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玄冠杰 《现代教育》2011,(Z1):117-117
爱,是教育的前提,拥有爱心是一个好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班主任,更应具备这一素质。要爱学生就要首先走近、走进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后",个性张扬,思维"另类",硬性命令不听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爱是一把钥匙,能开启人的心灵之门。教师只确‘充分了解学生心灵深处的奥妙,真正地爱学生,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学生只有理解老师的爱,“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教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关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呢?爱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有爱的教育如春风中的蓓蕾、春雨后的嫩芽,伴随着和煦的阳光茁壮成长.那么如何体现师爱,让每一名幼儿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获得长足的发展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浓浓的师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艳阳天。一、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教育原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是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瑾 《陕西教育》2010,(3):20-2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学生有了爱,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爱,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乐于接近教师,倾心于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不教而教"呢?爱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  相似文献   

11.
批评是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教师批评的语言对批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批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批评的语言既充满教育智慧,又体现人文关怀。一、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批评的语言一定要言之有情、言之有爱,像春雨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听后能从中体...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就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教师爱得深切、爱得恰当,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对学生施爱要讲究技巧。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不同方式的爱施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真心给孩子     
"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如果你真心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更爱你.教师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只有这样,教师爱的教育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必须从爱学生开始。  相似文献   

15.
安永平 《宁夏教育》2008,(11):65-65
教师心中的爱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追求;欣赏学生亮点,激励学生进步;信任学生言行,宽容学生缺点。能让学生有沐浴春风的感受,教师才有威信,学生才会听从教师的教育,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16.
教师进行5步指导,应遵循的主要规律有4条。 1.热爱学生规律: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没有对学生的主动真诚负责的指导工作,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成效。教师不热爱学生,学生就不会亲其师,更不会信其道。  相似文献   

17.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批评是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而教师批评的语言对批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批评学生时,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批评的语言既充满教育智慧,又体现人文关怀。一、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批评的语言一定要言之有情、言之有爱,像春雨渗透到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听后能从中体会到教师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9.
如果师不爱生,师不懂生,师不惜生,学生又怎会“亲其师,信其道”呢?笔者认为,欲使莘莘学子“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要懂学子之心,而且还要“爱”字当头,一视同仁,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得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一切优良素质的灵魂,即师魂."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至深的道德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