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预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习是课前自学的简称。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己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这个自学过程就叫预习。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性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  相似文献   

3.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前的认知准备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从时间和内容上说,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这种预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做好细致的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些问题上,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一种自学,指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初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说到预习,大多限于初步了解新教材的内容、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尝试做一些课文后面的题目等.  相似文献   

5.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预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习是一种自学,指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初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往说到预习,大多限于初步了解新教材的内容、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尝试做一些课后面的题目等。这样的预习,虽然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和通用性,但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场所。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去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反思,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军神》一课为例,从抓好课前预习、巧设导语、和谐氛围以及学会赏识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一、导学探究,有效预习预习,即课前的自学。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导学案,自己先独立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文章内容,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带着自己预习时不会的问题听课,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难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预习,培养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包括指导预习、征询疑难。“指导预习”是教师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把课文中有关重、难点的知识让学生预习,使学生初步感知教材,为课堂学习、讨论作准备。预习中,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内重点会通过自学大体弄懂,基础差的学生也会对这些知识重视起来并寻找理解的途径。指导预习,应着重把课文重、难点知识明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预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和意图。如布置预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要求:第一,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课内生字、新词。第二,了解课文整体布局,找出描写条件艰苦的…  相似文献   

9.
孔子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进行一定的预习活动,可以增加对新课的了解,通过新知与旧知的关系自学新知,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在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怕同学们预习后失去对新课的新鲜感而不要求预习,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同学们通过预习可以构建起知识的体系,并能从旧知中生成新知,通过课前预习解决一些自己能看懂的内容,而把看不懂的难点确定为听课的重点,从而有利于提高自己听课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前适当地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让他们反复通读新课教材,要求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不懂的地方要划上记号,对课后练习要进行钻研,然后再带着问题听课。通过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这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来说,此"预"当指预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教材,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结构化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整个教材、各个单元及新课的预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作业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伙伴。就小学低年级教学现状来说,语文作业存在着以下问题:机械抄写多,要求一刀切,内容重复、枯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等。对低年级语文作业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之成为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在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我想谈几点自己肤浅的认识和做法。一、增加预习质疑,减少抄写练习质疑是一种通过提问而获得知识的手段,它同样是一种学习能力。每次学新课文前,我都会提出预习要求,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疑问。我就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的前提,如果不搞好预习,学生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就产生了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弄不懂的难点,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预习"这个词语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与复习之间的联系及其茅盾等等。但我想最根本和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预习的兴趣,并使学生把预习活动当作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如同他们的一日三餐那么自然。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学生在课前的有效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点,是落实这一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避免学生在对授课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动、盲目地接受灌输。通过预习,学生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心中有数。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目的明确、精力集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问题上理解、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情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做得好.学习自然更离不开预习.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对预习提示的质疑现行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以上的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预习中,学生初读课文时,按预习要求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对知识本身进行疑问探究,这就促  相似文献   

17.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有时特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笔者认为,预习并不应仅仅定位在学生的课前自学新课内容,而应是学生在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超前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立标自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立标自学即在学生明确新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独立学习新课内容,了解新课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自学是做学习“主人”的开端。自主学习可使学生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刻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自学是提高课堂学习质量的前提。自学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带着问题有备而学。再次,自学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预习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的准备工作。它是学生们对有关内容的自学,通过这样的自学可以排除障碍、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并拉近学生们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将学习由被动化为主动。而且小学英语的课时量不多,这就要求课堂必须容量大、密度高。因此,让学生们学会预习,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不少教师对预习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预习也有不妥的地方,概括起来有以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情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做得好。学习自然更离不开预习。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