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足球与其他体育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法完全脱离极端的暴力现象,而暴力行为的主要实施者是球迷。由于球迷暴力的出现,足球在缔造一种现代文化品格的同时,也兼容了史前文化的内涵,所以足球更富有部落战争的特征,球迷暴力则更具有仪式感。但不可否认,极端性暴力案件又具备了一些黑帮争斗的鲜明元素。因此足球暴力很难构成美学体系,它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原罪。中国人对待足球暴力现象相对不宽容,但往往用隐恶的方式来处理。足球与政治的高度融合折射出足球集团性的全新寓意:球员集团负责足球的炫技功能,球迷集团承担足球的能量扩张,社会集团是足球存在与发展的隐性力量。媒体对球迷暴力的报道往往有夸大之嫌,而对于球迷暴力行为的规制也大可不必采取极端手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在回顾Heysel事件基础上,从球场观众暴力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两方面分析了该事件成因,并进一步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进行理论阐释,同时,总结概括了英国从立法、公共管理、足球俱乐部及体育场设施等方面应对Heysel事件所采取的措施.研究表明:(1)Heysel事件属于球场观众暴力的最高阶段,即有足球流氓参与和组织的球场观众暴力事件,其关键性成因是有领导组织的暴力事件和足球流氓的个性心理因素;(2)该事件表现出由球场外部的社会性问题导致爆发球场观众暴力的趋势,其球场外成因主要包括社会解组、经济状况、文化冲突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目前足球球迷暴力行为的发展趋势,对欧洲及我国足球赛场上发生的球迷暴力加以综述,并从社会学角度对我国足球球迷行为加以剖析,指出其暴力行为的内在诱因即在于以下几方面:1.球迷特殊心理作祟的结果,具体包括足球球迷将公共空间的"私有化",男性传统的通过暴力获得和维持相应社会地位的惯性,以及特定个性冲动球迷的客观存在;2.集群行为导致骚乱和暴力;3.球迷个人感情和情绪的宣泄;4.球迷的归属感和期待感;5.足球项目本身的特点符合人们在压抑环境中对冒险和刺激的需要和追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球场观众暴力与攻击行为所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因素进行分析:(1)心理学因素:社会压力、丛众现象、"去个性化"状态下的球场观众暴力、教育因素;(2)社会学因素:裁判的判罚失误及球员的暴力动作诱发场暴力事件、俱乐部的老板和经理、媒体的功效;力求为今后球类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在足球竞赛中的心态分析与管理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足球赛场上的心理过程,并根据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提出高校校园足球竞赛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足球意识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足球意识方面的研究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理论方面的研究更显得不足.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哲学、心理学和足球专项理论等知识,对足球意识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探讨性研究,认为足球意识应包括技术目的性、行动预见性、判断准确性、行动应变性、行动合理性和配合整体性等要素.  相似文献   

7.
足球专项运动按摩通过自然的外力、生物场的作用力相应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子来调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增强足球运动员的免疫力,优化内分泌系统和社会心理状态来达到提高运动能力和保健身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球场观众暴力行为带来严重后果的基础上,对足球球迷的暴力行为试图从心理学进行解析;心理学因素:外界生存压力、从众效应、情景因素、自身因素、性别因素、球迷过高的唤醒水平;希望为今后我国球类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足球运动员竞赛期专项运动按摩通过自然的外力、生物场的作用力相应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子来调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增强足球运动员的免疫力,优化内分泌系统和社会心理状态来达到提高竞赛能力的综合性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足球骚乱和暴力属于一种集群行为,具有集群行为的各种典型特征。刚开始被社会体系所约束,球迷被动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但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这种社会控制体系就可能解除,从而产生直接的冲突,造成社会控制机制失控的骚乱,甚至引发球场暴力。足球暴力行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成为国际体育社会学界的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教学观察、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及心理学理论,对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的足球意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扯动跑位、传球、接应和攻防转化方面的意识较差。并提出一些在足球选项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足球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足球充满了人性的自然性,其中包括丰富的感性化元素。足球之美体现在身体的自然展示层面。足球是一种身体表演形态,它抽离了生活中的平庸感,进入一种精神依赖的序列。足球具有身体表演性与视觉绘画感的双重价值,充满了感性化的审美元素。足球有强力竞争的特质,其叙事性具有本质意味的流畅感,足球因此而充满了丰富的性学文化元素,且具有雄斗雌择现象的炫技性。足球竞技以其拥有人类肢体表演的特质,而具备了特殊的暴力美学内涵。足球中性炫耀的权力意味弥漫在竞赛过程的诸多细节之中。  相似文献   

13.
足球源于狩猎的说法带有很强的隐喻性,它进一步拉近了足球与大自然的距离,并在风俗学的意义上构建出一种人类生活的自然性语境。然而,足球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抗元素,它源于足球中更为隐性的攻击基因。足球攻击行为的风俗化表现形式可能是仿猎行为的足球戏剧,极限化表现形态是一种人的身体暴力,法制化表现形态则构建出现代足球的美学格局。足球中攻击性元素的合理性在于它象征着人为了食物而妥协的一种意志力,同样也隐含有保护领地的符号学意义。足球高度戏仿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方式,并在更高的层面上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469-147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球迷和公共场所人群就足球赛场的行为表现及足球暴力产生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球迷的行为与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其多种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过激行为与陕西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分层、社会结构及其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足球运动员运控球感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视角,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运控球感知能力种类、作用、感知过程及其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高校足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中应重视和加强运控球感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网络新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足球项目为例,对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网络新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分类、特点、对受众的影响以及球场观众暴力网络新闻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足球场观众暴力网络新闻按传播内容分为:比赛中发生的暴力事件新闻、参与暴力事件的人物新闻、暴力事件的前因及后续报道。其特点是:1)图文并茂,视觉冲击强烈;2)语言表述,极富煽动性;3)新闻事件,生命力持久;4)受众参与其中,影响力大;5)新闻报道的随意性大,受众的宽容度更大。其对受众的正面影响是:充分发挥批评性报道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负面影响是:1)影响受众的认知;2)模仿暴力行为,引发暴力;3)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其次,指出球场观众暴力网络新闻的报道策略是媒介从业者的报道策略、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最后,提出应用质性研究来探讨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网络新闻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心理学分析法,以足球比赛进攻态势下,运动员的传球为研究对象,以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足球比赛进攻态势下运动员传球这一战术行为进行研究,指出了足球运动单纯以动作方法描述传球的局限性,认为对传球战术行为的描述应当注重其内涵的研究,进而为足球科学化的选材、训练、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从心理学理论来分析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紧张状态和情绪波动等方面变化,对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实行足球职业联赛以来,足球赛场不断有球员暴力行为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足球赛场上球员暴力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球员的情绪、运动项目的特点、裁判员的判罚、观众的行为、媒体的导向以及教练员的态度等,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运用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足球教练员强权性影响力与非强权性影响力对其球队产生不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强权性影响力在队伍的发展初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训练实践的进行,非强权性影响力是足球教练员得以立足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影响力在球队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教练员的选拔任用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旨为提高足球教练员的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