各种非物化形式。笔者通过在清丰县走访发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区的转移,主要通过人与人的口口相传、面面相授传播的民歌、民谣等非物质类孝道资源由于失去了传承渠道而正逐渐消失,一些古建筑遗址等实物载体逐渐遭到破坏和遗失,迫切需要将现有资源归类存档,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清朝婚俗礼仪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孝道文化、经济消费观和封建等级观念,是对清朝华夏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质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德庆是龙母的故乡。龙母信仰融合了古代西瓯先民的崇龙习俗,以龙母庙为信仰场所,是古代岭南龙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以来,精英文化地渗入使龙母信仰得到更好地宣传,扩大了龙母信仰的影响。近年来,龙母庙的规模扩大,影响遍及西江两岸及部分海外地区。龙母信仰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道,龙母的"母仪龙德"体现了利泽天下、奋发向上、亲和团结、赤子孝道等具有现代意义的精神,对现代化体制下提倡时代进步思想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鲍德里亚说"电视就是世界",充分体现出电视对于社会文化的承载。本文正着眼于此,以最具典型性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之一《赵氏孤儿案》为例,从脸面、道义及文化三大视角解构其中所对应的孝道、人格和儒学等中国传统思想,由表及里探究电视剧中所铭刻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尊严中国——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以三纲为核心的“家”文化中,“养儿防老”实际是适应农业社会经济为未来买的人格化的保险,“孝道”是保证这一投资的文化外延。 文化必然是因某种需要而生,同样会因为某种不需要而死。一旦文化的某种功能由其他更受社会欢迎的东西取代,那么那项文化内涵的生命就会结束。所以,简单意义上的文化复古不仅是一厢情愿,且没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若从传统孝道内涵来反思近来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许多社会问题,确实会让人感到“时代不一样了”,但问题是:在标榜“个人自主”与“无子女浪潮”时,传宗接代、抑己顺亲、养儿防老、承欢膝下等孝行已被视为过时,学界研究两代问题,也都着重“代沟关系”,少谈“孝道”了。  相似文献   

11.
唐代采取"以孝治国"的国策,将孝道伦理应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良好的崇孝氛围。同时,唐代重孝的规范与传统对当前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作为一个媒体人,在弘扬孝道,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了一些心得。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于2004年7月11日正式开播,迄今已有5周年了,是目前全国电视节目中唯一一个以弘扬孝道为宗旨的栏目。这个栏目自始至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以三纲为核心的“家”文化中,“养儿防老”实际是适应农业社会经济为未来买的人格化的保险,“孝道”是保证这一投资的文化外延。文化必然是因某种需要而生,同样会因为某种不需要而死。一旦文化的某种功能由其他更受社会欢迎的东西取代,那么那项文化内涵的生命就会结束。所以,简单意义上的文化复古不仅是一厢情愿,且没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四川省立图书馆多管齐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是通过收藏古籍,使得一批珍贵古籍免遭损毁,流传至今,借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二是通过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术活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条件;三是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展览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这显示了四川省立图书馆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是我们观察民国时期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非遗档案资源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加强对其研究与开发,是当代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非遗档案资源在当代面临着生存困境和时代转型的双重挑战,科学有序地开展档案资源的收录与整理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当务之急。我们要重申非遗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工作的意义,明确非遗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目标及突出问题,依照分区域、分民族、分种类的档案整理思路,助推非遗档案资源库的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交流》2002,(6):55-56
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中,把文化作为党的重要方针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感受。这是我们党文化意识的增强,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对党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丰富和突破。首先,它深刻地揭示了文化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提出文化在当今社会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提出了文化的与时俱进问题。我们党要与时俱进,我们国家要与时俱进,文化也有与时俱进的问题,这就是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文化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指出时尚流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它可以作为我们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出发点;其次,揭示了时尚流行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视觉性、复制性、游戏性、消费性与休闲性等。这些基本特征对我们了解时尚流行文化本身,进而分析现代社会的文化表征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燕 《大观周刊》2011,(28):69-69
通过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情节,剖析其潜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观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影片是了解、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完善的人格;同时引导大学生把思想和道德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尽自己所能善待他人、热爱社会、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人生仪礼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通过仪式,它在中国社会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仪式表现。当代中国正处在古今中西交汇的历史关口,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人生仪礼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重建自然是我们应当充分关注并深入进行研究的课题。笔者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人生仪礼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组织了国内相关研究专家,对人生礼仪传统形态与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