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于具有区间声压差的耳机隔声量分析问题,采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即区间因子法。利用区间因子法耳机区间声压差可表示为其区间因子和确定性量的乘积,进而耳机隔声量可以表示成其区间因子的函数。利用区间算法,推导出了耳机隔声量区间上、下界与实测耳机隔声量的计算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了声压差的不确定性对耳机隔声量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通过声压差区间变化率对耳机隔声量进行优化处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废弃耳机到处都是 ,有时还觉得它留着无用 ,丢掉可惜。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利用它制作音频传导线 ,连接单放机和录音机巧制双卡录音机的妙用。首先制作一条音频传导线。找两条废弃立体声耳机 ,剪去耳塞 ,并分别剥出各自的导线 ,然后对应地把左( L )右 ( R)声道、公共线连接起来 ,并用万用表检查连结的正确性 ,最后用绝缘胶带把接点分别包扎好。录音时把做好的音频信号传导线一端插入单放机耳机插孔 ,另一端插入录音机的麦克插孔。单放机放入正版原声磁带 ,录音机内放入空白磁带 ,同时按下单放机的放音键和录音机的录音键 ,便可进行复制了…  相似文献   

3.
唱歌的女孩     
唐启景 《知识窗》2014,(13):40-41
音乐已经放了三个多小时……我迷迷糊糊地从满地的彩纸间穿过。“哐当”,手机落地的声音。我慢慢地从地上拾起,把散了架的手机装好,再把耳机寒到耳朵里。“你就不要听音乐了。  相似文献   

4.
这款短小精悍的蓝牙耳机外形尺寸基本上相当于一条口香糖。声音质量很清脆,但像大多数同类产品一样,将它挂在耳廓上需要一些技巧,而且由于耳夹的调整范围有限,戴在耳朵上感觉不是很舒服。与手机配对非常简单,我们也很喜欢耳机上的液晶屏,它可以显示来电信息。不过,当你把它挂在耳朵上时,这项功能显然缺少实用性:而拿起耳机看信息与直接拿起手机来看又有多大区别呢?尽管相对而言它更小、更轻.但这款耳机最大的问题还是佩戴起来不够舒服。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11,(4):6-7
懂音乐的电子笔 这款读谱笔可以通过点触的方式识别乐谱,“读”出乐谱书上的乐谱标识和旋律,帮助乐器初学者进行学习。它内置电子节拍器,并可以选择不同的播放速度,适用于任何乐器的训练要求。它配备了耳机插口,你可以带上耳机收听内容。此外,它还有MP3录音功能,你可以把自己练习的曲子录下来,以便日后学习改进。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5,(7):72-73
德国MB QUART400耳机;德国拜亚动力DT880耳机;美国高斯耳机Pro4AA Ti耳机;美国爱丽丝Mpro耳机;德国森海赛尔HD1000纪念版耳机。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持续性噪音的场合,设计了一款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的智能主动降噪耳机。通过降噪程序的设计和基于DSP的硬件实现原理,在耳机内部添加主动降噪的模块、麦克风等部件,在保留原有的成品音乐耳机原耳机的音质水准基础上,实现了智能主动降噪的功能,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中,耳机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通过对耳机的市场分析以及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人们更看重的是性价比以及耳机的设计感,消费者也表示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了一些譬如耳机线打结的问题。所以设计出解决当前困扰防打结的耳机线,满足人们生活中的需求。根据耳机线打结的原理,通过犀牛软件建模设计出防打结耳机。  相似文献   

9.
刘浩丞 《发明与创新》2011,(1):I0034-I0034
“你已经是初三了,不要老听歌!”说着,妈妈把我的耳机摘下来,把磁带从复读机中取出,换上一盘英语磁带,声音开到最大,生怕别人不知道我在练口语,这套麻利的动作,不练上十天半个月,还真拿不下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TWS耳机在苹果Airpods系列的带领下蓬勃发展,各大手机厂商、传统音频企业和互联网公司都陆续推出了TWS耳机,普及率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当下科技发展情况,对TWS耳机主要性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正>听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舒缓情绪,集中精神,忘掉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情。而现今耳机几乎成了生活标配,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似乎大家都离不开耳机。无论是在马路、公交车及地铁上,还是在其他嘈杂的场所中,随处可见佩戴着耳机的行人,甚至还可以见到随着耳机里的音乐摇头晃脑或是情到浓时跟着唱两句的人。佩戴耳机,跟随音乐节奏,感觉生活都更带劲儿。尤其是在大城市,通勤时间这么长,不戴耳机非常不方便!  相似文献   

12.
奇思妙想     
现有的耳机型号很多,有的只能用在收音机上,有的只能用在手机上,而录音机也有不同型号的耳机,所以如果有一可以套在耳机插头上的各种型号的耳机头套,就像变压器上的多功能插头一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只买一个耳机和耳机头套就行了,使用方便极了构思:万鹏  相似文献   

13.
曲锴丽  杨永  张瑛  蒋俊  黄乐玮 《科技风》2022,(9):127-129
目的:了解南宁市在校本科医学生耳机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科学使用耳机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调查南宁市在校本科医学生319名.结果:本研究问卷显示,14.73%每日使用耳机4小时以上,7.84%使用耳机时的音量为75% ~100%,58.62%有随身携带耳机的习惯,同学们更多在娱乐、乘车、学习时使用耳机.结...  相似文献   

14.
今天,手机、耳机等设备之所以能做得那么小巧,都离不开高性能的永磁体,即我们俗称为"磁铁"的材料。那么这些"磁铁"是怎么造出来的呢?我们还能找到更强大的"磁铁"吗?"磁铁"是怎么造出来的?"磁铁",科学的称呼叫永磁体,以有别于通电就有磁性的电磁铁。它是现代许多技术的核心,手机、耳机等小巧设备中的扬声器,需要永磁体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因为有了超强的永磁体,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的红外线耳机、蓝牙耳机的稳定性差/性能低、易受干扰等弊端,设计了一款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光通信耳机。该装置以可见光为载波传递音频信号的光电传输系统,由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组成。主要通过单片机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实验结果表明,该可见光耳机系统稳定,控制灵活,信号强度大,音量可调节。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发明》2006,(1):75-75
我想你也和我们一样,正在寻找一款高质量,舒适,时尚漂亮的蓝牙耳机,要挑选一款称心如意的蓝牙耳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现在我们找到了一款小巧精致,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耳机,它就是Flamingo蓝牙耳机。  相似文献   

17.
另眼看科技     
正永不打结的耳机普通的耳机线一般为包裹着热塑弹性材料的金属丝,材质柔软且长宽比例极度失调,极易打结。而名为Loopit的耳机采用PU皮革,外面包裹着一层非常轻便的铝链,比普通耳机稍重。两只耳机头部各有一个磁铁,能与耳机插头处的磁铁吸住形成一个闭环。Loopit号称"只需3秒就能一滑到底",让你轻松摆脱耳机打结的烦恼。  相似文献   

18.
正还记得,在那个iPhoneSE都还没出门的春天,iPhone7的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其中,传得最火,说得最热闹的就是下一代iPhone上取消3.5mm音频接孔。这听起来,可是一个"惊吓度"很高的消息啊。当耳机玩家在吆喝"又可以换耳机"、当耳机小白要呐喊"又要换耳机"时,大家都在迷惑为什么要换接口?3.5mm接口哪里不对吗?那换了接口之后,原先的耳机还能不能用?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充气式耳机     
内耳式耳机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获得清晰的听觉效果,因此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长时间使用这种耳机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对于外界产生的过大声音,耳朵本身带有防御机制,但是佩戴耳机使得耳道中形成了封闭密室,在声音过大时加重了耳朵防御系统的工作量,从而使耳朵  相似文献   

20.
吸盘耳机     
《知识窗》2012,(2)
Donghee Suh设计的吸盘耳机令人耳目一新。这款耳机的尾部加了一个硅胶皮套,不用时旋出皮套,用力挤压形成真空,就可以将耳机吸附在手机、MP3等播放器的屏幕或者背部,而耳机线则可以绕在机体上。就这样轻松、简洁、时尚。从此。你再也不用为凌乱的耳机线烦恼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